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与CubicPV公司合作研发的钙钛矿微模块,以24.0%的光电转化效率刷新了世界纪录。该微型发电装置的成功研制,标志着光伏技术迈上新台阶。CubicPV专注于钙钛矿—硅叠层太阳能器件的产业化,NREL则攻克器件耐久性与效率难题。钙钛矿材料具有原料丰富、制备温度低、环境友好的优势,但大面积器件的稳定性和效率仍需突破。CubicPV计划进行户外耐久性测试并扩大模块面积,旨在将钙钛矿技术转化为可规模化生产的商用产品。
💡钙钛矿微模块由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与CubicPV联合研发,其光电转化效率达到24.0%,刷新了该领域的世界纪录,标志着光伏技术的新进展。
🤝合作模式是成功的关键。CubicPV专注于钙钛矿—硅叠层太阳能器件的产业化应用,通过创新结构实现更高效的光子捕获;NREL则攻克器件耐久性与效率提升等技术难题,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了技术突破。
🌱钙钛矿材料具有三大优势:原料储量丰富、制备温度低于200℃、环境友好。尽管小尺寸器件已证明其可行性,但大面积器件的稳定性和效率是实现商业化的关键。
🚀CubicPV公司计划进行户外环境耐久性测试,并扩大模块面积,旨在将前沿钙钛矿技术转化为可规模化生产的商用产品,有望重塑全球光伏产业链格局。
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霞)由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与比尔·盖茨投资的太阳能创新企业CubicPV联合研发的钙钛矿微模块,近日以24.0%的光电转化认证效率刷新了该领域世界纪录。这款由多个互联单元组成的微型发电装置研制成功,标志着光伏技术迈上新台阶。
研究中,合作双方各展所长:CubicPV专注于钙钛矿—硅叠层太阳能器件的产业化应用,通过“钙钛矿上硅”的创新结构实现更高效的光子捕获;NREL则主攻器件耐久性与效率提升等技术难题。研究团队指出,这种“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模式不仅展现了技术突破的爆发力,更彰显了优势互补的协同效应。
与传统硅基材料相比,钙钛矿具有三大显著优势:原料储量丰富、制备温度低于200℃、环境友好。虽然小尺寸器件已证实其理论可行性,但科研人员正全力突破大面积器件的稳定性与效率瓶颈,而这是实现商业化的关键前提。该技术有望重塑全球光伏产业链格局。
CubicPV公司首席执行官亚当·洛伦兹透露,该公司下一步将重点开展户外环境耐久性测试,并扩大模块面积。公司计划集结全球顶尖科研力量,将前沿钙钛矿技术转化为可规模化生产的商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