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07月16日 20:23
我国牵头制定,世界首项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国际标准发布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中国牵头制定的硅基负极材料国际标准正式发布,标志着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领域迎来了首项国际标准。该标准构建了关键控制特性体系,明确了比容量、首次库伦效率等核心指标的测量方法,填补了该领域的国际标准空白。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硅基负极材料因其高比容量优势成为新一代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的核心解决方案。中国是该材料最大的生产国,市场占有率高达98.5%。预计2025年全球硅基负极材料行业市场规模将达300亿元。该标准将促进产业链高效协同发展。

🔋 该国际标准由我国牵头制定,是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领域的首个国际标准,具有里程碑意义。

📐 标准首次构建了锂离子电池纳米硅基负极材料的关键控制特性体系,并明确了比容量、首次库伦效率、体积膨胀率等核心特性指标的测量方法,填补了该领域的国际标准空白。

🚗 硅基负极材料凭借其理论比容量超过传统石墨材料十倍以上的显著优势,已成为新一代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的核心解决方案,满足了新能源汽车对电池能量密度的需求。

🇨🇳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生产国,市场占有率高达98.5%,硅基负极材料全球市场占有率已超过60%,且需求将持续提升。

💰 预计2025年全球硅基负极材料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300亿元。该标准的发布实施,将加速全球材料研发、电池生产、终端应用等新能源产业链各环节的高效衔接与融合发展。

IT之家 7 月 16 日消息,据央视新闻报道,近日,由我国牵头制定的硅基负极材料国际标准《纳米制造 — 产品规格 —5—3 部分:纳米储能 — 空白详细规范:锂离子电池纳米硅基负极材料》正式发布,标志着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领域迎来了首项国际标准。

据IT之家了解,该国际标准首次构建了锂离子电池纳米硅基负极材料的关键控制特性体系,并明确了比容量、首次库伦效率、体积膨胀率等核心特性指标的测量方法,填补了该领域的国际标准空白。这一标准的制定将为纳米硅基负极材料的生产提供明确的指引,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创新。

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对电池能量密度的要求不断提高。硅基负极材料凭借其理论比容量超过传统石墨材料十倍以上的显著优势,已成为新一代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的核心解决方案。行业数据显示,2024 年全球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产量为 216 万吨,其中中国作为该材料最大的生产国,全球市场占有率高达 98.5%。以硅基负极材料为代表的新型负极材料全球市场占有率已超过 60%,且随着电池新技术的规模化应用,其需求将持续提升。据预测,2025 年全球硅基负极材料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 300 亿元。

该国际标准的发布实施,将加速全球材料研发、电池生产、终端应用等新能源产业链各环节的高效衔接与融合发展。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硅基负极材料 国际标准 锂离子电池 新能源汽车 中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