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07月15日 10:37
投资机构们,又开始假装招人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本文讲述了投资经理小李在面试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陷阱”,揭示了某些机构在招聘背后可能存在的目的。从“常青树”岗位、免费的项目咨询,到白嫖投后管理方案,再到借招聘之名进行行业研究,这些行为都给求职者带来了困扰。文章提醒求职者警惕,避免陷入这些看似招聘,实则另有所图的“面试局”。

🧐 某些机构会设置“常青树”岗位,长期挂着招聘信息,却从未真正发出offer,以此传递机构良好的信号,并免费获取最新简历。

🤔 部分机构在面试中假借招聘之名,对求职者的项目进行深度访谈,实则是在进行免费的项目咨询,为自身获取信息和资源。

💡 有些机构要求求职者进行案例分析,提供投后管理方案,以此来白嫖投后意见,为被投企业提供免费的咨询服务,节省成本。

😮‍💨 还有些机构在面试中坦诚自己处于学习阶段,希望与行业专家交流,借招聘之名进行行业研究,以低成本的方式构建初步认知。

今天是我一个朋友的故事。

小李是个入行不久的投资经理,蛮专业的,最近因故在关注新的机会。

这里记录下他在面试中遭遇的一些故事,供参考。

一、我们其实不缺人

小李收到了声望颇高的A机构面试邀请。

然而,当他坐到合伙人对面时,对方却像一个打太极的大师,言语间充满了投资哲学,就是不涉及具体工作。

 “我们其实不缺人”。

合伙人最后总结道:“但我们永远在寻找最顶尖的人才。” 

“原来只是我不够优秀。”

小李暗暗下定了决心要好好努力。

直到有一天,了解内情的朋友告诉他:“你说A机构那个高级投资经理的岗?”

“兄弟,那个岗位我听说在外面挂了2年了,这就像他们的吉祥物,一直在招人,但从没见到招到过活的。” 

小李恍然大悟,他遇到了常青树岗位,总在面试,从未发出offer。

这能以极低的成本向外界传递机构活得很好的信号,同时白嫖最新的简历。

二、我对你的储备项目很感兴趣

一开始,对方就直奔主题,表明对他深度参与过的一个水下项目很有兴趣。

 “你这个项目非常有意思,能详细给我们讲讲团队、技术、产品、财务吗?”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变成了一场对项目的外部访谈。

他们的问题越来越细,完全不是面试,而是一场专家访谈。

小李有点奇怪,难道你们对我这个人就没有一点问题嘛?

面试结束,合伙人握着他的手:“非常精彩!您非常专业,我们内部讨论一下,会尽快安排后面的流程。” 

然后,小李就开始了漫长的等待。

直到他发现这个机构的合伙人开始联系他那个水下项目的时候,才意识到:“原来别人说的安排后面的流程,不是指招聘流程,而是项目投资流程”。

三、我们需要考察下你投后管理的能力

小李在C机构的面试来到了最后一轮。

该机构要求他完成一个案例分析:

“某企业最近在开拓新业务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请给出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并包括市场竞争分析,以20页PPT的形式呈现,本周内完成。” 

“这不是投后管理的内容吗?”小李表达出了自己的困惑。

“我们机构非常重视投后管理,我们对你的投资逻辑和过往案例非常满意,但还是需要提前考察下你投后管理的能力。”

虽然心生疑惑,但只差临门一脚的诱惑还是让小李投入了整个周末,拿出了一份精心准备的PPT。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后来听说,该机构常年用该种方法白嫖投后意见,基本上面一个岗位,能给被投企业搞出来十几种方案,还省了找咨询顾问的钱。

四、到底是谁面试谁

以新能源投资闻名的D机构,挂出了一个AI投资VP的职位。

面试时,创始合伙人倒也坦诚:“说实话,小李,我们目前还处在学习阶段。我们想做的,就是和你这样真正懂行的人聊一聊。” 

他们相谈甚欢,但小李心里清楚,这里没有一个真实的职位,至少现在没有。

这是最微妙的一种假装招聘,借招聘之名来做行研。

当AI等新浪潮涌来时,传统基金感到焦虑,于是战略性约会成了最佳选择,通过招聘和大量的业内人士进行深度交流,低成本地完成初步认知构建。

所以,下次要不还是请人家喝杯咖啡,然后把路费报一下?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投资面试 招聘陷阱 行业研究 求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