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beta 7小时前
华人横扫硅谷AI界 究竟怎么做到的?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聚焦于华人科学家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日益增长的影响力。特别指出,在xAI、Meta、OpenAI等顶尖AI机构中,华裔研究员占据重要席位,甚至超越美国本土研究员。文章深入探讨了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包括中国深厚的数学教育传统、庞大的人才基数以及中国学生对深造的倾向。同时,文章也指出了人才外流的现状,并呼吁关注如何吸引和留住AI人才,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

👨‍💻 xAI、Meta、OpenAI等顶尖AI机构华人科学家占比显著,成为AI领域的重要力量,例如xAI核心科学家吴宇怀、Meta基础模型负责人庞若鸣、OpenAI多模态模型核心团队成员等,都展现了华人科学家在AI领域中的杰出贡献。

📚 中国的教育体系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中国学生在数学等基础学科方面表现出色,为AI领域培养了大量人才。中国学生更倾向于攻读博士学位,使得华人在美国AI领域的人数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 然而,人才外流问题值得关注,美国凭借其开放的科研环境和丰厚回报,依然是全球AI人才的首选目的地。面对硅谷高薪,中国在吸引顶尖AI人才方面面临挑战,需要营造更好的科研氛围和产业环境来应对。

7月10日,马斯克正式发布了他称之为“世界上最智能AI”的Grok 4。据称,Grok 4在多项测试中表现突出,学术能力强,在商业决策、生物医学研究等方面也表现不错。不过,发布会上的一个现象引起了我们的注意。直播现场出现了大量华裔面孔,尤其是与马斯克一同分享的两位核心创始成员均为华人。

接着有一张xAI 团队的合影照片在社交媒体上疯传,其中大多数都是中国人面孔。


追溯到2023年7月xAI成立时,创始团队的12人中,有5位是华人科学家。

例如,xAI核心科学家之一的吴宇怀,出生于浙江,博士期间师从诺贝尔得主杰弗里•辛顿(Geoffrey Hinton)。

另一位xAI创始人张国栋,也是博士师从辛顿,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还有戴子航,曾是Google大脑的研究员,本科就读于清华大学。

所以,社交平台上的网友们表达了一种既有些自豪又有些纠结的心情。

一方面,为中国培养出的顶尖人才在全球AI领域取得的成绩感到骄傲,证明了华人并不是所谓“高分低能”,在技术前沿也能做出卓越成绩。另一方面,又因为这些人才大多在美国工作而感到有些遗憾。

我认为,一个明确且可喜的趋势是,华人科学家在全球AI领域确实拥有日益增长的影响力,而且其中有不少来自于中国。这和中国深厚的数学教育传统和庞大的人才基数有不小关系。不过,背后人才外流情况也值得注意。

华人与AI

首先,在AI这个最前沿的领域,华人确实非常重要。

不仅是xAI,在整个硅谷,华人科学家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最近,Meta从苹果挖来的基础模型负责人庞若鸣(Ruoming Pang)也是华人,本科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后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据称,Meta为庞若鸣提供了价值约2亿美元的综合薪酬包。这相当于苹果CEO蒂姆•库克两年半的薪资。


“两亿先生”庞若鸣

同时,Meta最新成立的超智能实验室(Superintelligence Lab)中,首批公开的11名核心研究员有6位是华裔或具有中国教育背景,其中有两人毕业于清华大学、1人毕业于浙江大学。

OpenAI的情况也类似。比如其多模态模型核心团队一半来自中国,其中浙大校友毕树超团队主导了跨模态模型联合训练,北大校友翁荔则主导了安全防护系统的开发。

近期,毕树超又加入了Meta,负责多模态基础模型架构的开发,据说含股权激励的长期合约的薪酬包高达数千万美元。

翁荔也加入了OpenAI前CTO创办的新公司Thinking Machines Lab,成为了初始创始人,也是公司唯一的华人高管。


翁荔

再如,有“AI教母”之称的李飞飞所创立的新公司中,三分之一是华人,其中半数毕业于清华北大等中国学校。

英伟达CEO黄仁勋也曾直言中国在AI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全球50%的AI研究人员是中国人。

尽管这一说法略显夸张,但据智库MacroPolo发布的报告,2024年美国顶级AI机构中的华人研究员占比约为40%,超越美国本土研究员,成为美国AI研究的绝对主力。

教育

我想指出的是,这个趋势的背后也有其必然性。

直接原因在于,华人群体在全球高等教育和科研机构中占据了重要位置,许多早期出国的中国人也已成为美国各大实验室和公司的技术骨干。

不过,我觉得,如果更深挖一层的话,会发现,这次AI领域中华人、尤其是中国教育背景的研究人员显著增多,超过了印度裔、欧洲裔以及日裔、韩裔研究人员的数量,和中国成熟的教育体系和中国学生的特点不无关系。

第一,中国教育非常重视数理基础。

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竞赛中,中国队15次获得团体总分世界第一,远超美国和其他国家。中国孩子在数学领域的能力可见一斑。

不少奥赛尖子通过保送等机制进入顶尖大学深造,奥赛成绩也变成了升学的重要指标。这虽然让国人对奥赛趋之若鹜,加剧了教育的内卷,但不可否认的是,对数学、信息学等学科的重视,为AI时代孕育和发掘了大批人才。

第二,中国学生更愿意继续深造,甚至攻读博士学位。

近十年来,大量中国留学生赴美攻读AI相关博士学位,使得华人在美国AI领域的人数和影响力水涨船高。这也是如今硅谷AI顶尖团队里华人扎堆的重要原因。

即便近年来在美国政府的限制之下,赴美攻读AI等所谓敏感领域博士学位的中国学生拒签率有所上升,并且部分美国高校也控制了中国博士新生招收数量,中国籍学生攻读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的人数仍然是印度籍学生的两倍左右。

这也许是因为,印度学生更倾向于选择通过一年半的硕士学历加上OPT政策(Optional Practical Training,即选择性实习训练)进入硅谷大厂或IT外包公司工作,而不是从事学术研究。

最后,我也想强调一个客观现实,各国围绕AI人才的博弈日趋激烈,但美国凭借其开放的科研环境和丰厚回报,依然是全球AI人才的首选目的地。

不仅是中国留学生,约70%的AI博士毕业生选择留美工作。前段时间,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和Deepmind的CEO哈萨比斯(Demis Hassabis)的对谈中,也提到了欧洲面临的AI人才流失问题。

如何吸引和留住本国AI人才,已成为各国迫在眉睫的课题。

然而,面对硅谷动辄百万美元级的薪酬,中国企业在吸引顶尖人才方面确实面临挑战。我们或许可以从营造鼓励创新和宽容失败的科研氛围、提升AI产业生态和创业环境的方面着手,吸引海外华人科学家回国,并让潜在的AI人才愿意留在本土创业或研究。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AI 华人科学家 人才流动 教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