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智俱乐部,寻找未被过度开发的“潜力股”

谨以此文献给所有在高考后感到些许迷茫,但内心仍有一团火在燃烧的年轻人。集智科学研究中心 “复杂AI次方” 开放实验室,向你发出通关邀请!



前言



高考放榜,几家欢喜几家愁。分数尘埃落定,有人手握名校通行证意气风发,也有人看着不那么耀眼的成绩单,心头蒙上一层淡淡的失落。社会仿佛在用分数给你贴上一个标签,告诉你:看,这就是你的“位置”。

但,分数真的能定义你的未来,框定你的潜力吗?

我最近和集智俱乐产部创始人张江教授聊起了高考这个话题。看着眼前这位在讲台上光芒四射,私下里却略显“平凡”的复杂科学大咖,我忍不住问:“张老师,像那些高考分数没上顶尖985、211,甚至只是上了二本的孩子,是不是就与前沿科研、与‘改变世界’的梦想无缘了?”

张江放下咖啡杯,眼神里闪过一丝熟悉的、仿佛回到高中时代的光:“恰恰相反!我甚至认为,那些没有被‘过度开发’、没有被应试教育完全‘规训’的孩子,可能蕴藏着更大的后劲和爆发力。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这些‘潜力股’,给他们一个不一样的科研‘通关’机会!”

这可不是空话。张江自己的成长,以及集智俱乐部背后传承的、由张江的恩师,贺仲雄教授开创的“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教育理念,就是最好的证明!



一、 别让分数框住你:

未被“过度开发”的潜力,更有价值!



想想看,现在的高考赛道有多“卷”?多少孩子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就开始“抢跑”?各种培训班、题海战术、精准提分... 这固然能“压榨”出漂亮的分数,但也可能过早地消耗了孩子的好奇心、探索欲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张江打了个比方:“这就像一片森林。那些被过度修剪、整齐划一的‘景观树’,固然符合某种标准,但它们可能失去了野蛮生长的生命力和应对风雨的韧性。而那些在相对自然环境下生长起来的树,根系可能扎得更深,一旦遇到合适的土壤和阳光,反而能爆发出惊人的能量。”

我们要找的,就是这些“根系深藏”的“潜力树”!

    你也许高中没上过天价培训班? 没关系!这意味着你的思维可能没有被“套路”固化,保留了更多的原创性火花。

    你也许没进所谓的“精英中学”? 别遗憾!这意味着你可能避开了过度的同质化竞争和高压环境,内心那点“不安分”的好奇心得以幸存。

    你父母也许没有“直升机式”监管? 别抱怨!这反而可能让你拥有了更多自由探索的空间(哪怕只是偷偷打游戏),培养了独立解决问题的萌芽。

    高考分数,只是你漫长人生中一张重要的“入场券”,它决定了你下一站的目的地,但绝不能定义你旅程的风景和你能达到的高度!在集智俱乐部看来,未被过度开发的潜力,恰恰是科研领域最珍贵的“原石”



    二、 传奇的种子:

    贺仲雄与“有教无类”的科研火种



    为什么张江和集智俱乐部如此笃信“不拘一格降人才”?这背后,站着一位传奇人物——贺仲雄教授。

    贺老是张江的伯乐恩师,一位在模糊数学、软科学、决策科学领域卓有建树的学者。但让他更令人敬仰的,是他那套“有教无类”、点燃学生内心科研火种的教育理念。

    在贺老看来,“德才学识机遇,天时地利人和,科学决策”是成才的关键。他从不以学历、背景论英雄。在他那本影响深远的《漫谈科研与成才》中,记录了一个个震撼人心的故事:

      工人赵某: 一个铸造车间的普通工人,仅有初中学历。在贺老的启发和指导下,凭借对数学和计算机的狂热钻研,解决了生产中的椭圆积分计算难题,精度远超国外,最终成果用于石油部计量,并因此改变了命运。

      技术员李某: 大专学历,在基层植保站工作。贺老鼓励他立足本职,将模糊数学、灰色系统理论应用于病虫害防治研究。他的成果震动国际生态学界,解决了传统方法无法解决的问题,最终被武汉大学破格录用为讲师,成为全国新长征突击手。

      小职员张某: 来自湘西闭塞地区。被Fuzzy set(模糊集)吸引,在贺老指引下克服英语难关,钻研抽象代数,在“模糊环”领域提出创新理论,发表多篇国际论文,最终成为清华大学教授,创立了模糊随机振动学。

      还有大一学生张江: 对本专业(土木工程)兴趣不大,但贺老敏锐地捕捉到他对复杂问题的直觉和跨学科思维的火花。一次帮老师搬椅子的“小事”,开启了张江的开挂之路。在贺老“还我聪明”的启发式教育下,本科期间就发表了十篇论文,成为学校风云人物,并最终保研,走上了复杂科学研究的道路。

      贺老就像一位高明的“园丁”,他不在意你来自哪片土壤,是名贵花种还是路边野草。他相信每一颗种子都有独特的生命力,关键在于发现它、点燃它、给予它合适的养分和自由生长的空间。 他教会学生的,不是死记硬背的知识,而是发现问题、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和科学决策的能力

      “人生漫长,关键却只有几步。如何走好这几步关键棋?窍门只有一个,慎重思考,科学决策。庞加雷言:成功在于选择,成功在于创新。” ——贺仲雄《漫谈科研与成才》



      三、 薪火相传:

      张江与集智科学研究中心的“游戏化科研副本”



      张江,无疑是贺老教育理念最成功的“作品”之一,也是其最坚定的传承者。他从贺老那里不仅学到了复杂系统的前沿知识,更深刻领悟了那份“有教无类”的精神和对“真我”探索的执着。

      “最好的科研启蒙期,就是本科时期!” 张江对此深信不疑。本科阶段,思维活跃,好奇心旺盛,尚未被过于狭窄的专业方向所束缚,正是接触跨学科前沿、培养科研素养的黄金时期。

      然而,传统的大学教育体系,尤其是对非顶尖名校的学生而言,接触顶尖导师、参与前沿项目的机会往往有限。门槛、资源、信息差……如同一道道无形的墙。

      如何打破这堵墙?如何让更多的张江出现,甚至像高中时沉迷游戏、高考也曾失利的自己那样的“潜力股”,获得高质量的科研启蒙?

      张江的答案是——集智科学研究中心,以及其核心项目:“Complexity ^AI”开放实验室(复杂AI次方实验室)

      集智科学研究中心是什么?

      是集智俱乐部的运营实体,集智俱乐部诞生于2003年,由当时还是博士生的张江创办。初心很简单:“营造跨学科小生境,催化复杂性科学新理论”。20年来,通过网络社区、线下读书会、学术沙龙、百科共创等形式,吸引了近30万来自高校、研究机构、企业的“科研玩家”,形成了一个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学术生态。

      “Complexity ^AI”实验室又是什么?

      这是集智科学研究中心旗下的开放实验室,聚焦于因果涌现等复杂系统与人工智能交叉的前沿领域。它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其革命性的“游戏化科研”培养模式!

      为什么是“游戏化”?

      张江自己就是资深游戏玩家。他深知游戏的魔力:即时反馈、清晰目标、渐进挑战、成就激励、社交协作。这些机制能让人深度投入,乐此不疲。那么,何不将科研也设计成一场引人入胜的“游戏”?

      “Complexity ^AI”实验室的“科研通关攻略”:

      1. 新手村:基础知识与技能学习

        任务目标: 掌握科研基础,了解复杂系统、因果涌现。

        主线任务: 加入“因果涌现读书会”(现已第六季!),学习核心概念。

        支线任务: 完成读书会字幕/术语整理等小任务。

        技能训练: 学习Python、PyTorch等工具(集智学园平台提供资源)。

        通关奖励: “百科志愿者”称号、斑图积分(兑换课程、白T恤)、解锁下一关卡!

      2. 初级副本:成为百科志愿者

        任务目标: 通过编写/完善集智百科词条(复杂系统、AI等领域),系统学习知识,锻炼研究写作能力。

        通关奖励: 解锁个人主页、获得一对一指导、更多斑图积分(兑换绿T恤)、晋级“科研志愿者”资格!

      3. 中级副本:晋级科研志愿者

        任务目标: 接受实验室入门考核,展现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关奖励: 晋级“科研助理”、解锁高性能计算资源、获得博士生一对一指导、赢取入住北京集智公寓的线下科研机会!

      4. 高级副本:晋升科研助理

        任务目标: 加入真实科研团队,攻克“因果涌现与意识”、“识别向下因果”、“理论突破”等核心课题!

        通关奖励: “科研助理”称号、实验室核心资源(导师指导、国内会议资格)、斑图积分兑换现金、获赠酷炫蓝T恤!

      这不仅仅是一场游戏,这是一条真实的科研进阶之路! 通过完成任务、积累“经验值”(斑图积分、成果、认可),你将:

        系统学习复杂科学与AI前沿知识。

        掌握编程、建模、论文写作等硬核科研技能。

        获得北师大教授、博士生及资深研究员的亲自指导。

        深度参与真实的科研项目,产出论文、百科词条等成果。

        结识来自全球各地、志同道合的顶尖伙伴,构建宝贵的学术网络。

        证明你的“实力”远胜于一纸高考分数单!

        实验室成立不到两年,在这种模式的推动下,已产出二十多篇高质量学术论文,并创建了大量精品中文百科词条,净化中文互联网语料,为中文大模型贡献力量。

        更多科研成果并点击这里查看https://www.research.swarma.org/research



        四、 通关英雄榜:你的学长学姐已就位! 



        这套“游戏化科研”体系并非纸上谈兵,它已经培养了一批背景多元、才华横溢的“科研玩家”:

          荣英淇: 从本科参与集智读书会、百科译校,到Gap期间入住集智公寓深入研究,合作发表《National Science Review》论文。他深刻体会了团队协作与跨学科的力量,并在集智找到了科研与科普结合的独特氛围和志同道合的伙伴。


          刘佳睿:一位南京外国语学校的高三学生! 因《复杂》一书爱上复杂科学,参与因果涌现读书会,主动认领翻译整理“神经信息压缩(NIS)”词条的任务。在张江等老师指导下,她的视角从翻译者转变为内容创作者。暑假前往北京集智公寓实习,成功复现NIS实验,深刻理解了复杂系统研究中“化繁为简”的宏观视角的重要性。


          梁京昊: 研一时通过师兄介绍加入集智读书会,抓住机会成为科研助理并入住北京集智公寓。他收获了宝贵的科研交流、经历和跨学科思维训练,参与了理论和实践课题,合作发表论文,并融入了集智充满科研与娱乐(登山、K歌)的大家庭氛围,深感集智如同“深不可测的百宝袋”。


          张章: 2017年开启与集智的缘分,被张江的课程吸引,从对机器学习算法的疑惑转向复杂系统领域。毅然辞职加入张江团队,重新考研成为其博士生。八年时光,他见证了集智的发展与不变——浪漫的社区氛围、对科研的高要求严标准、永远的开放性。他学习成为科研工作者,发表论文(包括Nature Communications),积累知识,度过快乐时光,并认为最大的收获是基于集智建立的、提供力量与情感支持的社交网络。


          他们中,有业界工程师、国内外名校学生、甚至高中生!背景各异,但都凭借热情与实力,在集智的平台上绽放光芒。 这,就是贺仲雄教授“有教无类”精神在新时代的回响!



          五、 你的科研冒险,现在启航!



          年轻的准大学生们,高考的篇章已经翻过。无论你手中的“入场券”是否金光闪闪,都请记住:

            你的潜力,远未被高考分数定义。 未被“过度开发”的你,可能拥有更旺盛的好奇心和更灵活的思维。

            科研的大门,向所有怀有真诚热情的人敞开。 贺仲雄教授和张江老师的故事就是明证。

            最好的科研启蒙,就在本科! 不要等待,不要怀疑,现在就行动起来。

            集智俱乐部“Complexity ^AI”实验室,为你量身打造了“游戏化科研”的通关之路。 这里不看学历,只看实力!这里有顶尖的导师、前沿的课题、志同道合的伙伴和一套让你乐在其中的成长体系。

            如何加入这场激动人心的科研冒险?

            1. 扫码报名: 立即加入最新一季任何主题的读书会!(首选张江组发起的因果涌现主题),告诉运营负责人:“我要通关!”

            https://pattern.swarma.org/user/9/study_groups

            2. 升级打怪: 认真参与读书会,积极完成新手村任务,展现你的学习能力和热情。从编写一个词条开始,踏上你的科研征程!

            3. 解锁副本: 凭借实力和贡献,一步步晋级,挑战更高阶的科研任务,直至成为实验室核心成员,与团队一起破解“涌现之谜”!

    为什么选择我们?

    前沿阵地: 深入因果涌现、复杂系统建模等国际前沿领域。

    跨界协作: 与计算机、物理、生物、神经科学等不同背景的顶尖头脑碰撞。

    资源宝库: 获取实验室代码库、论文资源、数据库及高性能计算支持。

    导师天团: 有机会获得张江教授及资深研究者的亲自指导。

    成果闪耀: 你的研究成果将被广泛传播,应用于实际问题,写在你的履历上!

    高考,只是你漫长冒险的第一个小关卡。真正的精彩,属于那些勇于推开“Complexity ^AI”实验室大门,踏上“游戏化科研”通关之路的探索者!

    集智俱乐部,“Complexity ^AI”开放实验室,在此静候你的到来!

    不看学历,只看实力!让我们共同书写你的逆袭科研传奇!

    扫码报名,开启你的通关之旅!


    张江寄语: “我创办集智俱乐部,很大一部分是在传承贺仲雄老师的教育理念——‘有教无类’,点燃每个人内心的科研火种。高考分数不高?没关系!这或许意味着你保留了更宝贵的原创力。集智的‘游戏化科研’,就是为你这样未被过度开发的‘潜力股’准备的沃土。来这里,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接触顶尖的导师,参与真实的项目,用实力证明你的光芒。最好的科研启蒙就在本科,别让任何人定义你的上限。我在‘复杂AI次方’实验室,等你来通关!”

    致敬贺仲雄教授:“德才学识机遇,天时地利人和,科学决策。” ——您的精神,我们永远铭记,并在新时代践行。

    集智科学研究中心 “Complexity ^AI” 开放实验室 谨启

    张江教授 领衔

    附:公共知识资源入口(助你启程):

      因果涌现入门路径:https://pattern.swarma.org/article/296

      复杂系统中的因果和涌现综述:https://pattern.swarma.org/article/292

      实验室科研成果展示:https://www.research.swarma.org/research


    倩姐后记

    写到这里,我仿佛又看到了咖啡厅里张江老师谈起贺老时眼中闪烁的光芒,也看到了那些在集智读书会上热烈讨论、眼中充满求知欲的年轻面孔。这篇文章,希望能像一束光,照进那些在高考后感到些许暗淡的心里。

    高考的赛道很拥挤,但人生的旷野无比辽阔。科研,特别是探索复杂系统与智能本质的旅程,充满了比任何游戏都更壮丽、更烧脑、更激动人心的挑战与发现。集智俱乐部的“游戏化科研”副本,就是为你这样渴望不同、渴望深度、渴望证明自己的“潜力玩家”准备的。

    不要被分数定义,用你的好奇心和行动力,重新定义可能! 扫码加入,你的科研冒险,现在就开始!

    推荐阅读

    笑指长虹问天涯——漫谈学习、科研与成才丨贺仲雄

    记录集智2003-2015——一个民间科学探索群体的成长故事

    倩姐访谈:为什么他可以创办集智俱乐部?专访张江成长之路(连载)

    一个需要支持的民间研究院-集智科学研究中心成立两年来做了哪些事 | 研究篇

    倩姐访谈:做自己,就最好!集智俱乐部的“乐夏”

    中国有“集智俱乐部”

    点击“阅读原文”,开始通关

内容中包含的图片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