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07月14日 21:21
普通中产家庭,别培养道德感很强的孩子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探讨了传统道德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局限性,主张家长应更注重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作者认为,过分强调道德教育,尤其是对于普通家庭而言,可能导致孩子在面对现实社会时感到困惑和无助。文章强调了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认识社会规则、以及具备赚钱能力的重要性,并建议家长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入手,帮助孩子建立起对世界的正确认知,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

🤔 传统道德教育的局限性:文章指出,过分强调道德教育可能导致孩子在现实社会中遭遇困境。作者认为,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过分强调道德教育反而会损害孩子,让他们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难以生存。

💡 培养生存能力的重要性:文章强调,对于普通家庭而言,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尤其是赚钱的能力,至关重要。这包括让孩子了解市场经济、供需关系、消费心理等,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

🧐 独立思考与认知世界:文章建议家长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帮助他们建立对世界的正确认知。这包括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入手,引导孩子观察和分析社会现象,从而更好地理解社会规则。

⚠️ 教育方式的转变:文章批评了“心灵鸡汤”式的成功学教育,认为这种教育方式容易导致孩子生存能力不足,道德感却很高,从而造成教育错配。作者呼吁家长改变教育方式,更注重培养孩子的实际生存能力。

💰 培养赚钱的能力:文章认为,培养孩子赚钱的能力是普通家庭教育的重点之一。家长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如早点摊的生意、旅游旺季的经济现象、电影的营销手段等,向孩子传授市场经济、消费心理等知识。

别教孩子做个好人,教他做个狠人。 

这个狠,不是外表态度上的狠,而是思想实际,行事果断,不被陈腐的规矩道德束缚而绑手绑脚。 

反而一个人道德感太强,太讲究规矩,会非常容易内耗。因为他会发现这个世界很多地方不讲规矩不讲道德。 

所以很多从小被教育当乖孩子的人,长大走入社会会出现明显的不适应。 

中国人的教育都是保护教育,许多父母就算砸锅卖铁也要让孩子过上最好的生活。 

但这种岁月静好的保护,除非家长有能力保护孩子一辈子,从生到死都安排的妥妥当当。 

否则一旦家长自己年纪到了,拥有的社会资源渐渐消失,这种保护就会面临断档的风险。 

这时孩子突然从温室走进冰冷的社会钢铁丛林,就会发现外面的游戏规则怎么跟以前的不一样。 

这种明显的不适应,轻则让孩子困惑,重则让孩子抑郁怀疑人生。 

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家庭教育,很多家长高估了自己的能力。 

在自己无力给到孩子一生足够托举的时候,提前塞给了孩子许多只有托举以后才配拥有的东西。 

【道德教育】就是这么个东西。 

真正完整的道德教育,只有富人才有能力给予。因为富人有足够的金钱和社会资源来实践这个道德,而不仅仅是嘴巴里讲道德。 

富人可以说,遇到事情不争不抢,因为爸妈有足够的给你,所以你不必去争抢。 

富人可以说,能帮助别人就尽量多帮助别人,因为你什么都不缺还有富余。拿出你的富余给到需要的人,既没有损失还能收获道德优越感。 

反而是普通人家庭,从小过分强调道德教育,教孩子要悲天悯人爱世人,实际上是害了孩子。 

你和孩子说,吃亏是福,不争不抢。 

可孩子走上社会进入职场就会发现,越能吃亏别人越欺负你,越把你当软柿子捏。你越是退让,对方越得寸进尺,你越讲道德,对方越不跟你讲道德。 

你不去抢,很多东西就真没了。 

你和孩子说,尽量多帮助别人,不要麻烦别人。 

但你帮的越多,事情就越多,别人还不一定会感恩。你不麻烦别人,别人就会觉得你没有麻烦,甚至会把自己的麻烦全丢给你。 

你不学会保护自己,就没人保护你。 

这个世界大多数时候都是冰冷的,是达尔文主义的。能遇到好人是运气,但也要时刻准备着遇到的是坏人该怎么办,而不是觉得自己道德水平高了,其他人也应该用同样的高道德水平来对待自己。

讲道德,做好人,也有要这个资格和条件。

你愿意忍让愿意退步,但跟你一帮的人并不愿意这样,就不要牺牲大家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所谓道德感。这是自私,不是道德。

除非你能把自己的利益分出来给大家,自己再去当一个道德侠。

否则没有条件的人空讲道德,会很可笑。

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里把生理和安全需求放在最底层,这就已经说明问题了。 

因为生存才是所有物种的第一要义,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 

所以不妨实际一点,教孩子先学会为自己着想,为人生长远做计划。在自己还没有能力好好生存下去的时候,就不要过分为他人着想。 

早点认清社会的游戏规则,提前做好预案准备才是所有普通家庭教育孩子要做的。 

看心灵鸡汤成功学来教育孩子 ,会导致孩子的生存能力没有培养起来,道德感却奇高无比,这实际上是一种教育错配。 

你教孩子孔融让梨,等孩子真进了社会就会发现,让到最后自己一无所有,好处全被别人拿光了,到时候他只会恨你。 

这不是道德,这是迂腐。 

中产普通家庭最应该培养孩子的是生存能力,或者再直白一点,赚钱的能力。 

这不一定要上学才能培养,反而从日常的很多生活现象入手,都可以看出端倪。 

比如你家楼下的早点摊,除了知道每天买一杯豆浆,你还可以跟孩子讲讲为什么这一家的生意总是那么好,其他家卖豆浆为什么就是卖不过他家。 

比如你带孩子出去旅游,除了领略大好河山你还可以给孩子讲述什么叫旺季经济,什么叫地方文旅,什么叫非遗文化。 

比如你陪孩子看一部电影,除了讨论剧中人物的善恶观之外,你还可以和孩子讲讲这部电影怎样做市场宣传,使用了哪些营销手段,面对的是什么样特征的观众。 

从身边的现象入手,从孩子最容易感知的事物入手,抽丝剥茧找出本质。

这里头蕴含着市场经济理论,供需关系,消费心理,经营渠道...一大堆能够对孩子未来赚钱能力有帮助的知识点,你最好都能提前学会,还要会讲得让孩子明白。

这需要家长的时间和耐心,但这才是用心在教育。

先教会孩子如何生存,再教会他如何对待世人。

而不是觉得钱花了,把孩子送去这个补习班那个培训课,自己就可以偷懒了。 

让孩子去上兴趣班培训班,那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很多家长痛苦,孩子也痛苦。 

可实际情况往往是,大家最后都是要回职场上班,还是要当牛马,然后就会发现以前考了那么多证书学会了那么多技能,最后一个能帮助变现的都没有。 

绕了这么大一个圈子,最终还是回到原点,那一开始为什么要绕这个圈子? 

培养孩子不是看到别人怎样,自己也要怎样,培养孩子需要家长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你自己的社会经验,人生哲学,处世智慧,有没有先整明白,你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框架有没有足够完善?

如果自己都没有活得很明白,然后把这些糊涂东西再传给孩子,孩子不会感激你,只会觉得莫名其妙,而他后面的人生道路也会走得非常辛苦。

与其这样,还不如不生。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张良计”(ID:zhang_liangj),作者:张良计,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教育 道德 生存能力 社会 赚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