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beta 07月16日 16:23
西北风管饱不是梦 中国科研团队实现二氧化碳制糖技术突破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中国科研团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将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多种复杂糖类物质,如葡萄糖、果糖等,为食品和化工产业提供新原料。这项技术有望同时解决大气二氧化碳超标与粮食安全问题。研究通过创新技术路线,实现了86%的转化效率,并开发出两步法合成工艺,具有反应链短、能耗低的特点。该技术为可持续农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并计划推进产业化应用,助力“碳中和”背景下的绿色制造革命。

✅ 研究的核心在于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多种复杂碳水化合物,包括葡萄糖、果糖等,这些物质可直接应用于食品和化工产业。

💡 该技术突破了全球在合成含长碳链碳水化合物方面的技术瓶颈,实现了86%的转化效率,为高效利用二氧化碳提供了新方案。

🌱 传统制糖业面临耕地占用和环境污染问题,而这项“空气制糖”技术为可持续农业发展提供了全新思路,有望减少对进口糖的依赖。

⚙️ 研究团队开发出两步法合成工艺,首先在催化剂和酶的作用下将CO₂转化为甲醇,然后以甲醇为基础合成多种糖类分子,具有反应链短、能耗低的特点。

🚀 团队计划推进该技术的产业化应用,以推动“碳中和”背景下的绿色制造革命,为应对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中国科研团队在人工合成糖类领域取得重大进展,成功将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多种复杂碳水化合物,包括葡萄糖、果糖等可直接应用于食品和化工产业的有机物质。这项突破性技术有望同时解决两大全球性难题:降低大气二氧化碳含量与保障粮食安全。

在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的研究进程中,科学家此前已实现将其转化为简单分子。但对于合成含长碳链(12个碳原子以上)的碳水化合物,全球科学界长期缺乏高效解决方案。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团队通过创新技术路线,成功打通了这一转化路径,并取得86%的惊人转化效率。

虽然中国大部分地区气候适宜甘蔗和甜菜种植,但每年仍需进口约500万吨糖以满足国内1500万吨的消费需求。传统制糖业不仅占用大量耕地,其农业生产过程还会加剧环境负担。这项“空气制糖”技术为可持续农业发展提供了全新思路。

研究团队开发出两步法合成工艺:

1、在催化剂和酶作用下将CO₂转化为甲醇

2、以甲醇为基础合成多种糖类分子(果糖、直链淀粉、支链淀粉等)

该技术具有反应链短、能耗低的特点,实验室阶段已实现稳定运行。科研人员表示,下一步将着力推进该技术的产业化应用,推动“碳中和”背景下的绿色制造革命。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二氧化碳 糖类合成 碳中和 绿色制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