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的航空小筑 07月16日 10:48
闲聊:关于二毛的F-16是怎么掉的问题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探讨了乌克兰空军F16战机在拦截俄罗斯无人机行动中损失的原因。作者认为,问题可能更多地在于乌克兰飞行员自身,而非俄罗斯无人机。文章分析了飞行员训练不足、F16座舱视界问题、夜航挑战以及武器使用等多个因素,认为这些都增加了飞行员的作战难度。作者推测,在夜间使用航炮攻击低空慢速目标,可能导致战机撞上无人机或因失去姿态而坠毁。

🧐 乌克兰飞行员训练时间短,经验不足。文章指出,乌克兰的F16飞行员是从原苏系战机改装而来,训练时间相对有限,导致其技战术水平可能无法完全适应F16的复杂操作。

👀 F16的座舱设计虽视野开阔,但对飞行员提出了新的挑战。F16的座舱设计提供了360°的视野,但对于习惯了苏系战机座舱隔框的飞行员来说,可能会因为缺乏参照物而难以建立正确的姿态感知,尤其是在空战机动中。

🌃 夜间飞行增加了作战难度。夜间视野受限,缺乏明显参照物,容易导致飞行员产生错觉。而F16的损失正发生在凌晨拦截无人机的行动中,夜间作战无疑增加了风险。

🔫 武器选择与目标特性增加了拦截难度。在拦截行动中,乌克兰可能需要使用航炮攻击低、慢、小的无人机目标。但这不仅对飞行员的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夜间射击也进一步增加了命中难度。

原创 航空小筑 2025-07-15 21:32 广东

        以下说法没有证据,纯属闲聊。

        对于6月29日第三架F16在拦截大毛无人机行动中损失,个人看法,问题不一定在大毛无人机(比如空战无人机什么的),更可能是在二毛飞行员自身。

        首先,二毛飞行员训练不足。

        现在二毛的F16飞行员都是原苏系飞行员改装的,训练时间不足,匆忙上阵,技战术水平不高。

        其次,F16的视界问题。

        F16的座舱视界非常好,上半球360°环视,前方视界无隔框阻挡。但是对于新手来说,有个大问题就是找参照物。特别是对于苏系飞行员来说,座舱隔框能够作为参照物、起到帮助飞行员建立本机姿态感知的作用——特别是在你没时间看仪表的时候。印象中看过类似的报道:当年由老歼7改歼7G的时候,前风挡改为整体式,取消了前方弧形隔框,结果飞行员不习惯,因为那隔框原本在着陆时是作为对正跑道参照的;后来歼7改歼10也有类似问题,10的前下方视界明显优于歼7,结果飞行员着陆时习惯性带机头,这是拿机头跟天地线进行对比参照的。

        不管二毛飞行员原来飞什么机型,上F16肯定要有相当长的时间来适应这种完全无参照的座舱盖。平时还好说,但在空战机动中,紧张起来丢失本机姿态是很有可能发生的事。

        第三,夜航。

        对任何飞行员来说,夜航难度都大于昼间飞行。原因很简单:夜间视野受限,缺乏明显参照物,易发生飞行错觉、产生空间定向障碍。而二毛这架F16正是在凌晨拦截大毛无人机时损失的。

        第四,使用武器。

        6月29日凌晨,大毛一共发射了超过500枚导弹/无人机。从效费比和拦截数量而言,二毛最好的选择是航炮。但这有几个问题:

        1,使用航炮对飞行员技能要求高。

        2,大毛无人机多为低、慢、小目标。

        3,夜间空靶射击,命中难度进一步加大。

        综合起来就是一句话:夜间开着不熟悉的飞机,用航炮打低空慢速小目标,难度和风险都不小,直接撞上无人机或者丢失姿态撞地都有可能。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F16 乌克兰空军 夜间作战 飞行员 战机损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