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EX 07月15日 10:02
[问与答] 网号网证的一些思考与困惑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7月15日正式施行的“网号网证”管理办法引发了关于效率、安全和隐私的讨论。文章探讨了网号网证的运作方式,鼓励自然人自愿申领,并鼓励各行业和互联网平台接入,但同时强调保留现有认证方式。作者认为,网号网证在防止信息过度采集方面可能作用有限,对已有的信息泄露问题帮助不大。文章还分析了“一键断网”的担忧,认为不必过于担忧,并提出了对现有信息安全问题的看法。

🔑 网号网证的核心在于自愿申领与多元认证并存。管理办法鼓励个人申请,并鼓励各行业接入,但同时明确保留现有认证方式,这意味着用户可以选择是否使用网号网证,以及使用何种认证方式。

💡 网号网证在信息安全方面的作用有限。作者认为,网号网证可能无法有效解决现有的信息泄露问题,因为现有的身份证号和手机号已经存在信息泄露的风险。文章认为,网号网证更像是一种便捷的认证方式,而非根本性的安全解决方案。

🤔 关于“一键断网”的担忧,作者认为不必过度解读。由于网号网证并非强制使用,且平台封号行为仍将优先于网号封禁,因此“一键断网”的风险相对较低。文章认为,网号网证在实际应用中,并不会对言论自由造成太大影响。

7 月 15 日,“网号网证”管理办法正式施行。它如何平衡效率、安全与隐私?我有点困惑。

管理办法原文: https://www.cac.gov.cn/2025-05/23/c_1749711107835487.htm

几个要点

我的思考与困惑

传统的身份证号包含许多个人信息(地区、年龄等),手机号会被电话短信骚扰;相比之下,网号似乎不怕公开,它对于绝大多数人没有意义。

如果传统号码是密码,那网号可以被理解为公钥吗?我们的生物信息作为私钥,二者结合才能完成通信。这么来看,在认证的过程中,似乎安全性提升并不大,传统号码已经采用了多种方式(多因素)来避免身份盗用(例如替考)。

我们再来看网号网证的另一个作用,防范信息过度采集。

我比较悲观,在现有的糟糕情况下,网号网证似乎并不能解决它所设想的问题(信息泄露严重),我觉得应该由工信部牵头带领各大互联网平台采取一次混淆数据的措施。(坦白说我也想不到具体的操作方式)

至于网上关于“一键断网”的担忧,从上述要点来看,似乎不必过于在乎,没有网号依然可以在微信微博发言;平台封号(违反社区规范)依然会比网号服务封号(违法犯罪)更频繁,真到了网号封禁的情况,人也大概率进局子了😂

结论

网号网证(相比于身份证号、手机号)也许会是一个便捷的认证方式,但对已有的信息泄露问题帮助不大。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网号网证 隐私保护 信息安全 身份认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