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拟制定《移动电源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对充电宝等移动电源设定更严格的技术标准。近年来,移动电源安全事故频发,威胁消费者安全。新标准将从安全保护、电池材料、生产过程等方面降低事故风险,淘汰低质产能,保障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
🔒新标准将对移动电源设定更严格的技术标准,涵盖安全保护、电池材料、生产过程等,旨在从源头上降低事故风险。
📌强制性国家标准包括一般要求、产品标识、过充电/过放电/短路保护等基本要求,以及锂离子电池的特殊安全要求。
🔥新规明确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和生产过程及关键工艺要求,淘汰低质产能,遏制劣质产品泛滥,保障消费者安全。
⚡通过制定智能管理、循环后跌落等要求,进一步提升移动电源的安全性能和使用体验,减少安全事故发生。
🚫新标准旨在淘汰低质产能,降低产品安全隐患,保障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移动电源行业健康发展。
人民财讯7月15日电,工业和信息化部目前正在公开征集对《移动电源安全技术规范》等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本次拟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将对包括充电宝在内的移动电源设置更严格的技术标准。近年来,移动电源行业呈现出较为迅速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移动电源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明确安全保护、电池特殊安全要求及材料、生产过程及关键工艺等要求,从源头上降低事故风险,遏制劣质产品泛滥、淘汰低质产能,从源头降低产品安全隐患。本次拟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包括一般要求、产品标识等基本要求,移动电源过充电保护、过放电保护、短路保护、过载、误操作、循环后跌落、智能管理等要求,锂离子电池过充电、挤压、热滥用、针刺等特殊要求,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以及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的生产过程及关键工艺要求。(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