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李继刚 2025-07-11 23:21 北京
你无法得到你说不清的东西。
人生周报v032
输入
即刻
最像 Google 的公司是 Anthropic,最像 Meta 的公司是字节。@托马斯骆所谓成熟喜欢的依旧喜欢 但可以不拥有害怕的依旧害怕 但可以面对@Yangyi.一个人可以给另外一个人最贵重的礼物,就是时间@白日梦想家 Vivi未来的人才竞争力,要看是否从“做题家”变为“出题家”@朱天宇请投入在那些能让你(越来越好)的「人、事、物」上。@sincere-real笔杆子要硬是有道理的,不同年代笔杆子的定义不同。解放时期,笔杆子是教员写〈论持久战〉〈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互联网时代,笔杆子是 show me your code。AI 时代,笔杆子是 prompt,操控一堆模型和应用为你工作。@吴炳见_bj计算机专业就是比特世界的土木工程专业@Danielw书
本周推荐《控制论与科学方法论》(金观涛著)。你看到的每一个“实体”,都是某种反馈回路的暂时稳态。包括你自己。你不是一个固定的“我”,而是记忆、欲望、恐惧、希望之间不断协商出来的动态平衡。改变任何一个变量,“我”就会重组成新的模样。你,就是一个行走的反馈系统。输出
作者常常是自己的第一个读者。那些让读者惊喜的句子,首先惊喜了写下它的人。真正的创新总是一开始看起来很蠢,因为它们在用新的语言讲述一个还没有人准备好听的故事。世界不是「本来如此」,而是「我们同意如此」。每一个「理所当然」背后,都是一个可以被质疑、被改写的故事。创业者,就是喊出那句「我不同意!」的人。原始信息 x 模型 x Prompt发展眼光来看,后两者在动态提升。原始信息,只要保存好,将来有机会从中挖掘出新的洞见。尽可能记录当下的一切,将来使用 GPT-8 的那个你,会谢谢你的。回顾与 ai 相遇以来经历的三个阶段:把 ai 当工具 像用搜索引擎一样用 AI,要求准确、快速、听话。
把 ai 当助手 学习提示词工程,探索 AI 的能力边界。
把 ai 当舞伴放弃控制,进入即兴。我进一步,它进一步。在相互激发中抵达双方都未曾设想的地方。读书时,某个句子让你停下来,不是因为它教了你什么新东西,而是因为它精确地说出了你内心深处一直模糊感受着的东西。阅读,是一场相遇。看一个企业的文化,只需要观察谁在这里活得最舒服。真正的「vibe coding」,不是要求变低了,「随便聊聊就可以」;而是要求变高了,需要跳出表面的语法约束限制,以极其敏锐的感知力,更高地分辨率,在「感受」代码的流动。真正的 vibe x,不是新手的狂欢,是高手变成高高手的突破。旷野本身就是因为没有地图才成为旷野。享受随机漫步。有了大模型,我们竟然进入了一个「问题太少,答案太多」的诡异境地。最近尝试去总结遇到过的那些“厉害”“成事”的人,有什么共同特质,一个词冒了出来:“狂热”。芒格:随大流只会让你往平均值靠近。想做分子,不想做分母。那就别天天做分母的事情。所有观点都是临时的立足点。“冰箱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可口可乐的发展”,AI 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__的发展。买它的股票。你无法得到你说不清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