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留言区很多人依旧希望房价继续大跌,什么至少再降50%……呼声很多,有些愤青。
有人说这是好事,这证明还有很多人想买房。
老潘认为这种“情绪”可以理解,但老潘要理性提醒的是:
房价越跌,可能更买不起房了!
结论很残酷,但却可能是现实。
1,现实打脸案例
这轮房价已大跌50%,但你过的反而更差了
从2021年7月到如今25年7月,房价的确如“网友”所愿,跌了大约30%到50%左右,一些低能级城市房价甚至如鹤岗跌幅在60%以上。
房价是真实的跳水或腰斩了,但你此刻的生活和购买力是否更OK了?
答案显然是一张苦脸!
现实看,此刻2025年老百姓整个生活、生产、创业状态,与2021年之前“高房价”阶段老百姓对“未来有信心、有拼劲、有心气、敢消费、敢投资”相比,此刻房地产18万亿跌倒9万亿,房价腰斩50%后,反而“更买不起房了”或“更不敢买房了”。
更要命的是,此刻老百姓发现房价暴跌后,反而不是“买房难易问题”了,大家发现自己“收入大幅缩水,就业预期恶化、未来信心不足”,此刻已经不是“买不买房”的问题,而是“就业、收入、信心”全方位开始承压和焦虑了。
一句话,这轮房价大跌50%,但你反而“过的”比之前更差了。
而此刻2025年,在房价已腰斩50%后,一条条呼吁房价继续下跌的留言依旧还在继续,当然也有网友互怼那些叫嚣房价“跌跌不休者”——房价已经降了50%,你咋还没买房了?
的确,往后看,老潘警醒——如果2027年、2030年房价再继续暴跌20%到40%,那可能就不是你个人买不买起房的问题了。
其一,你大概率要面临更严峻更残酷的降薪或下岗压力了。因为房价如你所愿两轮腰斩后相当于大跌75%,作为国家支柱产业已确认崩塌,基本会引发金融、经济危机。
类似日本房地产危机就是如此,日本上一轮房价暴跌65%~85%后,价值100亿日元的资产只值20亿、30亿,但70亿负债却是刚性的,是要偿债的,大多日本人都忙着还债,没人敢消费,没人敢借钱投资,经济深度萎缩,日本迅速陷入长达30年的经济与社会萎靡。
其二、眼下如网友们所期待房价再大跌30%~50%,那2028年、2030年可能就不是你“买不买起房”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金融系统破损,经济危机大爆发的问题。
2,没替补产业补位
房价大暴跌会引发经济“崩塌效应”
当房价处于下跌期时,很多购房逻辑就开始改变。
比如当房价持续下跌,市场形成 “房价大概率还会继续跌” 共识时,即使刚需客群也都会倾向于 “再等等”—— 因为担心现在买入后,未来房价继续下跌导致资产缩水,这种观望情绪会让很多潜在购房者或者刚需购房者都会持续推迟决策,导致久久不买房。
而且一旦房价持续下跌,跌的可能老百姓更买不起房或不愿意买房了。
这观点看似矛盾,但实则源于大家对房价持续大跌的后果过于静态和孤立看待了,大多人把“房价持续下跌暴跌”看作了孤立事件,单一事件,而不太清楚不理解房价持续快速大跌,会引发一连串产业链乃至整个经济、金融系统的崩塌效应。
也因此,有专家预测,这一轮楼市调整如果把握不好,房地产行业对 GDP的贡献率可能从繁荣时期的 10% - 15%下降到泡沫破灭后的负数,整体经济可能从较高的增长速度,比如 5% ,下降到 1% - 2%,甚至出现负增长,陷入经济衰退。
你可能会反问,360行业,一个房地产行业的泡沫破裂或是房价暴跌,怎会引发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比如当年互联网泡沫,很多行业泡沫破裂不是经济没事嘛。这核心原因在于房地产行业太特殊了。
首先,中国房地产行业与其他行业有着天然之别。
比如全球看,中国房地产规模量级在全球几乎是独一份。比如中国房地产市场本身是世界上最大开发体量国,销售体量国,新房和二手房加起来都达到15万亿~30万亿的体量,都相当于西方一个国家的GDP体量了。
比如国内看,房地产是中国支柱产业,是最大的产业。而且房地产自身后面又还关联钢铁、水泥、建筑、家电等50~60个超级上下游行业,每个下游行业很多都是万亿规模,所以是中国经济的巨无霸大行业。
作为龙头的房地产一旦坍塌,后续60个产业会接连倒下,这个量级几乎占据整个GDP的30%以上,当然会引发经济地震。
其次,全世界很少国家有户口户籍政策,人们都是城市自由流动的,而中国商品房是与城市户口、户籍、上学等都是深度绑定的,这更加重了买房的重要性。同时,居者有其屋,中国人几千年来都希望有自己的房子,而不是欧美可以接受一辈子租房,观念先天不一样。
其三,中国人的财富77%集中在房子身上,对比美国只有34%左右,中国要是房价暴跌50%~70%,基本中产就彻底返贫了,经济也就差不多了。
基于此,有专家测算,房地产涨跌会有一个正反乘数效应放大冲击。即每 1 亿元房地产投资可带动上下游3.2 亿元产值。
若行业规模缩减 50%,GDP 增速可能直接回落 2-3 个百分点!
如行业规模缩减70%,那么GDP增速回落可能更无法估量了。
值得强调的是,这一轮房地产大跳水,的确“时间短、下降快、幅度深”,堪称“硬着陆”,但同时,其他国家所主导的高科技产业的GDP贡献率短期又没有“站起来、补上来”,那么这一轮房地产投资,房地产销售的持续收缩跳水,就会对经济,金融带来重创。
对经济GDP带来重创,对金融也如此。
核心房子是天生的金融品,中国金融贷款大多都是以房产作为主要抵押物,房价的持续暴跌会引发金融风险。
具体说,中国的资产很多体现在“房产”,一旦房价持续暴跌大跌,就会引发资产贬值,从而带来银行对企业抽贷或对个人部分催还,最终很容易导致企业资金链承压或断裂,最终企业无奈裁员,整体企业与老百姓收入减少,消费减少,而这又会进一步加剧资产“有价无市”,继续贬值,最终形成一个资产房价螺旋下行效应。
房价的持续暴跌会引发金融风险。比如眼下房地产贷款占银行业总贷款的 28%,若房价下跌 20%,预计将引发 4.5 万亿元坏账(占银行资本金40%),如果房价下跌50%~70%,那么银行将完全不能承受。
所以,房价的全面腰斩和大幅下滑,对经济的影响是系统性、多维度的,其冲击远超行业本身,涉及“消费收缩、土地财政、金融坏账、就业恶化”等经济核心领域,甚至可能重塑经济结构和社会预期。
3,房价泡沫已挤完90%
房价不能再大降,已是国家意志
当然,当下中国房价在底部盘整适度下探一些也是可以理解的。
毕竟在如今关税战、地缘政治、经济承压、收入就业预期不佳时,房价还存在继续适度下探的可能。但从大格局、从较长周期看,中国房价这一轮已经下跌30%到50%后,不可能再大幅深度下挫了。比如再暴跌30%~50%。
为何这么说?
其实答案已经不用争论,官方答案明摆着。
即当下“稳房价”、“房价不能大跌”,已不是开发商意图,不是“有房群体”的期许,而是当下的国家意图、国家意志。
一如国家在2025年两会将2025年让房地产止跌回稳,2025年稳房价写入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国家意志,国家已从经济大格局,行业顶层把关做了定调。
比如2025年国家意志是稳楼市,稳股市,这背后的核心逻辑是什么?
中国当下乃至未来经济核心依赖于内需、依赖消费驱动,而消费驱动仅仅喊口号没用,核心要有MONEY,老百姓有钱了自然会消费。
其一,老百姓77%的财富在房产,如果不稳房价,这意味着老百姓财富性资产还在大跌,那么,加上当下就业收入承压,一旦房产财富继续下跌,那么,老百姓更不敢消费。
其二、为何稳股市?拉股市?如今股市已经拉升到3500点,核心稳+拉股市也是让老百姓获得“投资性”收入,进而为消费提供收入支撑。
所以,国家意志已经体现的很清晰了。
小结
房价只是购房成本的 “显性变量”,而“收入预期、信贷宽松度、就业预期、债务结构、未来经济预期”等 “隐性变量” 才是决定老百姓能否买房的关键。
本质看,当下全国房价下跌与“经济下行、就业不稳、信贷收紧”等问题叠加时,“房价虽然降了但却依旧买不起、不敢买” 的现象,本质上是“替补产业没起来,但房地产已大跌”所引发整个经济系统风险传导的结果。
它不是房价本身的问题,而是 “买得起房” 所依赖的“收入稳定性、融资便利性、未来信心”等基础条件受到了大冲击。
诚然,上一轮高房价,必须得调控,但无休止的房价走低,也得有个度。
当一个国家开始以“国家信用”明确持续强调“稳房价”时,当中国房价已经下降30%到50%后,你觉得2025年之后中国房价还会“二次大幅下探”还有可能吗?
答案应该是低概率!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地产总裁参考”,作者:潘永堂,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