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树科技CEO王兴兴透露公司机器人出货量显著增长。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5年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达53亿元,2028年增至387亿元。长城证券认为,产业加速拓展,海内外厂商推出量产产品,部分已实现“进厂打工”,商业化落地逐步演进。国内长三角、珠三角、川渝等地群效应明显,技术路线收敛推动成本降低、性能提升,商业化进程有望加速。相关上市公司如汉威科技、兆丰股份等积极布局。
🤖 人形机器人出货量增长:宇树科技CEO王兴兴表示,公司机器人出货量同比显著提升,反映市场需求增加。
💰 产业规模预测:中商产业研究院预计,2025年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达53亿元,2028年增至387亿元,市场潜力巨大。
🚀 商业化进程加速:长城证券指出,海内外厂商加速推出量产产品,部分已实现工业应用,商业化落地逐步演进。
🏞️ 地域集群效应:长三角、珠三角、川渝等地形成产业集聚,形成地方级群效应,推动区域发展。
📈 技术与成本优化:技术路线逐步收敛,带来成本持续走低和性能稳步提升,加速商业化进程。
🏭 工业应用落地:部分人形机器人已进入工厂进行实际工作,标志着商业化应用取得初步进展。
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宇树科技创始人&CEO王兴兴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今年宇树科技机器人的出货量相对于去年有明显的增长。
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预计2025年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将达到53亿元,2028年达到387亿元。长城证券认为,当前人形机器人产业加速拓展,海内外多家厂商推出其量产版本产品,并且已有多家厂商产品实现“进厂打工”,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逐步演进,国内方面地方级群效应如长三角、珠三角、川渝逐步凸显,伴随人形机器人软件硬件技术路线逐步收敛,带来成本持续走低性能稳步提升,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进程有望进一步加速,持续看好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投资机会。
据财联社主题库显示,相关上市公司中:
汉威科技的柔性传感器产品目前与多家人形机器人本体厂商展开合作,同时已经向部分机器人厂家进行小批量供货。
兆丰股份设立了子公司兆丰(杭州)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开展滚珠丝杠、滚柱丝杠等业务,目前正在进行相应研发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