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 07月15日 19:19
“高分低就”重塑教育逻辑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2025年高考录取季,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等本科职业大学备受青睐,录取分数线甚至超过211高校。这一现象反映了考生和家长对职业教育认知的转变,以及就业市场对高教市场的倒逼作用。越来越多考生选择职校是为了增强职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而传统本科院校面临招生压力,不得不调整专业设置和招生计划以适应变化。

🔍 职校认知转变:近年来,职校的招生情况迎来“翻红”,考生和家长不再背负偏见,而是认识到职业教育的重要性,选择发展前景看好的职校。

📈 就业市场导向:就业市场对高教市场的影响日益显著,家长和考生更倾向于选择“入学即就业”“入学即入编”或具备就业竞争力的院校与专业,导致职校录取分数线超过211高校。

🔄 教育逻辑重塑:就业市场的需求正在重塑教育逻辑,高分考生选择职校,本科毕业生“回炉读职校”,甚至博士“向下兼容”就业,都体现了就业市场对高教市场的倒逼作用。

📉 传统院校调整:传统本科院校面临招生压力,不得不调整专业设置和招生计划以适应变化,否则将面临“专业就没了”的困境。

🔄 大学应与时俱进:大学应拥抱变化,调整自身专业设置与招生计划,不能为了招生而招生,否则将面临被市场淘汰的风险。

2025-07-15 18:00:00
一年一度的高考录取季到来。据媒体报道,近日举行的2025年广州市普通高等院校招生现场咨询会上,“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的站台前围着热情的家长和考生”。这所学校的智能制造工程技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与数字媒体技术等专业备受考生青睐。

本科职业大学“走红”,乃至火过本科院校,这是近年来出现的新现象。早在2024年,就有本科职业大学的录取分数线超过211高校,如深圳职业技术大学的录取分数超本科控制线117分,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2024年刚升级为本科高校,也迎来602分的高分考生。

长期以来,职校背负着诸多偏见。但近年来,不少职校的招生迎来“翻红”。越来越多考生打破偏见、“高分低就”,报读发展前景看好的职校。作为对照,本科毕业生“回炉读职校”、“直博生主动转硕士”等新闻不断增多,动因也与之类似:增强职业技能,学到真本领。

与此同时,近年来的高考录取也出现“为了就业,高分低就”的现象,职校受青睐只是其中的一个子集:2024年“672分报二本”的考生道出了个中原因,“心动的只有编制”。更进一步,最高学历与实际就业上的“向下兼容”也并非新鲜事,比如“斯坦福博士应聘乡镇公务员”“医学博士抢做中学保健员”。这一切都指向一个结论:就业市场正在倒逼高教市场,“高分低就”正在重塑教育逻辑。

就业市场倒逼高教市场,自然会让知己知彼的家长与考生宁愿选择“入学即就业”“入学即入编”或具备就业竞争力的院校与专业,进而造成种种“倒挂”现象。媒体报道显示,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一线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职校毕业生。因此,优质职校受到青睐,得以“录取分数线超211”,就顺理成章了。而与之相对应的是,曾受追捧的那些本科院校也正经历调整。2024年7月,南方周末就报道了“招不来学生,专业就没了”的情况,连“双一流”高校也需要“卷”才能招满学生。

“缓进则退,不进则亡”高度概括了传统院校与专业面临的招生压力,这种现象在2025年仍在持续,甚至连清华北大也需要面临类似冲击。日前哄传的“高中老师不满学霸放弃清北解散班级群”事件中,考生宁愿选择其他高校的热门专业也不屈就清北的冷门专业,本身就说明一个问题:考生更愿意基于长期利益选择更具个人发展优势与就业竞争力的院校与专业,也不愿意牺牲自我配合班主任的“清北录取率考核指标”与政绩工程。

“职校录取分数超一本”的现象显示,家长与考生已在积极主动地正视变化、适应变化。大学也应拥抱这一变化,应时而变,与时俱进,像近年来的职校一样调整自身专业设置与招生计划,该精简就精简,该改革就改革,不能为了招生而招生。再不改变,“专业就没了”,学校呢?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职校热 就业市场 高教市场 教育变革 职业教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