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Atlantic 每日综述 - 2025年7月12日
I Must Leave The FBI At Once To Solve The Epstein Conspiracy!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7月12日, 14:03 (美国东部时间)
本文是一篇讽刺评论,以虚构的第一人称视角,模仿并嘲讽了前特勤局特工、现保守派评论员丹·邦吉诺(Dan Bongino)的风格。在这篇虚构的独白中,被设定为“联邦调查局(FBI)副局长”的邦吉诺宣布,他必须立即辞职,以便“真正”调查杰弗里·爱泼斯坦(Jeffrey Epstein)案的“阴谋”。
文章的核心论点通过反讽手法,批判了阴谋论者的思维方式。虚构的“邦吉诺”认为,身处FBI高层、能够接触到机密文件的职位,反而让他“无助”,无法看清真相。他声称,只有远离政府,在播客工作室或带有“红色细绳和图钉的公告板”的地下室里,才能揭开“真正”的阴谋。
这篇评论戏仿了阴谋论话语中的常见元素,例如将缺乏戏剧性的证据发布方式视为“极其可疑”的迹象,并随意指责他人(如文中的Pam Bondi)掩盖真相。文章通过夸张的语气和全大写的词汇,尖锐地讽刺了那些声称只有“局外人”才能洞悉政府黑幕的公众人物,揭示了这种叙事的荒谬性。
The Future of Federal Disaster Response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7月12日, 10:25 (美国东部时间)
本文综述了《大西洋月刊》与“华盛顿周刊”合作的一期节目,探讨了在第二次特朗普政府领导下,联邦灾难应急响应机制的未来。讨论的焦点是特朗普总统对德克萨斯州中部洪灾的应对方式,并将其与历届政府进行了比较。
文章提炼了讨论小组的核心观点:1. 领导风格的差异:《纽约时报》首席白宫记者彼得·贝克(Peter Baker)指出,自克林顿总统以来,历任总统在应对灾难时,通常会努力与灾民建立情感联系,以示同情和理解。相比之下,特朗普总统虽然有时能有效调动资源,但他并不擅长与处于痛苦中的人们建立共情,而更倾向于“吹嘘其政府的响应成就”。2. 政策方向的转变:《华尔街日报》白宫记者塔里尼·帕蒂(Tarini Parti)补充说,与以往政府扩大联邦介入的做法不同,特朗普政府选择缩减联邦响应的规模,更多地依赖州和地方官员来主导救灾工作。3. 同情心的表现:尽管小组成员认为特朗普总统在德州视察期间“比以往表现出更多同情心”,但他此行的主要目的仍然是宣传其政府的救灾成果。
文章总结认为,特朗普政府的灾难应对模式呈现出一种新趋势:减少联邦政府的直接和情感介入,强调地方主导,并将灾难响应作为展示行政效率的政治舞台。
A Strange Time to Be Trans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7月12日, 10:00 (美国东部时间)
本文由一位跨性别女性撰写,深入探讨了当前美国社会对跨性别群体,尤其是青少年,日益紧张和矛盾的态度。作者认为,尽管跨性别者的可见度在提高,但政治和法律环境正变得越来越有敌意,例如最高法院支持各州禁止对未成年人进行性别肯定护理。
文章的核心论点如下:1. “怀疑论者”如同“怀疑的商人”:作者将当前围绕跨性别议题的“辩论”与过去关于气候变化或疫苗的争论相提并论。她认为,那些呼吁“需要更多研究”或要求“绝对确定性”的所谓“怀疑论者”,其真实目的并非寻求真相,而是通过制造怀疑来阻碍跨性别者获得必要的支持和护理。2. 个人经历与“幸存者偏差”:作者分享了自己在上世纪70、80年代压抑的成长经历,以及直到40多岁才完成转变并找到幸福的故事。她巧妙地运用“幸存者偏差”的统计学概念进行反驳:她自己“等待后也过得很好”的个例,并不能成为让所有跨性别青少年都等待的理由。这忽略了那些因无法获得支持而默默承受痛苦,甚至未能“幸存”下来的群体。3. 性别肯定护理的真正意义:文章澄清,对低龄儿童的性别肯定护理主要是社会性支持(如姓名、代词和着装),而对青少年的医疗干预(如青春期阻断剂)旨在减轻他们经历“错误青春期”的巨大痛苦。作者引用研究指出,绝大多数接受护理的青少年对此感到满意,并且这能显著改善他们的心理健康。文章呼吁,讨论的焦点不应仅仅是预防自杀,而应是如何让这些孩子能够茁壮成长,找到快乐,而不是在“不必要的悲伤、孤独和恐惧”中度日。
How to Decide What to Watch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7月12日, 09:00 (美国东部时间)
本文是《大西洋月刊》旗下“The Wonder Reader”栏目的一篇推荐文章,旨在为面临流媒体平台“选择瘫痪”的观众提供解决方案。文章指出,随着观看选项的爆炸式增长,决定看什么变得越来越困难。
文章的核心建议来自该刊影评人大卫·西姆斯(David Sims):为了避免决策困难,观众可以为自己设定一个“电影观看项目”。这种项目化的观影方式能提供清晰的目标和探索动力。
文章列举了几种可行的“项目”思路:* 系统性地看完一位有影响力的导演的全部作品。* 探索特定国家或时代的电影。* 按顺序看完一个长篇系列电影。
这篇通讯实际上是一个引子,它通过提出解决方案,引导读者阅读《大西洋月刊》其他几篇提供具体观影清单和分析的文章,例如“值得你花整个夏天观看的电影项目”和“六个适合连续刷的电影系列”等。文章旨在通过结构化的推荐,帮助读者在海量内容中找到方向,拓展视野。
Let Your Kid Climb That Tree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7月12日, 08:00 (美国东部时间)
本文主张,现代父母出于对安全的过度担忧,正在限制孩子进行“自由玩耍”(free play),而这种看似危险的活动实际上对孩子的身心发展至关重要,甚至能让他们未来更安全。
文章的核心论点包括:1. 自由玩耍的危机:由于社会对“乖孩子”的期望、城市化导致开放空间减少以及父母对伤害的恐惧,儿童自发的、不受拘束的身体活动(如奔跑、攀爬、打闹)几乎已经消失。全球81%的青少年缺乏足够的体育活动。2. “不动”的代价:缺乏运动不仅增加肥胖和慢性病风险,还影响认知能力和心理健康。作者特别提到“突触修剪”理论:童年是大脑发展的关键期,缺乏多样的运动经验会导致大脑中相关的神经连接被永久削弱,从而限制了孩子未来的运动潜能。3. 安全的悖论:阻止孩子进行有风险的活动,反而会剥夺他们学习如何应对危险、发展身体控制能力的机会。文章引用运动伤害预防专家马库斯·埃利奥特(Marcus Elliott)的观点,认为这种保护“剥夺了他们永远无法挽回的东西”。4. 培养“运动学上的行动者” (kinematic movers):埃利奥特的研究发现,那些不易受伤的精英运动员通常具备卓越的“运动质量”,即身体能灵活应对各种运动难题。这种能力并非来自单一的专项训练,而是在童年时期通过多样化的自由玩耍获得的。5. 实践建议:作者鼓励父母创造低成本的自由玩耍机会,如在客厅放一个瑜伽球让孩子嬉戏、在后院设置小型体能挑战、甚至与孩子像小狗一样摔跤。这些活动能帮助孩子在实践中学习风险管理,并掌握如正确落地等关键运动技巧,从而有效预防未来可能发生的严重运动伤害(如前十字韧带撕裂)。
Home of the Brave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7月12日, 07:00 (美国东部时间)
本文是一篇感性的评论文章,作者在德克萨斯州一处夏令营发生致命洪水悲剧后,结合自己在女童子军夏令营长大的个人经历,深刻反思了夏令营的真正价值。作者认为,尽管悲剧令人心碎,但夏令营作为培养女孩们勇气、韧性和独立精神的场所,其核心使命不应因恐惧而被放弃。
文章的主要观点如下:1. 夏令营是勇气的练习场:作者回忆,她母亲管理的夏令营是一个既安全又充满挑战的地方。无论是应对龙卷风警报,还是学习生火、克服想家情绪,夏令营的本质就是让孩子们在受控环境中体验不适与挑战,为未来真实世界的人生试炼做准备。2. 悲剧下的反思:德州Camp Mystic的洪水悲剧是所有夏令营运营者“最可怕的噩梦”。然而,作者引述其他夏令营负责人的话指出,即使有最严格的安全规程,悲剧有时也无法完全避免。这引发了家长们的普遍焦虑。3. 反对过度保护:作者的核心担忧是,这样的悲剧可能会导致父母对孩子进行“泡沫包装”式的过度保护,从而剥夺了孩子参加夏令营这一可能改变一生的机会。她呼吁家长和公众认识到,成长必然伴随风险,而夏令营正是教导孩子如何面对风险的地方。4. 夏令营的永恒价值:文章强调,夏令营的价值在于它能让害羞的女孩变得自信,让孩子们在星空下第一次为自己做饭,体验到书本和家庭无法给予的成长。作者最后想象了在洪水中逝去的女孩们可能表现出的勇敢,以此重申夏令营的核心精神——培养勇敢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