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首诗,乃千古词帝李煜所作。
细数中国历史上名传千古的诗人,鲜有李煜这样,本职工作是一个皇帝;细看历代帝王,也少有李煜这样的,能作的一手好词,流传百世。
不过李煜的才华全部集中在在文学上,他文采斐然,词意深切,所以他在命途多舛的时候,总能做出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词,流传千古,被后人传诵,《虞美人》就是最广为人知的一首诗词。
不过世人都知道这首诗好,却很少有人知道他的辞是在怎样的悲凉凄切、屈辱苦闷中写出的。
李后主的爱情之路
文采斐然的诗人,不光词意情感丰富,他们的男女之情也是非常精彩,爱情故事常常被后人津津乐道,李后主也不例外。
他和大周后、小周后的故事一直被后世谈论,很多文艺作品的创作,都是以他们的故事为灵感。李后主先爱大周后,后迷小周后,最终落得个国破家亡,屈辱惨死。
1.迎娶娥皇,伉俪情深,永记史册。
南唐司徒周宗地位高贵,早年间便侍奉南唐的开国皇帝,后来又跟随南唐第二位皇帝四处征战,战功赫赫,历代皇帝都对他十分亲厚,也给予他越来越多的权力。但是高处不胜寒,越是处在高位,越是知道拥有广博的学识尤为重要,所以周宗十分重视对女儿的培养,他的一双女儿皆才华横溢,尤其是他的大女儿周娥皇,是远近闻名的才女,通文史,精音律,谱写的曲子在整个南唐都流行,创造的妆容整个后宫都在模仿,她的才情连百姓都称赞。
娥皇高贵典雅的气质,被世人赞美的才华,帝王的独家青睐,吸引了当时还是吴王的李煜,同时李煜的斐然才情也吸引了她,二人最后结为夫妻,娥皇为李煜作曲,李煜为娥皇作诗,一对才子佳人,赏心悦目。
李煜弹曲,娥皇伴舞,好一对情深伉俪,也正是他们的情深意笃,才创造出了《邀醉舞破》、《恨来迟破》、《书琵琶背》、《玉楼春》等流传百世、惊艳后人,被世人传唱的作品,而且他们的爱情故事也被后人津津谈论 。
根据《昭惠周后诔》记述:“昔我新昏,燕尔情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他们两个人的恩爱柔情,是举国上下有目 共睹的。李煜对娥皇的情谊是深刻真切的,他们被对方才华吸引,是彼此的灵魂伴侣。
所以在娥皇死后,他常常回忆和妻子在一起的美好时光,以鳏夫自居,来表达自己的悲痛、伤感,娥皇的存在在他的生命中占有很重的一笔。
2.娶妻妹,爱意不隐,醉心风月
李煜有着惊世的才华,同时也有着细腻的情感,对于娥皇的情深并不影响他对另一个女子播种情根。在娥皇患病的时候,娥皇的妹妹,也就是后来的小周后进宫侍疾,在这期间李煜和小周后从暧昧慢慢发展到定情私会,再到后来,他为母守完丧后,立她为后。根据《南唐书》:“……昭惠后妹也,昭惠卒,未几,后主居圣尊后丧,故中宫久虚,开宝元年,始议立后为继室……” 李煜对于小周后的爱意是那么自然和迫切,就像他一心一意对待的就只是小周后。
其实,对于李煜来说,对周俄皇的情谊是真,对她的爱也是真的刻骨铭心,《南唐书·昭惠周后传》记载:“后既病……食药非亲尝不进,衣不解带者累夕。”
在娥皇病重时他也亲奉汤药,衣不解带,在娥皇身死之后,他作词纪念,形销骨立,扶仗方能立。但这也并不妨碍他对娥皇的妹妹,小周后的钟情,因为小周后也有她不同于娥皇的独特魅力。
根据史料记载,小周后容貌美丽端静,也是个十分有才华的女子。美貌与才华兼并的人,总是有她迷人的魅力,李煜就被她所吸引,在小周后侍疾的时候爱上了她。
从两两相看,眼睛里充满爱意,到挑明关系,常常与她私会,李煜对于小周后是十分痴迷的。
一首《菩萨蛮》,“……手提金缕鞋……画堂南畔见,一晌偎人颤。”道尽了两人约会的情趣,也表达出了女子对于情郎的羞涩。
李煜细心的记住他们约会时的小细节,作出这首千古名句。 小周后比起娥皇的高贵优雅,她更加的娇俏灵动,也更加抓住了李煜的心,《南唐书》记载:“被宠过于昭惠,时后主于群花间作亭,雕镂华丽……” 。
李煜对于小周后的宠爱大于娥皇,是史书都明示的,小周后喜欢奢侈,李煜就给她用金银珠宝,镶墙嵌窗,喜欢花,就在屋内屋外种满梅花,与她一同赏花饮酒。
国破家亡,惨死他乡
李煜本身对于权力的欲望并不大,他从来不念想皇位,他只想吟诗作曲,风花雪月,过自由闲散的生活。因为却毫无治国的才能,他对于国家治理的态度总是消极的,对于群臣的进谏也总是不理睬,这也必然导致了南唐国亡的下场。
1.卑微求和,终成他国俘虏
根据史料记载:“建隆二年,李煜继位,尊宋为正统,岁贡以保平安。”李煜即位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宋太祖求和,而且从李煜的《即位上宋太祖表》:“臣本诸子,实愧非才……”可以看得出,李煜对于宋太祖的态度是极其的真诚,谦卑,简直毫无身为一国之君的威严和果决。
一个国家的君主,当有一国之主的尊严,对于他国君主,应当是平视的态度,但是李煜却极尽卑微,甚至不让宋太祖以皇帝礼仪去对待他,以此表达他的忠心。但即使他这样卑微,宋太祖也不买账,攻打南唐,是他坚决的态度,这也是李煜和宋太祖最大的区别,李煜懦弱,宋太祖果决,这也是南唐走向灭亡,大宋兴起发达的重要原因。
南唐罕有败绩的虎将,林仁肇将军,曾经给过李煜密诏,:“宋淮南诸州戍守单弱……复取淮甸,势如转丸。”
其实在南唐和宋的争斗中,南唐有过绝好的进攻机会,可以逆风翻盘,但是李煜却懦弱怕事,不敢攻打宋,生怕惹恼了宋。
即使群臣进谏,他也一直回避宋的问题,态度消极,这也为他以后悲惨下场埋下了隐患。
终于南唐国灭,李煜和小周后成为了俘虏,过着屈辱的生活,尤其是在宋太宗即位后,李煜的凄惨达到了顶峰,也让他的生命走向了终点。
2.宋太宗强幸小周后,李煜悲愤作词遭鸩杀
当权力达到顶峰的时候,往往需要美人来相称,特别对于本来就好美色的皇帝来说。宋太宗是出了名的好美色,后宫佳丽三千也挡不住他对小周后的觊觎。
小周后的美貌与才情闻名国内,他早就垂涎已久,只是那时还是他的哥哥宋太祖在位,宋太祖对于李煜和小周后还是以礼相待。
虽然李煜过着憋屈的俘虏生活,但生活还算平静。而宋太祖暴毙后,宋太宗继位,李煜才真正感受到了憋屈和悲惨凄凉。
宋太宗第一次借着皇后的名义,把小周后留在宫中,尝到了甜头之后,他便更放纵了,几次三番的将她强留在宫中,甚至当着宫人的面对她进行侵犯。
而且为了满足他变态的欲望,并且为了侮辱李煜,他让画师藏在屏风后面,在他临幸小周后的时候,现场作画,画出一幅活春宫。
便是《熙陵幸小周后图》,这幅图画出了李煜作为一个亡国之君的屈辱,也画出了他作为一个女人的丈夫,一个男人的憋屈。
根据王铚《默记》原文云:“……例随命妇入宫。每一入辄数日而出,必大泣骂后主……” 自己的老婆被别人欺负,自己还无可奈何,不能反抗,此时的李煜就像被放在火上炙烤一般,煎熬无比。
他将此时的煎熬写在诗中,就是千古绝唱的《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一首诗词,只是表达对故国的追思,对故人的追忆,对于往事的回忆,对于以前那种自由浪漫的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己无能痛苦的疏解。
但是听者有意,也就是这首诗为李煜带来了杀身之祸,这首诗被众人传唱,很快就传到了宋太宗的耳朵里,他以为李煜有复国之心,为了以绝后患,一杯毒酒将他刺死,“千古词帝”坎坷的一生就此结束
对于小周后来说,她本是一国之后,如今落得个阶下囚的下场,被人欺辱,她心中也常常苦闷,埋怨李煜,但最后也只能是李煜给予她慰藉,毕竟在这异国之地,他是她唯一依靠,所以在李煜死后,她便追寻着李煜,离开了这痛苦之地。对于李煜来说,他本是一国之主,却无治国之能。如果他不是帝王,只是一个有才华的诗人,后人关注的便是他的千古词句,但命运不济,最终让他走向国王家破的下场,成为俘虏,在异国过着悲惨凄凉的生活,妻子受辱,憋屈的心情也只能借诗抒发,后人对他关注的最多的便是,他是个无能的皇帝,异国俘虏,阶下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