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beta 07月15日 15:22
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观测到大质量黑洞合并事件 产生225倍太阳质量的新黑洞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LIGO宇宙学研究人员观测到名为GW231123的大质量黑洞合并事件,产生引力波信号。研究发现,两颗黑洞合并形成约225倍太阳质量的新黑洞,释放15倍太阳质量的能量。此次合并的黑洞质量比以往观测更大,可能经历多次合并成长,而非恒星级黑洞。

🔭 LIGO通过激光干涉测量法检测引力波,原理是测量相距数公里的两个物体间距离的细微变化,从而捕捉引力波抵达地球时造成的干扰。

🌌 GW231123事件是由两颗大质量黑洞合并产生,黑洞在引力作用下逐渐靠近并旋转,最终产生巨大时空涟漪,即引力波信号。

💥 两颗黑洞合并后形成约225倍太阳质量的新黑洞,比以往观测的合并事件质量更大,释放15倍太阳质量的能量以引力波形式扩散。

🌠 这两颗黑洞的质量为100倍和140倍太阳质量,可能已经历过多次合并,逐渐从恒星级黑洞成长为大质量黑洞,而非单纯通过吞噬物质壮大。

⏳ 黑洞合并后形成的新黑洞无法再分割,理论上唯一敌人是霍金辐射,但黑洞蒸发过程需要极长时间。

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 (LIGO) 的宇宙学研究人员最近观测到大质量黑洞的合并事件,此次合并事件产生的引力波信号被成为 GW231123,研究结果目前已经公布。

LIGO 通过激光干涉测量法检测引力波,其原理是使用高功率激光测量相聚数公里的两个物体之间距离的细微变化来检测引力波抵达地球时造成的干扰。

GW231123 事件是由两个大质量黑洞合并产生的,当两个黑洞因为引力作用彼此靠近时会逐渐旋转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两颗黑洞的距离越来越近、旋转速度也越来越快,彼时产生的巨大时空涟漪就会向四面八方扩散,当抵达地球时就是我们观测到的引力波信号。

此次这两颗大质量黑洞合并后产生了约 225 倍太阳质量的新黑洞,这比 LIGO 之前观测到的黑洞合并事件要大的多,研究认为两颗大质量黑洞分别是为 100 倍和 140 倍太阳质量,在合并后产生 225 倍太阳质量的新黑洞,中间损失的 15 倍太阳质量以引力波的形式释放到宇宙中。

尽管相较于星系核心的超大质量黑洞 (例如银河系中心黑洞为 430 万倍太阳质量),这两颗黑洞的质量并不算大,但这也绝不是恒星级黑洞,恒星级黑洞是大质量恒星演化晚期经过超新星爆发后坍缩而成,简单来说就是残骸,所以形成的黑洞质量都比较小。

所以这 100 倍和 140 倍质量的黑洞可能已经经历过多次合并,逐渐从恒星级黑洞成长为大质量黑洞,正如此次合并后质量继续大幅度提升,否则单靠吞噬物质也难以快速壮大。

另外黑洞只能合并不能拆分,这两颗黑洞一旦合并后就会形成新黑洞并且永远也不会再分割,理论认为黑洞的唯一敌人就是霍金辐射,黑洞可能因为霍金辐射而蒸发, 但这个过程需要很多很多年。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引力波 黑洞合并 LIGO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