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纳,硬生生把DC玩垮了。
眼看着隔壁漫威,都已经走完“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整套过程了。
而DC,还一直在起起落落落落落落落中无法自拔。
十年前的《蝙蝠侠大战超人》《自杀小队》《正义联盟》接连失败,曾经准备打造DC电影宇宙的扎克·施奈德被华纳扫地出门,《神奇女侠2》《海王2》《闪电侠》也在华纳的运筹帷幄中一个个暴毙。
如今的华纳与DC,基本已经成了世界电影的笑话。
虽然前几年的新版《蝙蝠侠》口碑不错,但这部电影并没有隶属于电影宇宙的世界观,只是单纯SOLO。
于是华纳紧急请来曾经挽救过《自杀小队》IP的“滚导”詹姆斯古恩,重新在一片废墟上建立起了DC电影宇宙。
和上次扎导一样,这次用来打头阵的依旧是:《超人》。
一、美国邻家男神
在滚导坐镇之下,显而易见的就是画风完全扭转。
在扎斯林时代,海报永远是暗黑、严肃、庄重的,最好只有主角一个人,还不能看清脸。
超人形象最经典的高饱和蓝紧身衣配红内裤外穿,被改成极具科幻未来感的战袍。每个超级英雄,都像是美国神殿里供奉的天王。
而新《超人》的海报一上来就是重归亮红、亮蓝,各种绚烂的彩虹色,看起来积极阳光,甚至还带上了一只“超狗”。
饰演“新超人”的大卫参与过多部喜剧,虽然也是帅哥,但长相比亨超多了一份“清澈感”。
饰演“露易丝”的瑞秋,她最知名的角色是在喜剧《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中扮演了脱口秀演员。
可以说,滚导+彩虹色+喜剧演员等buff一叠加,让大家对于新《超人》的第一印象,直接奔着《银河护卫队4》的即视感去了。
很多人也开始担心,滚导擅长的喜剧、怪咖画风的超英形象,跟一贯严肃且历史悠久的超人形象到底能不能混搭。
的确,这一次的《超人》完全打破了大部分对于超人原本的印象,至少是扎导时代塑造的超人形象。
这一次的超人更邻家、更亲和、感情更丰富,甚至话更多。
滚导完全放弃了再去讲述一遍所有人都熟悉的超人起源,再一次去描绘外星人无坚可摧的钢铁身躯。或者说,这一次是在讲述新超人形象的起源。
这一次的“超人”重点不在“超”,而在“人”。
电影开篇就是被打败的超人,重重地摔在雪地上,浑身是伤,这也标志了新版本和过去版本的不同。
“超狗”小氪的加入,更让超人变得充满“人”味。
闻到超人受伤,小氪立马冲来又踢又咬,就怕超人伤得还不够深,当它终于意识到超人不是在玩,小氪叼着披风,就把超人像拉雪橇一样拉走了。
同样,作为克拉克的超人,需要应对报社的各种工作,面临同事,面临父母,面临现实的各种问题。
甚至克拉克和露易丝的第一场单独对手戏,两个人都在不断地嘴炮探讨自己的各种意见主张。
克拉克有自己的生活法则和政治观念,也有自己看待世界的角度。
超人虽然是外星人,但他从小被养在地球人的世界里,他经历的始终是美国乡村青年的成长过程,受到的教育也是地球人的教育。
刨除掉身体的特异功能,他的内在原本就应该是地球人。
在新超人的形象上,滚导注入了对于美国移民的思考。克拉克实际上也是一个移民,虽然是外星移民。
特别是现在美国的局势情况下,强调超人作为人,而不是外星人的部分,也是利用代表美国精神的形象再次反映了当下的社会。
在塑造人物底色方面,《超人》并没有改变超人形象所代表的美国特色,但新超人是一个生活在当下的超人。
二、现代社会寓言
在华丽的视听之下,《超人》把叙述的线索跟当下的社会环境、时代新闻做了融合。
反派不再是单纯地勾结外星人毁灭地球,或者以邪恶的方式将世界改成“更美好的模样”。
卢瑟就是单纯的商人心理,想要赚取更多的利益。
他和某个遥远国家的总统勾结,一边污蔑破坏超人的形象,一边借此来侵犯另一个更贫瘠的国家,之后,两个人会瓜分新占领的土地。
其实,这样的故事也不算多么创新,地球上无时无刻不在发生。
有人想要扩张,有人想要反击,有人为了侵占别人的土地无所不用其极,有人为了能够守护自己的家园负隅顽抗。
新《超人》虽然是科幻超英漫改,但它的现实性代入感更强。
卢瑟打造出的口袋宇宙只是增添娱乐性的筹码,而不是电影故事真正想要表达的内容。
对超人的塑造也和其他过去的经典形象不同,这些都是在尽可能地让古老IP更贴近当下的观众。
比如露易丝,她是一直陪伴着超人IP的女性形象,在以前的版本中虽然不算花瓶,但也只是给超人以心理上的安慰。
新《超人》中的露易丝更为主动,电影强调了她的独当一面,有自己单独的故事线,而不仅仅作为超人的陪伴者。
包括她会跟克拉克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拥有身为职场人的机智敏锐,她还会去寻找正义帮努力营救超人,甚至还能自己开飞船引领一大群人。
如今,露易丝的形象确实会让人想起滚导之前对于超英女性角色的呈现,卡魔拉和小丑女都相当值得在超英电影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新《超人》带有相当多滚导的痕迹,比如对正义帮的呈现。绿灯侠、鹰女、威猛先生组成的正义帮契合他的口味,充满恶趣味和搞怪。
这或许才是滚导接手烫手山芋DC最想要表达的,也预示着滚导对于DC电影宇宙的新规划、新方向。
三、DC还有救吗
了解了新《超人》的基本情况,还是回到文章开篇的DC电影宇宙问题上。
对比漫威曾经的成功,上一代DC电影宇宙的失败原因已经很明显了。
漫威靠着几个初代英雄的独立电影系列站稳脚跟,创立超级英雄组合拳的《复仇者联盟》系列,让观众第一次感受到,看电影也可以宛如嘉年华游乐场一般热闹。
目睹新商业模式的漫威如火如荼,眼高手低的华纳急于把自己手里更古老、更经典的IP形象拼贴,却忽略了新饰演者的形象也需要塑造的过程,要留给观众熟悉的空间。
于是,缺乏塑造的人物形象被组织在一起之后,没能建立起更有效的故事结构,反倒让几部电影变得臃肿混乱、意味不明。
在接连不断地失败之后,华纳也只好“断臂重生”。
其实无论是滚导还是扎导,我们都能从中看出华纳对于DC电影宇宙包括DC漫改电影有一个最基本的想法。
就是保留导演们的风格,借由风格去塑造整个系列。
比如《海王》就保留了温子仁最为擅长的恐怖元素,海王海后大战海沟族,这也成为上一代DC电影宇宙中标志性的场面。
当然,扎导是严肃的、宏大的、充满传统意识的。而滚导是跳脱的、活泼的。
这些选择,是DC电影能够培养出一批拥趸的核心原因。
或许喜欢扎导的观众会难以接受滚导的风格,甚至认为滚导完全破坏了扎导苦心孤诣构建的旧宇宙。
当然,亨利卡维尔的超人,本阿弗莱克的蝙蝠侠,还有神奇女侠、海王、海后这些形象们的结束相当令人惋惜。
但电影就是如此,无论是三部曲系列还是电影宇宙,总有结束的一天。有的像DC这样因为规划不明戛然而止,有的则像漫威随着故事进程一一撤退。
即便像漫威这样曾经辉煌过,创立一个时代的巨型电影系列,也会随着老形象的离开,新形象认知度不够,继续拼人头组成联盟式的多元宇宙规划,进而在混乱中走了下坡路。
过去的DC目睹如今的漫威,也会笑一句,你也有今天。
在大陆,超人形象的认知度还是偏低,票房趋势不够乐观,但《超人》在全球口碑和票房呈现,算是给新掌门和新一代的DC电影开了个稳健的头。
无论如何,过去的经验教训就在眼前。
急功近利是拍不出好电影、做不出好宇宙的,踏踏实实,才能有下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