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报 07月16日 03:12
[要 闻] 水稻多器官单细胞多组学图谱出炉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谷晓峰团队绘制出全球首个水稻多器官单细胞多组学图谱,覆盖8大器官、11.2万个细胞,包含54种细胞类型,构建基因调控网络,实现关键基因精准定位和预测,为水稻高产、优质、抗逆改良奠定分子基础,成果发表于《自然》。

🔬该研究绘制了包含54种细胞类型的‘水稻基因调控地图’,覆盖水稻8大器官、11.2万个细胞,首次实现细胞水平的基因功能预测。

🌱团队开发了‘细胞虚拟基因敲除’等新算法,精准靶向分蘖芽等特定细胞类型的关键基因,验证了细胞水平基因功能预测的可行性。

🌾研究发现水稻与玉米、高粱等植物在根的表皮细胞、维管束细胞等功能上存在高度一致性,为跨物种遗传改良提供重要线索。

📚全球首个水稻单细胞多组学数据库Rice-SCMR建成,整合细胞导航、性状溯源、靶点预测三大功能模块,加速科研成果应用。

🔑Rice-SCMR数据库向全球开放共享,科研人员可精准定位控制目标性状的细胞类型,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实现单细胞水平设计育种。

    科技日报北京7月15日电 (记者马爱平)记者15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获悉,该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生物所”)研究员谷晓峰领衔的团队,绘制出全球首个水稻多器官单细胞多组学图谱。本次研究覆盖了8大器官、11.2万个细胞,首次绘制出包含54种细胞类型的“水稻基因调控地图”,构建了细胞类型特异基因调控网络,并实现关键基因的高精度定位和智能预测,为精准设计改良水稻高产、优质、抗逆等复杂性状奠定了分子基础。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自然》。

    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的根、茎、叶、穗等器官由功能各异的细胞群构成。论文第一作者、生物所博士后王祥宇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研究团队开发了“细胞虚拟基因敲除”“细胞类型智能预测”等新算法和模型,实现细胞水平的基因功能预测,并通过基因编辑水稻进行了验证。“基于大数据和开发的工具,我们现在可精准靶向分蘖芽等特定细胞类型的关键基因,实现目标性状的改良。”王祥宇说,团队还发现,水稻与玉米、高粱等植物在根的表皮细胞、维管束细胞等功能上存在高度一致性,为跨物种遗传改良提供了重要线索。

    为加速科研成果应用,研究团队同步构建了全球首个水稻单细胞多组学数据库Rice-SCMR。该平台整合三大功能模块:在细胞导航方面,54种细胞类型基因表达与染色质开放状态查询;在性状溯源方面,关联多个农艺性状相关遗传位点与特定细胞类型;在靶点预测方面,基于调控网络推荐设计育种候选基因。

    “团队揭示的细胞类型功能保守性与多样性规律,为未来设计具备高产、优质、多抗、新型‘模块化水稻’奠定了理论基础。”谷晓峰表示,随着Rice-SCMR数据库向全球开放共享,科研人员可精准定位控制目标性状的细胞类型,进而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实现“指哪打哪”的单细胞水平设计育种。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水稻 单细胞 基因调控 生物技术 设计育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