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銀行監管機構爲傳統銀行進入加密資產領域提供了新的路線圖,指出若計劃提供加密資產保管服務的銀行,必須考慮到加密市場的演變特性及底層技術,並建立能適應相關風險的治理框架。比特幣週一盤中一度突破12.3萬美元,再度刷新歷史紀錄後快速回落至12萬美元下方。
美國銀行業監管部門就貸款機構持有加密數字貨幣發佈藍皮書,爲傳統銀行進入加密資產領域提供了新的路線圖。
7月14日據媒體報道,美國監管機構發佈了新的指導方針,指導銀行如何爲客戶提供加密貨幣託管服務而不違反規定。此舉被視爲自「特朗普2.0時代」以來,監管層在如何引導傳統金融涉足數字資產問題上的又一重要動向。
據報道,聯儲局、聯邦存款保險公司和貨幣監理署聯合發佈聲明,指出若計劃提供加密資產保管服務的銀行,必須考慮到加密市場的演變特性及底層技術,並建立能適應相關風險的治理框架。
這一新指引的出臺背景,是監管機構在今年4月撤回了此前發佈的加密行業相關風險指南。當時,聯儲局同時廢除了一項2022年的指令,該指令曾要求銀行在開展加密資產活動前需提前報備。
如今,這些銀行的加密業務將被納入常規的監管流程中進行監督。此舉被市場解讀爲監管「鬆綁」的信號,它給予了銀行在向客戶提供數字資產產品和服務時更大的自主權,也從此前更爲審慎的監管立場上出現了明顯轉變。
華爾街見聞此前提及,受美國國會將迎來「加密周」並審議三項關鍵法案的消息提振,市場情緒高漲。比特幣週一盤中一度突破12.3萬美元,再度刷新歷史紀錄後快速回落至12萬美元下方。
這一監管與立法的雙重利好,正重塑市場對加密資產生態的預期。一方面,行業參與者認爲清晰的規則將爲市場帶來長期穩定。
另一方面,也有分析師警告稱,當前漲勢高度依賴政策前景,任何立法波折都可能引發市場劇烈回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