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 07月16日 01:15
向“新”而生,一座城市规划院的时代转身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广州市规划院积极革新,借助大数据、AI等技术开辟数据业务市场,转型为高新技术企业。该院从传统规划业务拓展至产业经济数据分析、遥感技术平台、低空经济监测等领域,并注重人才培育,推动规划行业在AI时代的变革。

📊广州市规划院通过'广规产业经济大平台'提供产业数据分析服务,满足政府招商需求,实现业务转型。

🛰️院打造的遥感公共服务平台集成遥感、AI图像解译等技术,实现城市全域动态监测,提高核查效率。

🚁广州'鹰眼'系统计划建立150个无人机场低空网络,实现7x24小时全覆盖监测,推动低空经济发展。

💻自研'云悟时空'计算引擎为城市操作系统赋能,支持各类时空数据融合计算,助力城市治理智能化。

👨‍🎓广州市规划院实施'英才计划'等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

2025-07-15 12:55 广东

城市规划这一传统业态正被改造与重塑。

全文共3340字,阅读大约需要8分钟

既承袭历史,又关注未来,既坚守传统主业,又稳健开发新业务,广州市规划院面向新质生产力的悄然转身,不仅是业务的升级,也是生态的进化,更为规划行业在AI时代的变革与重构提供了一个鲜活样本。

文|柯玉圆

编辑|程言

当前,中国城市发展处在增量阶段向存量阶段转型时期。这对赋能城市增活力、提品质、促发展的规划也提出更高要求。作为城市的发展蓝图和战略指引,规划在城市高效治理、高质量发展和创造高品质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通用技术的持续迭代和全面渗透,城市规划这一传统业态正被改造与重塑,成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市规划院”)积极自我革新,借助创新技术开辟数据业务市场,实现从传统规划机构向高新技术企业的转型,以“二次创业”的决心加速“第二增长曲线”的形成。当来自规划工作的独特视角与前沿的大数据手段融合时,广州市规划院正在筑造抢占新兴业务市场的“护城河”。

造业务:第二赛道的开辟

一面墙的大屏向参观者展示“广规产业经济大平台”。从产业动态、区域产业发展情况到具体企业的发展指标,皆能在该平台上获悉。

只需搜索关键词,就能通过该平台便捷获取不同城市、区域、企业之间的横向对比数据。更令参观者叹服的是,该平台还能根据政府部门具体需求定制指标,并以此作为产业发展决策的重要依据。

以政府进行产业招商这一应用场景为例,当选择某一具体产业譬如人形机器人时,便可获得囊括核心零部件、数据处理与服务、人工智能技术、系统集成、整机制造等细化产业链图,而每一项细化指标又有对应的企业名称及其资质类别和所在区域。

产业经济大平台展示介绍。

广州市规划院未来城市实验室副主任倪雅风认为,随着城市经济活动的活跃,对经济数据的统计、监测和预警要求更具直观性和时效性。政府对城市的管理重点由土地空间层面逐渐转向产业经济层面,作为高水平规划设计单位和高端智库的广州市规划院基于对行业发展的深度思考,由表及里地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这是双向奔赴的成果”。 

“以往对城市的关注,更多停留在空间形态上,比如土地、建筑等,但实际上,在空间这一载体里产生的经济、社会、文化活动等,才是城市的灵魂,才是核心的价值。”倪雅风说道。

可见,基于客户需求实现传统业务的转型,成为广州市规划院在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背景下的成长逻辑。规划行业正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只有敢于开辟第二赛道,积极拥抱新理念、新技术,才有可能突围重生。

作为规划决策的工具、自然资源调查的手段,遥感技术在城市的精细化管理和数字化治理中的运用尤为重要。广州市规划院打造的遥感公共服务平台为多个政府部门的日常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在广州市规划院遥感中心总工程师杨卫军看来,通过集成遥感、AI图像解译、数字孪生可视化技术等,可对城市全域进行动态监测,“最高可监测15平方米的变化图斑,既提高核查准度,又提升核查效率。”

广州市双月度0.5m卫星影像示意图。

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自然资源部部长关志鸥表示,要以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耕地保有量为目标,加快构建耕地保护“一张图”管理体系,通过落地上图、“以图管地”推动耕地保护数智化转型,切实做到“心中有数、心里有底”。

“这将是新的机遇。”杨卫军说,“遥感技术将发挥重大作用,从传统测绘拓展到更多元的应用场景,整合更前沿的信息化技术,提供更智能、高效、易及的遥感数据服务及平台。”

据悉,在创新业务的开展上,广州市规划院并不急于考核其产值,而是以前瞻性眼光和战略性长远规划,持续加码新兴技术的孵化和新型应用的推广。

造优势:“规划+”下的技术革命

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新质生产力典型代表的低空经济,随着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以及技术瓶颈的加速突破,正从战略布局朝着规模化商用迈进,激发并催生了系列新型应用场景。

《2025中国低空经济城市发展指数》报告指出,基于我国低空经济的基础设施超前布局和产业配套不足的结构性矛盾,应实施低空经济全产业链支持策略,推进基础设施网络化、智能化升级,健全政策法规保障。

旨在构建覆盖广州全域低空遥感网络的广州“鹰眼”系统,正是广州市规划院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创新尝试。据广州市规划院创新中心副主任张明介绍,广州“鹰眼”拟于今年7月正式上线,将在全市建立150个无人机场低空网络,已建及在建者超过120台,希望实现各区7x24小时全覆盖监测。

在研发长航时、行业级无人机的基础上,广州市规划院自研通用无人机巢,可兼容市面上80%以上机型,并提供“飞行控制平台+三维场景感知与重建+数据AI处理引擎+数字孪生系统”的集“控制、感知、计算”于一体的综合性解决方案。

“不同型号、功能的无人机可以通过这一组网方案被统一调度,从而打破设备、数据、平台之间的壁垒。”张明说,“用运营商的思维从底层逻辑出发,通过无人机机场的硬件铺设,满足政府、企业乃至个人的个性化飞行任务需求。”

广州“鹰眼”系统的构建,正是基于传统规划视角,并融入大数据采集、整合及管理的全新探索。“规划+”下蓬勃发展的技术革命正是广州市规划院走得更远的支撑力量。

数字孪生技术不仅应用于广州“鹰眼”系统,还适用于湖北省数字公共基础建设项目。数字化早已不只是科技界和企业家关切的要事,俨然成为城市治理的新命题。

近年来,从建设智慧城市到数字孪生城市,城市信息化发展迈入高阶阶段。广州市规划院自研“云悟时空”计算引擎为城市操作系统赋能,以亚秒级的速度加载数据,同时支持各类时空数据的融合计算,为湖北省数字公共基础建设项目的运行提供技术服务。

时空智能计算团队工作讨论。

“从纯自研的时空数据库,到大幅优化的三维渲染引擎,我们在每一个细节都力争做到极致。”张明表示,团队秉持精益求精的匠心,在每一个环节都充分发挥技术优势,使这一城市操作系统更具流畅性、适应性和智能性。

数字孪生技术在城市日常管理上也发挥出优势。在节假日,繁华商业街出现人流大量集聚时,广州市规划院通过视频动态孪生技术为安保策略的制定提供智力支持。其自研的智能驾驶静态仿真环境搭建新技术,为智能驾驶测试提供低成本解决方案。

新技术的研发、新产品的开发、新业务的拓展,都是广州市规划院以“规划+”跨界新领域的实践路径,重新发现规划的价值并加以开发利用,使其更符合城市发展的新需求。

造人才:新型科技企业的团队培育

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的核心在于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的源头在于综合素养高、专业技能强且拥有创新创造力的人才。在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第四次科技革命浪潮中,人才的作用愈发重要。

成立于1953年的广州市规划院拥有城市规划、测绘地理信息、建筑设计、市政与景观、岩土工程、工程管理与咨询六大专业,不仅专业齐全,综合实力也强大,现有的三千余名员工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超过50%,高级职称占比接近30%,被誉为湾区规划界的人才高地。

广州市规划院除了面向社会招揽优秀人才外,还建立了内部培养机制。2018年加入广州市规划院的倪雅风通过内部实施的“英才计划”,在原本从事技术工作的基础上,学习收获了丰富实用的管理知识。

据了解,广州市规划院实施的“青年工程”包括针对基层骨干进阶的“英才计划”、新晋管理者培养的“启航计划”、部门负责人培养的“领航计划”,与之并行的针对技术性人才的培养,则分别对应青年技术标兵、优秀专家和首席专家的晋级路径。

在杨卫军看来,人才济济的广州市规划院是一座综合性大院,专业间的协同互补,部门间的高效运转,都使其更好地发挥优势。倪雅风则认为,院里对复合型专业人才的需求,会倒逼员工不断跳出传统规划思维,增强对新理论、新技术、新应用的学习能力,“对个人的成长会有很大帮助”。

广州市规划院组织新员工走读、认识广州。

“具有诗人的情怀、旅行家的阅历、哲学家的思维、科学家的严格、史学家的渊博和革命家的情操”,这是中国著名建筑与城市规划专家吴良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城市规划决策者的期盼,如今看来,也适用于广州市规划院对人才的培养目标。

一直以来,城市规划都是一项集合政策性、科学性、区域性和综合性的工作,设计并指导着城市空间的和谐发展,也深深影响着在空间里生活工作的人及其产生的活动。

既承袭历史,又关注未来,既坚守传统主业,又稳健开发新业务,广州市规划院面向新质生产力的悄然转身,不仅是业务的升级,也是生态的进化,更为规划行业在AI时代的变革与重构提供了一个鲜活样本。

(专题)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广州市规划院 AI 城市规划 大数据 遥感技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