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算力百科 J 2025-07-17 06:00 贵州
“国资租给A公司,再给A公司补贴,A公司以市场价租赁”的方案,是一种非常经典且具有中国特色的“变通”或“表外”解决方案
困境的本质:行政定价 vs. 市场定价
行政定价 vs. 市场定价两种不同逻辑的冲突:
行政定价(国资平台):国资平台公司,尤其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转型而来的算力中心,其核心KPI之一是“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当初采购H100AI 设备时,往往是以极高的价格(甚至包含溢价)购入的。在财务和审计上,这批服务器就是一笔昂贵的固定资产。
降价的风险:如果负责人批准以低于某个“指导价”(例如5万/月)的价格出租,就可能被问责。审计部门或上级单位会质疑:“为什么当初高价买入的资产,现在要‘贱卖’出租?这是否造成了国有资产的变相流失?决策过程是否合规?” 这就是“谁汇报降价,谁被批”的根本原因。负责人宁可让卡空置,也不愿承担个人职业风险。
空置的“合理性”:在行政逻辑下,资产“空置”虽然没有产生收益,但至少在账面上没有“亏损”,资产价值还在那里。这是一种消极但“安全”的选择。
市场定价(AI企业):AI企业是价格敏感的。算力是成本,直接影响模型的训练开销和最终产品的竞争力。市场会自发寻找性价比最高的算力。随着新一代芯片的发布(如B200)、国产算力的崛起以及市场竞争加剧,高端芯片的租赁价格自然会遵循摩尔定律和供需关系持续下滑。对市场来说,5万/月的H100已经不具备足够的吸引力。
这个矛盾导致了“有价无市、宁闲勿租”的双输局面:平台投入巨资建设的战略性算力基础设施无法发挥作用,而急需算力的AI企业又租不起。
算力百科提出“A公司”模式:一种成功实践的“绕道”破局之法
“国资租给A公司,再给A公司补贴,A公司以市场价租赁”的方案,是一种非常经典且具有中国特色的“变通”或“表外”解决方案。我们来拆解一下它的运作机制和利弊。
运作机制
形式合规:国资平台以5万/月的官方价格将H100租给“A公司”。在国资平台的账本上,资产是按规定价格出租的,完全合规,成功规避了“国有资产流失”的指责。
补贴转移:政府(或国资委)通过其他名目,例如“产业扶持基金”、“AI生态建设补贴”、“科技创新奖励”等方式,将一笔资金补贴给“A公司”。这笔补贴的金额,恰好可以弥补A公司“高进低出”的差价以及运营成本。
市场化运作:A公司作为一个市场主体,可以灵活地按照真实的市场价格(例如4.5万/月)将H100算力租给最终的AI企业用户。
模式优点
解决了国资平台的合规难题:这是该模式能落地的最核心原因。它为国资平台的负责人提供了一个既能完成任务又不违反规定的路径。
盘活了闲置算力:让昂贵的H100从空置状态转为使用状态,真正发挥了其作为“新基建”的价值。
降低了终端用户成本:AI企业能以市场可接受的价格用上高端算力,促进了本地AI产业生态的发展。
实现了政策意图:政府的财政投入(通过补贴)真正转化为了对AI产业的有效支持。
模式挑战与风险
“A公司”的角色:“A公司”由谁来当?这其中可能存在巨大的寻租空间。它很可能是一家有深厚政府背景的关联公司、一个新的国资平台“马甲”,或者与决策者关系密切的“白手套”企业。这会引发公平性和透明性的质疑。
模式的复杂性与效率:增加了一个中间环节,必然带来额外的沟通成本和管理费用。补贴的发放、审计和监管也需要一套复杂的流程,如果设计不当,反而会降低效率。
财政依赖性:这个模式本质上没有解决成本问题,而是将成本从国资平台的“账面亏损”转移到了政府的“财政补贴”。一旦地方财政紧张,补贴无法持续,这个模式就会立刻崩溃。
治标不治本:这是一种绕开核心矛盾的“权宜之计”,而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僵化的问题。它可能会固化这种“万事皆可补贴”的思维,而不是推动国资平台去真正地进行市场化改革、提升服务能力。
其他可能的破局之道
除了“A公司”模式,还有一些常规手段(从长计议):
算力券/算力补贴直达用户:这是更透明、更市场化的方式。政府直接向符合条件的AI企业发放“算力券”,企业可以凭券自由选择任何一家算力中心(包括国资和民营),抵扣部分租赁费用。
优点:将选择权交给了用户,能促进算力中心之间的竞争,倒逼国资平台主动降价和提升服务质量来吸引客户。资金使用效率更高,监管更透明。
推动国资资产管理改革:这是最根本、也是最难的道路。需要更高层级的政策推动,允许和鼓励国资平台根据市场变化,对资产进行市场化定价和合理的资产减值。建立一套科学的、免于“秋后算账”的决策追溯和豁免机制。
“算力+服务”模式升级:国资平台不应仅仅是“出租机柜”的房东。可以效仿云厂商,提供更高附加值的服务,如:
PaaS平台服务:提供预置好的开发环境、主流大模型、数据集和高效的调度系统。
模型即服务(MaaS):直接提供模型推理或精调服务。
技术支持与优化:提供专业的性能优化、网络调优等技术支持服务。通过提升服务价值,即使硬件租赁价格较高,综合来看依然具有吸引力。算力百科提出的“A公司”模式,是对当前国内特定体制环境下市场困境的一个非常现实的“解法”(主要是高效,目前有多个成功案例)。它体现了一种务实的变通智慧,在短期内能够有效打破僵局。
没有卖不出的房子,只是价格不合适,没有租不出去的 N 卡算力,只是价格不合适
作为AI芯片和算力中心的从业者,我们可以看到,这不仅仅是一个商业定价问题,更是中国在发展AI这一战略性产业时,如何平衡政府主导与市场力量、如何改革传统体制以适应新技术快速迭代的缩影。
长远来看,一个健康发展的算力市场,最终需要回归到由市场供需决定价格、由服务质量赢得客户的根本逻辑上来。而“算力券”和“国资管理改革”可能是通往这条路的更可持续的方向。
全国首个算力和大模型工程专属服务IP算力百科,承接独立咨询项目,以实战经验帮助甲方避坑,收费标准公开/透明:(50000+500*建设P数)/年/项,项目签约服务期限12个月,任何问题可咨询。
经验擅长:1.设备选型:帮助甲方选择合适的AI卡和设备,组网、存储技术方案评审,避免“设备开机即淘汰”的尴尬局面;2.转型咨询:IPO或者实体公司算力转型咨询,帮助转型的公司避免 “算力陷阱”和“合同陷阱”等;帮助搭建算力"研发-建设-运维-运营"的自有团队;3.绿算咨询:协助甲方咨询和规划绿电和算力之间平衡,造价评估和商业模式设计,避免入坑;价评议价格合理性,避免甲方被“割韭菜”;算力宝典,第二章 算力中心从入门到精通【模式篇】
欢迎加入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