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螺新书的上海场分享会,第一次感受到原来没有一个ego比天高的男的发言,氛围可以这么好。没人抢话,没有自我展示式提问,一群女孩子就在认真讲她们怎么吃饭、怎么喂养别人,又怎么靠食物维系一整个生活的秩序。
她们本就多是家里掌勺、能决定吃什么的人,也更懂得如何跟食物建立亲密关系。听着听着,你会慢慢看见她们背后那个既私密又紧密的人际网络,就这样悄悄铺展开来。
一边旁听,一边感受到各种情绪交织:会羡慕有人有个可以拿着田螺菜谱点菜做饭的好闺蜜;会气恼那些连员工吃饭权利都要剥夺的小格局老板;也能共情那些一提起童年就忍不住落泪的来自农村的朋友,总要等到长大后才明白,能吃到来自土地的、当季的蔬菜,是一种多么深沉的幸福。
听到最后,朋友主动跟我说,自己越来越懂我为什么会对吃这件事这么执着。他也在努力学着把认真吃饭、品尝味道当作日常最重要的事之一。我听了有点自豪,可能这就是一种造福身边人,虽微小但实在的壮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