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发布《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渝链智擎”行动计划(2025—2027)》,旨在推动当地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该计划提出,到2027年,重庆将力争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营业收入达到7000亿元,集聚1000家零部件企业,其中包括500家汽车电子零部件企业。此外,还将重点发展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关键领域,夯实基础设施建设、人工智能及汽车软件等五大支撑体系,构建完整的产业链生态,助力重庆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
🚗 目标设定:到2027年,重庆市计划实现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营业收入达到7000亿元,这反映了当地对该产业的雄心壮志和发展预期。
🏭 企业集聚:计划强调集聚1000家智能网联新能源零部件企业,其中包括500家汽车电子零部件企业,这表明了对产业规模和专业化水平的重视。
💡 关键领域:重点发展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车控、车路网联、电驱、电制动、电转向、热管理等汽车电子零部件,这些都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领域。
⚙️ 支撑体系:夯实基础设施建设、人工智能及汽车软件、车路云一体化建设、物流出口服务、检测维保电池回收服务等5大支撑,为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 生态构建:计划构建整零协同、软硬结合、场景牵引、数字赋能、自主创新、品牌提升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旨在打造一个健康、可持续的产业发展环境。
【重庆:到2027年 力争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营业收入达到7000亿元】财联社7月16日电,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近日就《重庆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渝链智擎”行动计划(2025—2027)》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提出,到2027年,我市建设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取得实质性进展,力争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营业收入达到7000亿元,集聚智能网联新能源零部件企业1000家,其中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车控、车路网联、电驱、电制动、电转向、热管理等汽车电子零部件企业500家,夯实基础设施建设、人工智能及汽车软件、车路云一体化建设、物流出口服务、检测维保电池回收服务等5大支撑,形成“1000+500+5”的全新产业链体系,全面构建整零协同、软硬结合、场景牵引、数字赋能、自主创新、品牌提升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为我市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