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 07月14日 10:45
“桑拿天”来袭,警惕热射病|周一健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本文聚焦近期医疗健康领域的重要事件,包括高温天气导致的相关病例激增、国家医保目录调整、国家叫停两项手术、食品安全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赫力昂全资收购中美史克、国产九价HPV疫苗定价以及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的关系。这些事件涵盖了疾病防治、政策调整、行业发展等多个方面,反映了当前医疗健康领域的热点问题和发展趋势。

🥵持续高温导致多地热射病病例激增,高风险人群需重点关注,提示公众防暑重要性。

🔎甘肃省介入调查幼儿园幼儿血铅异常问题,反映了儿童健康安全问题的重要性,以及政府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视。

📜国家医保目录调整启动,新增商保创新药目录,罕见病用药申报不受限,推动了医保制度的完善,满足了多元化的用药需求。

🚫国家卫健委叫停两项手术,强调了医疗技术应用的审慎性,以及对临床试验和循证医学证据的重视。

✅国务院食安委倡导建立食品安全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鼓励内部监督,以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赫力昂全资收购中美史克,反映了外资药企在华发展策略的转变,以及中国消费健康市场的潜力。

💉国产九价HPV疫苗上市,价格亲民,有望提高接种率,对宫颈癌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风险相关,强调了早筛早诊早治的重要性,以及对公众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2025-07-14 10:00:00

2025年7月12日,山东青州古城景区,游客在高温天气中参观游览。视觉中国|图

焦点

【我国中东部多地持续出现“桑拿天”,高温导致的相关病例激增】

2025年7月以来,我国中东部出现今年以来最强高温天气过程,山东、安徽、江苏、湖北、江西、湖南等多地遭遇极端高温,全国多地出现热射病确诊病例。

据封面新闻7月10日报道,河南信阳一名37岁快递员坚持在高温天气送快递,不幸突发热射病,经抢救无效逝世。《温州晚报》7月6日报道,一名卡车司机因车内高温导致体温飙升超过41℃,昏迷不醒,被紧急送医抢救。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于7月11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疾控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研究员潘力军在会上表示,高温中暑是一种危及各年龄段的病种,儿童、孕妇、老年人、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以及建筑工人、环卫工人和快递员等户外工作者是高温中暑的高风险人群,需要给予重点关注。

健言:2025年6月,我所在的医院急诊接到了第一例典型热射病,比往年来得更早一些。这位56岁的男性患者独自上山干活,被发现时已不省人事,表现为神志不清,气促,全身抽搐,在ICU治疗未好转,已送往上级医院救治。

热射病是一种重症中暑,患者在高温高湿的户外工作时,发病进程很快,五脏六腑会像被水煮过一样,死亡率极高。这类人群应避免正午高温时段作业,及时补充含电解质的饮品,穿着透气衣物。

高温天气下,有两个常见误区值得注意。一是三伏天晒背,不适合偏湿热体质的人,也有晒伤风险,应避开10-15点晒背,时间不要超过半小时。二是在室内也可能得空调病,空调温度不能和室外相差太多,26-27℃为宜,在空调房内要及时补充水分,不要频繁进出空调房,这会让体温调节不过来,也可能出现先兆或轻症中暑症状。(广东省肇庆市某公立医院副主任医师卢辉)

【甘肃省提级调查褐石培心幼儿园幼儿血铅异常问题】

2025年7月12日,甘肃省成立省委省政府调查组,提级调查天水市麦积区褐石培心幼儿园幼儿血铅异常问题。调查组由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省纪委监委、省教育厅、省公安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卫生健康委、省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参加,并请生态环境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委专家参与。国务院食安办派出工作组指导督办。调查处置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政策

【国家医保目录调整工作启动】

2025年7月10日,国家医保局启动2025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本次调整首次设立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与基本医保目录同步开放申报。罕见病用药申报目录可不受上市时间限制。

国家医保局介绍,商保创新药目录主要聚焦创新程度高、临床价值大、患者获益显著,但因超出“保基本”定位暂时无法纳入基本目录的药品,由商保专家组独立评审,入选药品推荐供商保参考使用,基本医保不予支付。

2025年药品目录调整分为准备、申报、专家评审、谈判/竞价/协商和公布结果5个阶段。药品目录调整结果将于2025年10月至11月公布。

健言:此前业内讨论已久的新目录终于正式亮相,商保创新药目录将成为商业健康保险等机构遴选保障药品的重要依据。近年来我国商业保险市场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在保障基本用药需求的医保目录药品之外,商保目录将形成互补,满足更多元化、个性化的用药需求。

【国家卫生健康委紧急叫停两项手术】

2025年7月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禁止将“空肠回肠吻合术”应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的通知》和《关于禁止将“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的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评估认为,“空肠回肠吻合术”应用于糖尿病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不确切,单独实施该技术治疗糖尿病可能会导致肝衰竭、营养不良等严重并发症;该技术曾应用于减重代谢领域,同样因严重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已被临床淘汰。

“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治疗尚缺乏相关临床前研究的直接证据,该技术处于临床研究早期探索阶段,适应证及禁忌证尚不明确,其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缺乏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和卫生经济学证据。

健言:2型糖尿病和阿尔茨海默病均尚无特效药可以根治,患者只能结合药物和非药物手段减轻症状、延缓病情发展。被叫停的两项手术都处于临床探索阶段,疗效和安全性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首席专家李光伟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空肠回肠吻合术”在临床应用已经很少,主流术式为袖状胃或胃空肠旁路术。

【国务院食安委提出建立食品安全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

2025年7月7日,国务院食安委发布《关于推动建立完善生产经营单位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的意见》。

食品从业人员可通过“全国食品安全内部知情人举报系统”,选择向所在单位或市场监管部门报告风险隐患;生产经营单位相关负责人收到报告后,需及时组织核查,核查属实的要尽快整改到位,不断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鼓励单位坚持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依据隐患大小给予报告人员不同程度的奖励,对报告重大隐患的予以重奖。

按照意见部署,2025年12月底前,重点领域及较大生产经营单位将率先建立实施该机制。

健言:食品安全是最基本的民生问题,仅靠外部力量监管,难以在第一时间避免有毒有害食品造成的健康危害,造成的影响也往往不可逆。内部吹哨机制是破除监管盲区的有力举措,如果餐厨员工能在食品加工环节及时发现原料、设备问题,第一时间上报,一些重大事故本可以扼杀在摇篮里。不过,这一机制能否真正落实,既需要有效的激励、及时的处理,也要注意保护吹哨人的合法权益,让更多人敢于吹哨。

资本

【赫力昂全资收购中美史克】

2025年7月8日,赫力昂(Haleon)宣布已完成对中美史克(TSFK)剩余12%股份的收购。中美史克成为赫力昂全资控股子公司,结束近40年的合资历史。

赫力昂成立于2022年,是全球制药巨头葛兰素史克(GSK)与辉瑞成立的合资企业,整合了双方的消费健康业务,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健康公司之一。

中美史克成立于1987年,是GSK与原天津中新药业集团(现为津药达仁堂集团)等中方企业共同投资设立的消费保健用品公司,聚焦疼痛管理、呼吸健康、皮肤健康及消化健康等品类,拥有芬必得、新康泰克、百多邦、扶他林、舒适达等一系列知名品牌。

健言:中美史克是改革开放以来最早一批进入中国的中外合资药企之一,与“西安杨森”(现“强生创新制药”)并称为医药领域两大合资巨头。凭借强大的营销能力,让旗下一批镇痛、感冒、消炎、外伤药家喻户晓,翻开家庭常备药,总能找到一款标有“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的药盒。合资模式曾是外资进入中国的必由之路,而2024年9月发布的《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4年版)》为外资药企在中国设立全资子公司提供了政策依据,中美史克转向外资全资控股的历程,也是中国医药产业40年的发展缩影。

药械

【国产九价HPV疫苗定价499元/支】

2025年7月8日,万泰生物公布我国首款国产九价HPV疫苗“馨可宁9”定价为499元/支,约为进口九价HPV疫苗价格的40%。

6月4日,万泰生物公告“馨可宁9”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此前全球范围内唯一的上市九价HPV疫苗是默沙东的“佳达修9”。《柳叶刀·感染病学》刊发的头对头临床试验显示,“馨可宁9”与进口九价HPV疫苗具有相似的免疫应答及安全性。

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引起。与二价疫苗相比,九价HPV疫苗覆盖了更多高危型别。

健言:“馨可宁9”疫苗研发及生产团队有关负责人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该疫苗采用全球首创大肠埃希菌原核表达系统,绕开了国际巨头设下的真核细胞表达技术的专利壁垒。作为唯一获批9-17岁两针法的HPV疫苗,“馨可宁9”有望提高接种依从性和疫苗接种率。

前沿

【幽门螺杆菌或导致超过1100万例胃癌病例】

2025年7月7日,世卫组织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WHO)科研团队在《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发表论文,对2008-2017年出生人群中的胃癌负担进行了预测。

研究指出,在全球范围内的185个国家和地区,该出生队列中预计有1580万人可能在一生中某个时候患上胃癌,其中1190万病例归因于幽门螺杆菌感染,1060万病例发生在亚洲。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胃部常见细菌,能在胃部的强酸环境中生存,通过慢性感染引发一系列胃部病变。研究人员强调,“幽门螺杆菌是胃癌防控的重要突破口,通过人群范围的筛查和治疗计划,可以显著降低全球胃癌负担。”

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等单位2023年发布的《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防控白皮书》指出,我国居民幽门螺杆菌人群感染率近50%,不同人群感染率在 35.4%-66.4%之间,农村感染率高于城市,成人感染率高于儿童。

健言:受抗生素耐药性影响,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方案中的药物组合和药物剂量不断增加,疗程也从7天普遍延长到10-14 天,但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仍然持续下降。这也让不少患者检出幽门螺杆菌后,纠结到底要不要“杀”。对此,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李景南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表示,没有症状、不影响正常生活的患者无需过度治疗,遵医嘱定期复查即可;有症状或检查出胃部溃疡,有消化道癌症家族史的患者需接受治疗。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高温 医保改革 HPV疫苗 幽门螺杆菌 食品安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