36kr-科技 07月17日 10:44
相关部门出手,正式下发“网络身份证”,以后上网不用裸奔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为了保护公民身份信息安全,公安部签发的“网络身份证”于7月15日正式实施。用户可通过手机应用申领,用于线上身份登记、核验,以及网络公共服务。虽然目前支持的平台有限,但已覆盖多场景,且数量正快速增加。这一举措旨在增强数字经济时代的网络安全,拦截电诈账号,促进网络犯罪打击,为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保障。申领并非强制,但随着应用场景的扩大,预计将有更多人主动使用。

📱 “网络身份证”由公安部签发,旨在保护公民身份信息安全,应对数字经济时代的网络安全挑战。

📲 用户可在手机应用商店下载“网络身份认证”App申领,需手机支持NFC功能。若无NFC功能,可借用他人手机或前往政务大厅等场所申领。

✅ “网络身份证”可用于线上身份登记、核验,如景点预约、会场入场等;也可用于实名注册、登录网络公共服务,提升账号安全。

💡 目前已有超过200个网络平台支持“网络身份证”,包括政务App、12306、淘宝、微信等。虽然尚未普及,但覆盖范围正快速扩大。

去年狐妹也跟大家聊过这事儿,不知道你们还有印象没?

当时其实还在试点。

没想到,相关部门速度挺快的,今年 2 月份公布的《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这两天( 7 月 15 日)开始正式实施了。

之前没有了解有关 “ 网络身份证 ” 的,我先一句话总结这事儿的核心。

简单理解就 10 个字:保护公民身份信息安全。

说到这儿应该就有人要破防了,信息都泄漏差不多啦,现在讲保护信息安全,是不是有点迟?

今年 315 晚会曝光的涉事企业,利用爬虫技术来窃取用户通话记录、社交账号等隐私,单条信息售价 6 元;甚至还有公司宣称自家系统拥有 20 亿条用户画像......

这些曝光的灰产如今还历历在目,无数网友都已经麻了。

如果你们有这样的质疑,先别急。

这次的 “ 网络身份证 ” 是由公安部签发,权威性是摆在明面上的;

再有,数字经济发展是当下和未来的核心,建立网络信息安全网,本就是大势所趋。

说白了,要是相关部门不出手监管、统一设防,鬼知道以后的网络平台能整出多少幺蛾子。

现在被曝光出来的、已知的信息泄漏案例,都让大家感到很无助了。

那另外那些没有被曝光出来的未知犯罪分子呢,不是更令人细思极恐嘛?

所以长线来看,给大家下发 “ 网络身份证 ” ,在数字经济狂飙的时代,必须防患于未然。

以后套个马甲上网,也能给个人的信息加上护盾,最基本的,能直接拦截、封禁一些电诈账号。

重要性不言而喻。

再说回这个 “ 网络身份证 ” 。

大家可以在自己手机的应用商店 / 应用市场里搜索 “ 网络身份认证 ” ,下载这个 App 后,就可以申领注册、使用个人的网络身份认证凭证了。

跟身份证件一样,上网的用户,一人一张虚拟 “ 网络身份证 ” 。

昂,需要重点补充,手机需要支持 NFC 这个功能。

如果你的手机没有 NFC 功能咋整?

要么先借用家人有 NFC 功能的手机先申领,然后在自己手机上使用,可以放心的是,借用的手机里不会留存你的个人信息;

要么,你可以去政务大厅、机场、银行、电信营业厅等场所去自助开通申领,然后在自己手机上使用。

另外,如果你没有满 18 岁的话,要注册申领是需要监护人才行的;

要是不满 14 岁,还需要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代领。

申领的时候,需要提前备好个人身份证,或者定居国外的护照、港澳通行证、港澳居住证等法定证件哦。

因为需要手持相关个人证件,贴紧手机背后的 NFC 识别区域,好识读身份信息。

那申领成功后,有啥实际用途呢?

首先,最基础的,可以把个人的 “ 网络身份证 ” 用于相关互联网服务中进行登记、核验身份。

例如一些线上景点微信小程序里,可以用这个 “ 网络身份证 ” 来预约购票;

或者一些线下举办的会场活动,可以用来预约入场;甚至一些医院的微信小程序上也可以用来申领电子健康卡等等。

其次,一些网络公共服务,可以用 “ 网络身份证 ” 进行互联网用户账号的实名注册、登录。

理解为在注册登录一些平台账号的时候,就给个人信息套上了 “ 马甲 ” ,相对更安全。

举实例的话,一些网页版平台可以用来进行网页扫码登录;一些主播在上播的时候支持用来身份认证等等。

当然最常用的,还是部分网络平台,你要是还没有实名认证,可以直接用 “ 网络身份证 ” 来绑定网络身份,或者一键登录;

要是一些平台你在登录的时候出现 “ 异常账号登录失败 ” 的情况,就可以用 “ 网络身份证 ” 来重新核验身份。

重点!现在不是所有的线上平台都支持 “ 网络身份证 ” 哈,还没有完全普及。

根据官方信息,目前支持部分政务 App ;以及中国铁路 12306 、淘宝、微信、小红书、顺丰速运、bilibili 、美团、QQ 、美图秀秀、瓜子二手车、优酷视频、QQ 音乐、智联招聘、世纪佳缘、雪球、转转等超 200 个网络平台。

详细可以下滑查看细节~

虽然目前还有点少,但能看到已经覆盖到了多方面的生活场景。

外加去年试点的时候才只支持几十个平台,今年也在成倍数增加;而且这两天才开始正式实施,既然是权威部门牵头,自然很快就会大规模覆盖。

总的来说,人手一个 “ 网络身份证 ” ,以后上网更安全,也好让一些电诈账号现原形,帮助相关部门打击网络犯罪行为,还能为数字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出一份力,好处多多。

最后的最后,这个 “ 网络身份证 ” 不是强制要求哈,有需要的可以自愿去申领。

如果还在观望的可以等等看,相信日后随着 “ 网络身份证 ” 使用场景越来越多,且用起来也越来越安全放心的时候,大家到时候更有意识去主动申领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科技狐”(ID:kejihutv),作者:狐妹,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网络身份证 身份认证 网络安全 数字经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