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時間步入7月中旬,美股第二季度業績季緩緩拉開帷幕,正迎來關稅政策實施後的首個業績季考驗。
全球投資者目光再度聚焦於美股市場的七大科技巨頭(Magnificent Seven)——$蘋果 (AAPL.US)$、$微軟 (MSFT.US)$、$谷歌-C (GOOG.US)$、$亞馬遜 (AMZN.US)$、$英偉達 (NVDA.US)$、$Meta Platforms (META.US)$和$特斯拉 (TSLA.US)$。
自特朗普在當地時間4月2日頒佈全面關稅法令引發美股乃至全球股市大幅暴跌以來,以英偉達、微軟等所領銜的科技股徹底領跑了隨後的美股市場猛烈反彈,其中英偉達、微軟、Meta近日股價刷新歷史新高,英偉達市值更是突破4萬億美元大關,創造了新的里程碑。
根據分析師一致預期,富途資訊整理了市場對大型科技股的業績預測,供牛友們參考:
根據FactSet數據,標普500企業第二季度盈利預計按年增5%,遠低於首季13.7%的升幅。高盛預計,標普500第二季度每股收益增長將從第一季度的12%和去年第四季度的15%急劇放緩至4%,創兩年新低,主要源於利潤率收縮。
高盛預計,週期性行業的盈利下滑幅度料將居前,但科技巨頭的強勁表現將抵消部分負面影響。英偉達、蘋果和微軟所在信息技術(IT)業預計盈利將增長18%,谷歌和Meta所在的通信服務業預計增長28%,將爲標普500的整體盈利增長提供支撐。
二季報最大波動因素來自特朗普突然推行的關稅政策。分析師表示,本季度將爲投資者提供企業如何應對關稅上調的重要洞察,特別是企業選擇消化關稅成本還是向消費者轉嫁的策略,這將直接影響利潤率表現和股價走勢。
如果企業被迫「吞下」更大份額的關稅成本,企業利潤率將面臨壓力。高盛經濟學家假設美國消費者將通過更高價格承擔70%的直接關稅成本,而聯儲局調查數據顯示企業預期消費者承擔約50%的關稅成本。但正因預期偏低,只要企業能妥善應對挑戰,反而較易跑贏預期。
近期,特朗普政府再度掀起新一輪面向全球範圍的關稅政策。特朗普上週進一步擴大了貿易戰的範圍,宣佈將於8月1日起對進口銅徵收50%關稅,並表示醞釀已久的半導體和藥品關稅即將出台。
美國銀行分析師近期牽頭的行業調查顯示,目前尚無明顯證據表明關稅導致需求大幅萎縮,且自多項嚴厲關稅宣佈後又暫停以來,宏觀經濟狀況也未出現大幅反彈。彭博行業研究數據顯示,二季度盈利修正動能(上調與下調預期的差值)在經歷上一業績季的下滑後轉爲正值。
全球貿易局勢及整體宏觀經濟的不確定性,並未阻止美國科技巨頭的大額支出,尤其是在AI產品研發上。彭博彙總的分析師平均預期顯示,微軟、Meta、亞馬遜和谷歌,預計2026財年資本支出將達約3370億美元,高於當前財年的3110億美元。
標普500指數成分股公司的盈利仍主要來自被視爲AI進步主要受益者的大型科技公司。所謂的「七大科技巨頭」預計二季度利潤增長14%;若剔除這一群體,標普500指數4-6月利潤預計微降0.1%。
貝萊德數據顯示,微軟、亞馬遜、谷歌、Meta等AI「超大規模玩家」一季度支出超800億美元,並將2025年資本支出指引集體上調至3000億美元。貝萊德表示,AI不只是一個流行詞,而是最持久、最主導的主題。
在盈利前景依然還不明晰的背景下, $標普500指數 (.SPX.US)$ 、 $納斯達克綜合指數 (.IXIC.US)$ 在7月初刷新歷史最高記錄,這使得盈利水平能否支撐美股估值成爲Q2業績季的重要看點。
機構表示,由於市場對前瞻性評論依然敏感,尤其是在貿易、關稅和利率相關的政策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背景下,業績指引和盈利意外變得更加重要。股價對業績超預期和低於預期的表現具有不對稱性,對未達到預期的下行反應遠強於超出預期的上行反應。
據Factset報告,在3月到6月期間,分析師對11個行業的10個行業的每股盈利進行了下調;今年前六個月下調幅度爲3.6%,高於過去五年和十年的上半年平均下調幅度——分別爲3.3%和2.4%。LSEG分析師表示,過去三個月中,標普500指數第二季度的預估盈利增長率下降了4.4個百分點,遠高於此前三年的平均降幅。
有觀點稱,這不一定是負面消息,因爲大多數標普500指數成分公司的盈利通常會超過分析師的預期,而較低的預期意味着要超過的門檻也較低。
此外,不少業內人士提到了Q2業績季中可能面臨的一些有利因素,包括美元走弱可能利好跨國企業的業績,因這使得美國商品在海外市場更具價格競爭力。
還在熬夜看報表?牛牛AI正式上線!快來使用AI功能解讀業績
編輯/jayd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