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舟九号货运飞船成功发射,为空间站送去物资。发射过程中,火箭尾迹在夜空中呈现出壮观的“水母”形态,引发关注。这种现象是火箭燃料燃烧产物在高层大气中形成的凝结尾迹,受到大气环境、光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种罕见的视觉奇观,下方是细长的火箭核心尾迹,上方是扩散的云团,最终会逐渐消散或演变为其他云系。类似现象也可能出现在导弹发射中。
🚀 天舟九号发射成功,为空间站送去6.5吨物资,发射过程中的火箭尾迹引发了广泛关注。
🌌 火箭尾迹呈现“水母”形态,是一种罕见且极具观赏性的大气现象。其形成与燃料燃烧产物、高层大气环境、光线照射等多种因素有关。
🔍 火箭尾迹本质是凝结尾迹,类似飞机尾迹,但因飞行高度更高,穿越平流层、中间层甚至电离层,且燃料成分特殊,形成复杂结构。
☁️ 水母状尾迹的形成,是下方喷射状尾流与上方扩散的“伞状云团”结合的结果。随着大气运动,尾迹会逐渐消散或演变为其他云系。
🚀 类似的现象也可能出现在导弹发射中,这表明这种视觉奇观与特定发射活动及大气条件密切相关。
7月15日5时34分,天舟九号货运飞船由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约3小时后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为在轨航天员送去了多达6.5吨各类物资。
在天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后,有网友拍到了壮观的一幕:火箭尾迹在夜幕中展开,如同一只巨型水母,缓缓游过太空,无比惊艳。




据了解,这是一种罕见但极具观赏性的大气现象,其形成与燃料燃烧产物提供凝结核、高层大气环境稳定与扰动、光线照射与折射角度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火箭尾迹本质是凝结尾迹,类似飞机尾迹,但因火箭飞行高度更高,通常穿越平流层、中间层,甚至电离层,而且燃料成分特殊,尾迹会在高层大气中会形成复杂的结构。
当尾迹在特定光照和气流条件下扩散时,下方的喷射状尾流与上方扩散的“伞状云团”结合,便呈现出类似水母的形态。
下方细长的“尾部”是火箭核心尾迹,上方蓬松的“伞盖”是扩散后的云团。
随着大气运动,水母状尾迹最终会逐渐消散或演变为其他云系。
其实不止是火箭,某些导弹发射时也会出现类似现象,相信不少人都见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