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负责人不是更快更好地画原型和写prd,而是去搭好一套能跑通的商业模式。
产品新人入行,往往从画原型、写PRD(产品需求文档)开始。精进这些技能固然重要,但如果你想走向资深,成为真正的产品负责人,就必须意识到:你的核心使命,早已超越了界面和功能本身。
以前的我就像那个想象皇帝用金锄头的农民一样。只不过,皇帝真正的职责是治理国家、制定国策、运筹帷幄,确保整个王国的繁荣运转,而不是亲自下地耕种。
类似地,我当时会以为:资深产品负责人就是能更快、更好地画原型、写更细致的PRD。
然而他们的战场,不在Axure或Figma里,而在整个商业版图上。核心任务不是更快地画出按钮,而是清晰地回答:
1. 我们为谁创造价值? (目标用户是谁?他们的核心痛点、未被满足的需求是什么?)
2. 创造什么独特价值? (相比竞品,我们凭什么让用户选择/付费?价值定位是什么?)
3. 如何触达并获取他们? (用户从哪里来?获客渠道是什么?成本效率如何?)
4. 如何将价值转化为收益? (如何定价?如何收费?收入模型是什么?)
5. 如何持续交付价值并维系用户? (用户体验、客户服务、持续迭代的关键点在哪?)
6. 支撑这一切的关键资源和成本结构是什么? (需要什么核心能力/资源?成本大头在哪?如何控制?)
简单说:产品负责人,是那个为产品搭建一套能持续运转、创造价值并获取回报的“商业机器”的人。原型和PRD,只是这台机器上某个零部件的设计图纸,是那把“锄头”,而不是策略本身。
为什么“搭商业”比“画原型”更重要?
一个完美的原型解决不了“卖给谁”和“怎么赚钱”的问题。
再精美的原型,如果不能精准触达目标用户、不能清晰传递价值、不能设计合理的盈利路径,最终只会沦为无人问津的“艺术品”。
产品负责人必须时刻关注市场反馈、用户付费意愿、渠道转化效率等商业指标,而非仅仅是用户满意度或功能完成度。功能是实现价值的手段,商业闭环才是生存的根本。
现在的title有通货膨胀的感觉,刚工作两三年就是xx负责人。但title可以唬人,实际的工作范围和能力不会,最终的商业结果也掺不了水。
不用迷茫,也不必骄傲,专注于结果才会有真实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