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数据专家咨询委员会近日就“数据要素跨境流动互信机制”展开深入研讨。会议聚焦数据要素跨境流动面临的挑战,委员们从技术、规则、政策等多个维度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会议建议构建统一数据标识体系,应用隐私计算保障数据安全;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深化国际合作;推行数据分类分级管理,探索差异化管理路径,以构建“管放结合”的政策环境。
💡 技术层面:建议构建基于域名体系的统一数据标识体系,利用隐私计算等数字技术,确保“数据可用不可见”,从而在技术层面保障数据跨境流动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 规则层面:建议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深化数据要素跨境规则制定的国际合作。通过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推动数据跨境流动规则的统一与完善,为数据要素的国际流通提供制度保障。
📊 政策层面:建议推行数据分类分级,通过试点探索差异化管理路径,构建“管放结合”的数据要素跨境流动政策环境。旨在通过差异化管理,平衡数据流通与安全之间的关系,促进数据要素的合理跨境流动。
【国家数据专家咨询委员会就“数据要素跨境流动互信机制”开展深入研讨】财联社7月14日电,近日,国家数据专家咨询委员会(应用组)2025年第一期内部交流研讨会在京召开。会议围绕“数据要素跨境流动互信机制”开展深入研讨。与会委员认真梳理总结前期相关研究与实践,分析了当前数据要素跨境流动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从技术、规则、政策等多维度提出针对性意见建议。在技术层面,建议构建基于域名体系的统一数据标识体系,应用隐私计算等数字技术保障“数据可用不可见”;在规则层面,建议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深化数据要素跨境规则制定的国际合作;在政策层面,建议推行数据分类分级,通过试点探索差异化管理路径,构建“管放结合”的数据要素跨境流动政策环境。国家数据专家咨询委员会黄先海、丁邡、王继业、余祖俊、李晓东、邵广禄、邱泳钦、林晓东、胡善勇、章根明等委员立足各自研究领域分别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