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扑-热帖 8小时前
说一个80后的人生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讲述了作者在矿区的生活经历,从最初住在矿里的车间,到搬进楼房,见证了矿区生活的变迁。 描述了矿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免费的水电福利,以及烧煤做饭的习惯。文章也提到了邻居的生活、电话的普及,以及知青在矿区的生活。此外,文章还探讨了双职工与单职工在经济上的差异,以及矿区人们的生活态度和消费观念。通过这些细节,展现了特定时代背景下,矿区人民的生活面貌。

🏘️ 作者出生在矿区,居住环境特殊,最初住在车间里,邻居有领导,生活条件相对较好,家中拥有彩电和电话。

🏞️ 矿区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北边是煤管科,东边是木厂,西边是查湖,水源来自矿上抽出的水,属于严重污染区,水电曾免费。

🏠 住房条件不断改善,从最初的车间到后来的楼房,面积逐渐增大。楼房是95年底分配的,水电费也经历了从免费到收费的变化。

🔥 矿区生活方式独特,烧煤做饭,煤炭来源多为“偷”,反映了当时的生活状态。 此外,文章还提到了矿区生活的经济状况,双职工和单职工在经济上的差异。

我一开始和大家的出生点位就不一样,我出生在矿里。我们这个矿很大,北边是煤管科,东边是木厂,南边是防治水,也曾经叫三防,有五六米高的墙,西边是查湖,实际上这个字念zha,但因为不好听,所以没有人叫zha。我们家就在查湖边上,是在车间里面住,里面间成一小间一小间的。我邻居是一个领导,他们家早就有彩电,89年有电话。抖音上有人说需要电信局批了才能按,我们这边不需要,矿上有主机,直接接分机就可以。还有一个北京的知青,所以知青不一定是去农村,也有可能去矿上,他媳妇是长清的,天天摊煎饼,我们小孩就天天吃

我们这边也算有山有水,水是矿上抽出来的水流成河,流到塌陷成的坑里。这里属于严重污染区,在家里不出门就刮什么风,晚上是几乎看不到星星的。我们这边水电都是免费的,96年搬到楼上住是四分钱,一年多涨到七分,几个月就涨到四毛。水是99年左右开始收费。

我们家一共14平方,第二次搬家11平方,住到楼上是41.41平方,我们家开始离学校很远,后来才离得近。楼房是95年底分的,9600。我们这边烧火做饭都是用煤,但几乎都是偷的,矿上只要一盒大鸡就能拉走一吨煤,还有扒火车的,有种铁道游击队的感觉。虎扑说双职工比单职工攒钱多,完全是谬论,景驴他爹一直在地面上,他兄弟两个,他还是全款买的房子,王亮买房子零首付,周晓上午结婚,下午要账的就上门了,他爹第二天就去贵州了。因为双职工大部分都是有钱吃了喝了,从来不会考虑攒钱,没钱就跟父母要,单职工离家比较远,父母又没有钱,就想点别的门路挣,实在不行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矿区生活 生活变迁 时代记忆 住房变迁 经济状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