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工业大学近期发布的拟开除学籍公告,因公开学生全名引发舆论热议。文章指出,在处分未最终确定且学生有申辩权利的情况下,公开全名可能对学生未来造成不可逆的影响。作者建议校方采取更谨慎的处理方式,并援引媒体匿名报道的案例,强调保护学生合法权益的重要性。
📢 大连工业大学因学生李某某的不当行为,拟给予开除学籍处分,并发布公告。
⚠️ 公告中直接公开了李某某的全名,引发对学生隐私保护的担忧。文章指出,在处分未最终确定前公开全名影响恶劣且不可恢复。
⚖️ 公告发布后,李某某有权在9月7日前进行陈述或申辩,学校也可能改变拟处分决定。即使最终开除学籍,学生仍可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 作者认为,学校在拟处分决定上完整披露学生全名过于草率,可能对其未来学习、生活、工作造成负面影响。文章建议校方采取更谨慎的处理方式,如主流媒体的匿名报道。
✅ 文章强调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并呼吁在处理类似事件时应更加谨慎和妥善。
2025-07-13 18:36 上海

陈良飞大连工业大学学生工作部官网近日发布的一份《关于拟给予李某某同学开除学籍处分的公告》引发舆论场高度关注。大连工业大学的这份公告向拟被开除学籍的李某某表示,“鉴于你2024年12月16日的不当行为,造成了恶劣的负面影响。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三十条第六款及《大连工业大学学生违纪处分规定》第十九条第六款,拟给予开除学籍处分。”大连工业大学在公告中表示,“学校于2025年4月15日至2025年4月24日已通过直接送达、邮寄送达、留置送达等方式向你送达《大连工业大学学生违纪拟处分告知书》。为充分维护各方权利,现开展公告送达。自本公告发出之日起经过60日即视为送达。如有异议,请在9月7日前,以书面形式或口头形式进行陈述或申辩。特此公告。”值得注意的是,大连工业大学在公告名称、抬头两处直接公开了李同学的全名。从全名一旦公布造成的影响就不可恢复这一角度出发,在目前尚处于拟处分阶段,校方公布李同学的全名应慎之又慎。第一,目前学校对李同学的处分还属于“拟开除学籍处分”,并不是最终的决定。李同学有异议,可以在9月7日前,以书面形式或口头形式进行陈述或申辩。在李同学陈述或申辩之后,还存在学校改变上述拟处分的可能性。第二,即使学校在李同学陈述或答辩之后仍做出了开除学籍的处分,李同学还可以对学校的处分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目前的公告还只是学校的拟处分决定,后续是否成为最终决定或者被行政复议机关或法院认可都存在变数。学校在拟处分决定上即完整披露李同学的全名,会给其未来学习、生活、工作诸多事项造成不可恢复的影响,不可不谨慎。学校完全有更谨慎或者妥帖的办法来处理这一问题。我们也看到,国内部分主流媒体在处理这一新闻报道的时候没有像学校一样完整公布了李同学全名,而是采用了留姓匿名的做法。这是一种谨慎的做法。每一个学生的合法权利应该受到保护。(作者系澎湃新闻政治新闻部总监、港澳台新闻部总监,高级记者)设计:王璐瑶
本期编辑 邢潭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