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报 07月17日 04:02
[国 际] 远古鱼龙带来跨越亿年的降噪智慧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在深邃的海洋中,噪声污染威胁着海洋生物。瑞典科学家发现1.8亿年前的鱼龙鳍具有锯齿状结构,能有效减少捕猎时的水流噪声,实现无声捕猎。这一古老生物的进化智慧为现代科技提供了新思路,可应用于减少船只和潜艇的噪声污染,保护海洋生态。

🐉 鱼龙是一类从陆地过渡到海洋的古老爬行动物,其翼状前鳍边缘呈锯齿状,通过电脑流体动力学模拟发现,这种结构能显著减少捕猎时产生的水流噪声。

🔊 鱼龙鳍的锯齿设计并非偶然,而是进化出的精妙降噪工具,帮助它们在视力受限的深海中,悄无声息地接近猎物,实现致命一击。

🚢 该发现为现代科技提供了灵感,可借鉴鱼龙鳍结构开发新材料,减少船只和潜艇在水下运行时的噪声污染,保护海洋生物免受干扰。

🌍 鱼龙的进化智慧展现了自然界无尽的创新力,通过跨时空“合作”,人类能以更环保的技术方式应对海洋噪声污染等环境挑战。

🔬 科学家通过对Temnodontosaurus鱼龙鳍化石的研究,揭示了其独特的降噪机制,这一突破为解决现代海洋噪声污染问题提供了生物仿生的设计思路。

【科普园地】

◎本报记者 张梦然

    在深邃的海洋中,声音是生物交流、导航和捕食的重要媒介。然而,随着人类活动增加,海洋中的噪声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影响着无数海洋生物的生活。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解决这一现代问题的灵感可能来自一群生活在1.8亿年前的古老生物——鱼龙。

    鱼龙是一类从陆地成功过渡到海洋生活的爬行动物,它们的身体逐渐进化得更像鲨鱼或海豚,以适应水下生活。尽管科学家对鱼龙的外形有所了解,但对于其组织结构的认识,却大多基于推测而非直接证据。直到最近,《自然》杂志上的一篇论文揭示了关于一种名为Temnodontosaurus的鱼龙的独特发现,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

    瑞典科学家在德国西南部发现了这种鱼龙独特前鳍的化石。这块大约1米长的翼状鳍边缘呈锯齿状,末端灵活。通过电脑流体动力学模拟,科学家们惊讶地发现,这些锯齿并非仅仅为了美观或是增强游泳效率,而是有着更为精妙的作用:减少捕猎时产生的噪声。

    毫无疑问,在昏暗的远古海洋深处,视力受限的情况下,如何悄无声息地接近猎物就成为生存的关键。鱼龙给出的答案是:利用其特化的鳍来降低移动时的水流噪声,从而实现无声捕猎——正是这项技能使得它们能够在不惊动猎物的前提下迅速靠近,给予致命一击。

    这一发现为现代科技带来了启发。远古鱼龙通过进化解决了捕猎面临的问题,人类则能借鉴它们的方法,应对当今世界面临的挑战之一:海洋噪声污染。

    无论是船只航行还是军事声呐,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噪声正严重干扰着海洋生物的正常生活。鱼龙鳍可以成为一种设计理念,帮助探索新材料开发,以减少人造设备在水下运行时产生的噪声;而通过模仿这种古老的鳍结构,未来或还能看到更加环保的船舶设计,甚至是潜艇技术。

    这不仅是对过去生命形式的一种致敬,更是跨时空“合作”的一个实例。它展示了自然界无尽的智慧如何指导我们的技术创新,帮助我们在享受科技进步的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保护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鱼龙 海洋噪声污染 生物仿生 降噪技术 进化智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