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冯谨,(https://xueqiu.com/9953881161/297387847)
中国人民是世界上最勤劳的人,他们已完成初级的资本积累,可是却套牢在房市或股市中无法自拔。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民通过辛勤劳动积累一点财富,这些财富并没有以可获得投资收益的资本形式存在,而是以房产和汽车固定资产的形式沉淀,其中很多涉及到银行信贷——负资本回报。这么多年来,国民通过一代甚至可以说两代人努力的资本积累,最后变成了房奴和车奴。犹如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血栓,这会影响血液的正常流动,某些组织得不到血液的供给,形成组织的坏死,资金在居民部门和银行或金融部门间流转,而不是产业部门,这在经济上表现就是消费不振。如何把国民固定资产盘活为流动资产,转而进行资本市场投资获得应有的投资回报是当务之急,这对于促进国民的消费,增强他们的自信心,缓解因每天担心被降薪或失业而断供的惶恐不安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股票市场理论上就是国民财富保值增值的场所——可事与愿违,这种局面源于金融经济理论的匮乏,因为理论上股票价值取决于经济发展和通胀因素,经济不断发展意味着企业市场规模不断成长,这可以获得更多现金流,而通胀或商品价格的上涨也可以获得更多现金流,这些未来的现金流会让现值曲线单调递增,所以股市应该螺旋上升,这才是合理的市场波动。正常的股市波动区间应在10~30倍PE,大多少时间上涨,少数时间下跌,而现在恰恰相反,大多数时间下跌,少数时间在上涨,这种长期套牢对于投资者犹如陷入消耗战,这种局面需要外加强力改变,因为在理想的市场状态,投资者总是时刻均可获得应有的回报,或者说任何时候转让都是盈利的状态,尽管这很理想,但却是未来十年我们需要的最佳市场状态。
对于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来说,资本市场在未来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决定了经济转型升级是否顺利达到圆满的成功,这决定了是走向日本式的失去的三十年,还是美国式的股市高歌猛进和经济长盛不衰,甚至可以说这决定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如果未来十年中国股市真的站上1万点,何愁大业不成?目前股票市场规模70多万亿左右,涉及到的股民人数2亿左右,基民人数高达7亿左右,基于经济发展的需要,我想应该可以考虑向市场注入更多资金。但是若想盘活国民的固定资产,转化为可获得资本回报的金融资产,这就需要资本市场长期繁荣的支持。这是从农业转向工业,工业转向服务和资本的自然过程,同时也是农民到工人到资本家阶级转变的合理过程,实际上是国民职业和收入的优化,从利益分配角度,资本家阶级显然是国民收入最高层次。目前的资本市场环境显然不合适,因为只是资产阶级的绞肉机,是散户杀手,这就需要更强大的力量参与进来——中国人民银行,以维护股票市场长期的繁荣和稳定性。由央行宣布把股票市场管理纳入宏观调控政策工具的范围,这是十分必要的举措,以进行宏观经济的顺逆周期调控,因为如今股市已不再是教科书上的国民经济晴雨表的被动反应者,而是相互作用,股市波动对经济发展具有更强大的影响力。
当经济发展过冷时,存在通缩,失业上升和经济增长乏力,那么就需要向市场购买股票注入资金。当经济发展过热时,这通常表现为明显的通胀,那时才需要考虑卖出股票回收流动性。这样进行顺逆周期调控,而不是真正的股票能值多少钱,因为客观上没有人知道未来企业究竟能获得多少现金流,就像十年前亏损王的航运公司,当时没有人知道今天可以一年赚1000亿,就像伯克希尔哈撒韦纺织厂,当时也没有人知道今天会成为世界上最昂贵的股票,这就是一场金融游戏呀,在这场游戏中,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各参与主体均获得了应有回报比什么都重要,宏观上上市公司的价值和国民经济发展正相关,繁荣的资本市场自然会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公司价值自然会水涨船高。
我们应能意识到经济发展的症结所在,需要对症下药,不可因教科书上没有写,或者美联储没有做而畏首畏尾,问题在于人们怎么可能把自己全部做的事和拥有的技术倾囊相授呢?我们所看到的事情和被传授的知识和技术,那只是一部分,通常这部分毫无价值,需要再加上另一部分才是事实的全部呀。如果我们去看美国股市长期的波动曲线,几乎没有多少时间超过连续以年计的下跌,那还是出现在美国经济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后来进入类似中国现在国民完成初级的资本积累和房产投资过剩阶段,就再也没有出现过股市长期的下跌,因为那已不适用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因为股市波动涉及到了更广泛的国民福祉。
无论是财务造假、内幕交易和市场操纵都无法杜绝,因为事物的相对性,这来自空间对称性,这是自然规律,惟有以严刑峻法大幅增强威慑力,以突出重点案件为严厉打击的目标。财报是资本市场评估企业价值的参考基础,所以没有什么比怎样让上市公司的财报具有真实、准确、完整性更重要的工作。
对违法违规者进行罚款,由于不具有潜在威慑的作用,就会陷入越查越罚最后越多的漩涡,因为钱能解决的问题很多时候都不是问题,这就需要刑法支持,以金融诈骗罪来处理更为合适,这其实就是呀,还是那句话,教科书上没写,别人没有做不是好的理由。对违法违规者采取市场禁入措施,因为可以借尸还魂,所以无实际意义。
对于股票市场来说,就算我们知道有些问题,但有时候为了大局也不得不闭上一只眼睛,原因是制度设计和监管不到位,已经是生米煮成了熟饭,所以以圆滑的方式处理可能会更好。这些违法违规者显然会成为我们重点关注的对象,当体现出具有突出重点性,就应择时揭露和严惩不怠,它应该是终身监禁,而不是终身禁入,因为没有什么比失去自由更令人恐惧不安的。对于选择怎样的时点、频率和家数进行揭露这显然是一种艺术,但是可以肯定当经济环境偏差,股市萎靡不振时,选择潜伏更优于行动,此时以监视为主,待时机成熟可一网打尽。
忍耐是一种智慧,投资者需要,监管者也需要,长此以往,那些潜在的违法违规者弄虚作假的行为曲线会变得收敛,而不是扩散,因为他们会避免成为重点打击的目标,这就变成了越查越罚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