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金 人工智能 07月12日 12:09
大模型幻觉:你信它,它却在胡说?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大语言模型(LLM)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常因“幻觉”问题困扰用户,即生成看似合理却虚假的内容。本文深入探讨了幻觉的定义、成因、表现形式、评估方法以及业界应对策略,旨在帮助读者全面理解并应对这一挑战。

🤔 幻觉指的是大模型生成在语法和逻辑上看似合理,但在事实层面却是虚假或错误的内容,包括虚构事实、时间错乱、引用错误以及数值与逻辑错误等多种表现形式。

🧠 幻觉的产生源于大模型本身的机制,包括模型基于预测而非理解的特性、缺乏事实核查机制、训练数据的不准确性以及模型目标函数未关注“真实性”维度等。

🧐 目前,评估和检测幻觉的方法包括自动评估指标(如 Factual Consistency, FactScore 等)、人工评估以及结合知识库的评估。尽管自动评估方法尚不成熟,人工评估仍是目前最可靠的方式。

💡 业界应对幻觉的策略主要包括提示工程、检索增强生成(RAG)、多模型协同校验以及改进训练流程。这些方法旨在降低幻觉率,提高模型输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大语言模型(LLM)如 ChatGPT、Claude、Gemini 等,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改变我们的工作与生活。但在享受它们带来的便利时,我们也越来越频繁地遇到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它们有时会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仿佛陷入了幻觉。

比如:

“帮我找一篇关于‘Prompt Tuning’的论文。”
模型回答:“请参考《Prompt Tuning for Few-Shot Learning》,作者为J. Smith,发表于Nature 2021。”
——结果:这篇论文压根不存在!

这类现象,被称为幻觉(Hallucination),是当前大模型在实际应用中最广泛、最头疼的问题之一。


一、什么是大模型幻觉?

幻觉,在大语言模型中指的是:模型生成的内容在语法和逻辑上看似合理,但在事实层面却是虚假或错误的

这不仅限于虚构的引用或文献,还包括:

换句话说,幻觉是一种**“听起来像真的,其实是假的”**现象。


二、大模型为什么会产生幻觉?

幻觉并不是 bug,而是大模型的机制使然。它背后有几个根本原因:

1. 语言模型本质是“预测”而非“理解”

大语言模型的基本机制是:在已知上下文的情况下预测下一个最可能出现的词(token)。比如:

我今天去了北京天安门广场,那里有很多 →

模型很可能预测出“游客”、“人群”、“活动”等词,这是因为训练中它见过类似的句式。但这种预测是基于语言模式,并不要求内容一定真实。因此,模型可能“编”出一个听起来合理、但事实错误的回答。

2. 缺乏事实核查机制

目前大多数 LLM 都是“闭环生成”:输入 → 生成答案,不会对结果进行事实查证。它们不像人类会“回头查资料”验证正确性。

3. 训练数据本身可能不准确

LLM 的训练数据来源于海量的网络文本,其中不可避免地包含:

这些都会为幻觉埋下伏笔。

4. 模型目标函数没有“真实性”维度

大多数 LLM 训练时采用最大似然估计(MLE)作为目标,只优化“预测概率最大”而非“信息最真实”。

换句话说,模型更关心“说得像不像”,而不是“说得对不对”。


三、幻觉的常见表现形式

不同场景下,幻觉的表现方式可能千差万别,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 虚构事实

示例:捏造一个“2023年诺贝尔数学奖”,而实际该奖项并不存在

2. 时间错乱

3. 引用错误

4. 数值与逻辑错误


四、如何评估和检测幻觉?

当前对于大模型幻觉的检测,既有自动化手段,也有人工干预。主要包括:

1. 自动评估指标

这些方法尚不成熟,对开放场景、长文本、推理内容仍存在偏差。

2. 人工评估

人工评估是目前最可靠但最费力的方式。尤其在医学、法律等高风险场景中,需要专家团队进行事实核对

3. 结合知识库的评估

通过将生成结果与结构化知识库(如Wikipedia、PubMed、Wikidata)进行比对,能有效识别一些虚构信息。这也推动了“知识增强生成”(如RAG)的发展。


五、业界应对幻觉的策略

虽然幻觉无法完全避免,但已有很多实用的方法能大幅减少它的发生概率:

1. 提示工程(Prompt Engineering)

一个好提示往往能极大降低幻觉率。比如:

2. 检索增强生成(RAG)

在生成之前或过程中引入外部检索系统,模型仅基于查到的“真实材料”生成内容,可以显著降低幻觉率。例如:

给模型一个文献摘要,它再基于摘要回答问题。

我之前有出过一个系列专门介绍RAG。

3. 多模型协同校验

一个模型生成内容,另一个模型验证真假。比如Bard和Gemini尝试加入验证阶段,或引入“二次判别器”结构。

4. 改进训练流程

通过引入: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大语言模型 幻觉 LLM 提示工程 RAG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