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生活周刊 14小时前
“外卖大战”卷土重来,你薅到羊毛了吗?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深入探讨了外卖平台在2024年夏季掀起的激烈竞争。京东、美团、饿了么以及淘宝闪购等平台纷纷通过巨额补贴争夺市场份额,导致外卖订单量激增,消费者享受到了实惠。文章分析了这场竞争的背景和原因,包括京东进军外卖市场、社区团购的衰落以及即时零售的崛起。同时,文章也指出,这场外卖大战背后是电商巨头们对流量入口的争夺,预示着一场残酷的商战即将展开,最终可能形成三足鼎立的竞争格局。

🍔 外卖平台补贴大战:各大平台通过发放大量红包和优惠券,吸引消费者,导致外卖订单量暴增,消费者享受到了低价美食。

🚀 京东进军外卖的战略意义:京东希望通过外卖业务,抢夺美团的流量入口,增强用户粘性,从而促进其电商业务的发展。

📉 社区团购的衰落与即时零售的崛起:社区团购因长期亏损而逐渐衰落,而即时零售模式因满足了年轻人的即时性消费需求而迅速崛起。

💰 电商巨头的竞争格局:淘宝闪购、京东、美团、饿了么等平台在外卖市场展开激烈竞争,背后是电商巨头对即时零售市场的争夺,预示着一场残酷的商战。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文|邢海洋

各行各业都在反内卷,汽车业把对供应商的账期统一到60天,电池、光伏产业也在治理低价无序竞争,更不用说供给侧改革的主角钢铁和水泥。就连养殖业也在反内卷,“减母猪、控二育、降体重”。当此时,外卖却疯狂地卷起来,让人摸不着头脑。

君不见,7月5日晚间开始,淘宝闪购和美团两大外卖闪购平台发放大量外卖红包,“35减30”“25减21”“ 25减20”“16减16”等等,外加京东外卖千万张“苏超外卖”专享券,真是券包满天飞。一张张真金白银的补贴,让外卖“羊毛”瞬间漫天飞舞——一杯美式咖啡不足4元且免配送费,3.9元两杯高端奶茶,零元喝奶茶吃汉堡。天上掉馅饼?平台请客,消费者痴狂,订单风一般涌入,平台一度宕机,原来单量突破了历史峰值,触发了服务器限流保护。一轮外卖大战下来,有的人冰箱里一排排奶茶,有人屯够一周的伙食。

网友晒出的外卖券

流量红利冲击着线下门店,奶茶店则是一个个爆单,取餐排队几百甚至上千。店员们应接不暇。外卖员争分夺秒,我亲历外卖员遭遇堵单大发肝火。面对着突如其来的富贵,餐饮店起初欣喜,但外卖挤占了堂食也是肉眼看见的事实。即便是一些专注于外卖的店铺,也有的实在忙不过来,在心急火燎的外卖员的催促下不胜其扰,不得不关闭了外卖通道。

一笔泼天的富贵从天而降,对消费者和餐饮业都是久违了的,让人想到共享经济兴起之时红包满天的情形。共享经济的泡沫从吹胀到破灭,一晃十年过去了,如今消费一个个台阶地降级,无论普通人还是富人都在节流开支,消费者突然又薅到了资本的羊毛,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这个酷热的夏天,外卖平台为什么如此激进如此卷,还要从4月底京东杀入外卖说起。当“京团大战”扩散开来,外界还在为外卖小哥是否应该拥有“五险一金”而情感带入,那似乎是一场道义感拉满的商战,价格战还在其次。可很快,就连情绪化的消费者也能看出京东进入外卖背后的焦虑。

美团乃电商中的高频平台,消费者点外卖,选餐饮,一天多次点开APP,高频次使用给了美团贴近消费者的机会。相反京东售卖的是标准化的3C产品,消费者几年购买一次冰箱彩电,一个手机用几年,打开APP的机会并不多,也就不会对应用形成依赖,久而久之便会疏离。于是,当美团开始向着电子产品、日常家居用品拓展,天然地就构成了对其他电商的优势,所谓“高频打低频”。2024年,美团闪购3C家电订单量接近京东全站4成,其中电脑办公类商品订单量已经超过京东全站,手机通讯类商品订单量超过京东全站4成。低频电商自然不能坐以待毙,只有从源头,也就是从外卖入手和美团抢夺流量入口。

《去有风的地方》剧照

国内电商的模式创新基本围绕着配送时间、仓储成本和中间环节来组织。电商集合了全国各地的小商家,那是义乌模式。浙江和广东的家庭作坊多是前店后厂,生产成本最低,因为是一件件打包、运输、派发,配送成本相对就要高一些。电商将商品买断放置于郊外的仓库中,是为后置仓,仓储成本相对低廉价,但需要次日集体配送。前置仓模式则是在靠近消费者的城区置办仓库,接单后迅速拣货,再由配送员尽快送达,这种外卖闪送模式因前置仓的租金和一对一的递送,成本相对高昂,但优势也是很明显的,就在于及时配送。相对而言,次日达的后置仓模式在义乌模式和闪送模式间取其中,虽稍慢但降低了成本,在社区团购大行其道之时,业界最为看好,各大平台也竭尽全力圈地。

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兼顾了时效和成本的后置仓模式,却并未成为生鲜消费的主流。6月末美团突然宣布关停全国18个省市的社区团购业务,仅在广东、浙江部分城市维持有限运营。至于原因,美团解释是长期亏损,给美团带来较大盈利压力。财报显示,2024 年包含优选在内的新业务亏损仍高达约 72.7 亿元。同时,美团正将资源集中到增长更快的即时零售赛道,如 “小象超市” 和美团闪购等,相比之下,社区团购的 “次日达+自提” 模式对年轻用户吸引力下降,逐渐被市场边缘化。

当碎片化、冲动化、急用、顺手消费滋养出一片大市场,业界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如今的消费品市场再也不能用上一代人的“效率+成本”模式衡量,而是得加入年轻人的“情绪化”因素。尽管前置仓第一家每日优鲜轰然倒下,盒马一度黯然关仓,叮咚买菜也曾大幅撤城,但在2024年,前置仓模式再次回到电商零售的C位,京东七鲜和山姆等拥有线下门店的大型综超纷纷入场。线上超市也业绩飙升,如小象超市2024年GMV接近300亿元,叮咚买菜达到255亿元,朴朴超市则超过300亿元。

图源:京东七鲜

当京东与美团硬刚起了即时零售和外卖,市场并没有因为闯入者形成“零和游戏”,而是整体扩张了。4月底,当京东外卖日订单量超过1000万单,美团日单量峰值超过1亿,饿了么日单量峰值超过5000万。到了6月底,京东外卖日单量突破了2500万单,美团外卖日均支付订单超过9000万。而凭借大额补贴,淘宝闪购的单量增速尤为迅猛,淘宝闪购和京东整体的单量,已经逐渐逼近作为霸主的美团的1.2亿单。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既然是以即时零售赌电商的未来,争斗中怎能少了阿里这个电商巨无霸。于是乎,阿里重启“补贴大战”——淘宝闪购投入500亿元补贴商家和用户,表面是意在争夺外卖,其实更多是“即时零售”的市场份额。

三十而已》剧照

当年的外卖大战打了将近三年,美团惨胜。如今硝烟再起,参战的电商已非昔日靠投资方支撑的初创企业,而是靠着自身的积累,以电商巨头的姿态抢夺市场入口。这将是尤为残酷的一场恶战,虽无技术创新,却是不得不为之的,事关生存的商战。

无论如何,一家独大的商业格局是难以形成稳定结构的,三足鼎立的态势有助于市场止戈息争。在此之前消费者还有很多羊毛可薅呢。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排版:球球 / 审核:小风


招聘|撰稿人


详细岗位要求点击跳转:《三联生活周刊》招撰稿人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未经许可,严禁复制、转载、篡改或再发布。

大家都在看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文章原文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外卖 电商 补贴大战 即时零售 市场竞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