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Atlantic Daily Brief 07月11日 12:12
The Atlantic 每日综述 - 2025年7月10日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本文综合了《大西洋月刊》2025年7月10日发布的文章,涵盖了从政治、社会、文化到科技、经济等多个领域。文章探讨了特朗普政府的政策走向、核战争的抽象与现实、机场安检的民粹主义表演、中国太阳能项目的规模、文化品味之争、阳光对幸福感的影响、超市与身份认同、美国腐败现象、得州洪水灾难、Grateful Dead乐队的音墙实验、核爆炸的视觉呈现、人口下降的讨论、伊朗犹太人的困境、核战争的电影呈现、女性参战问题以及ICE内部的士气低落等议题,反映了社会各方面的动态变化与深刻思考。

😠特朗普政府内部的分裂:特朗普政府因FBI不再公布爱泼斯坦案相关文件,以及“客户名单”不存在的声明,导致MAGA运动内部出现分裂,长期支持者感到被背叛,阴谋论开始变异,对政府官员产生质疑。

☢️核战争的抽象与现实:文章讨论了日本对核武器的态度转变,以及核战争的抽象性。面对中国和朝鲜的核威胁,以及韩国可能拥核的前景,日本的和平立场正在动摇。作者担忧,除非发生可怕的核交火,世界可能难以实现有意义的核裁军。

✈️机场安检的民粹主义表演:美国国土安全部结束机场脱鞋安检的规定,并非基于技术进步或安全考量,而是一种民粹主义表演。此举未能提升实质安全,反而凸显了治理上的虚无主义。

☀️阳光与幸福感:文章结合科学研究,探讨了适度接触阳光对提升幸福感的作用,并提供了实践指南,包括养成日常日晒习惯、夜晚避免光线以及阴天使用人造光。作者强调,阳光虽重要,但并非幸福的唯一来源,需保持平衡。

🛒超市与身份认同:文章指出,超市已成为个人身份的重要象征,消费行为和品牌忠诚度取代了传统归属感,成为人们构建自我认知和社群联系的主要方式。选择在哪家超市购物,成为一种“自我词典”和社交信号。

💰美国腐败的规模与影响:文章指出,特朗普第二任期的腐败行为在规模、无耻程度和多样性上都达到了美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水平,系统性地瓦解反腐败的法律和机构,为国内外贪腐行为开创了危险先例。

The Atlantic 每日综述 - 2025年7月10日

Conspiracy Theorists Are Turning on the President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7月10日, 17:41

核心论点: 曾作为特朗普总统坚定支持者的MAGA(让美国再次伟大)运动中的阴谋论者,如今正感到被背叛。原因是特朗普政府的联邦调查局(FBI)宣布,将不再公布更多关于杰弗里·爱泼斯坦(Jeffrey Epstein)的秘密文件,并且备受期待的“客户名单”并不存在。这一转变正在MAGA世界内部造成分裂,并迫使长期存在的阴谋论发生变异。

关键信息:* 承诺的落空: 特朗普在竞选期间及上任后,曾多次暗示将公布爱泼斯坦案的全部真相,包括一份传说中包含知名人士的“客户名单”,并以此将自己塑造为反抗“建制派”的斗士。* FBI的声明: 7月8日,FBI发布备忘录称,经过审查,剩余材料因包含大量涉及未成年受害者的非法内容而无法公开,且调查未发现任何“客户名单”或爱泼斯坦以此勒索名人的证据。FBI表示不会对“未被起诉的第三方”展开新调查。* 支持者的愤怒与背叛感: 这一声明在MAGA网红和支持者中引发了愤怒。佐治亚州众议员玛乔丽·泰勒·格林(Marjorie Taylor Greene)称之为“可耻的掩盖”,而其他网红则认为这是为了保护“最令人发指的精英”。许多人将矛头指向司法部长帕姆·邦迪(Pam Bondi),她曾暗示正在审查相关文件。* 阴谋论的变异: 随着官方说法的改变,阴谋论也开始演变。一些人认为,包括邦迪在内的特朗普政府官员也已成为阴谋的一部分;另一些人则将事件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访问联系起来,暗示爱泼斯坦是摩萨德特工;而著名阴谋论者亚历克斯·琼斯(Alex Jones)则推测,特朗普实际上已控制了名单,并正在利用其在幕后敲诈“深层政府”。* 特朗普的回应: 当被问及此事时,特朗普本人表现出难以置信和不耐烦,反问记者为何在得克萨斯州发生洪灾等更重要事件的时刻,仍在讨论爱泼斯坦。* 编辑视角: 文章指出,特朗普及其政府曾将阴谋论引入白宫,并任命了多位曾宣扬爱泼斯坦案阴谋论的高官。如今,他们发现自己难以摆脱这些自己曾煽动的理论,其支持者基础也因此出现裂痕。


The One Place Where Nuclear War Isn’t Abstract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7月10日, 17:00

核心论点: 本文是对The Atlantic记者罗斯·安徒生(Ross Andersen)关于日本核问题的深度报道的访谈综述。文章指出,作为世界上唯一遭受过核武器攻击的国家,日本长期以来是核裁军的坚定倡导者。然而,面对中国和朝鲜日益增长的核威胁,以及韩国可能发展核武器的潜在前景,日本的这一传统立场正开始动摇,可能引发一场危险的核扩散连锁反应。

关键信息:* 广岛的记忆与和平愿景: 安徒生在广岛观察到,这座城市虽已完全重建,但其和平纪念公园内的遗物,如被烧毁的孩童衣物,仍在无声地诉说核战争的恐怖。然而,这种记忆并未转化为对过去的怨恨,而是升华为推动全球裁军与和平的动力。* 日本立场的转变: 传统上,日本对拥有核武器存在一种禁忌。但如今,中国正在进行冷战高峰期以来最快的核武库建设,而朝鲜也拥有核武器,这让日本深感不安。最讽刺的是,真正可能促使日本发展核武器的导火索,将是其历史上的对手——韩国拥核。日本民众无法接受一个韩国有核而自己没有的世界。* 美国总统的角色: 访谈认为,在核裁军问题上,历史条件比总统个人性格更重要。尽管不同总统风格各异,但美国在防扩散方面有着两党一致的记录。韩国防务专家认为,特朗普在其第一任期内与金正恩的峰会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缺乏周密的战略,将外交视同房地产交易。* 核战争的抽象与现实: 对大多数人而言,核战争是遥远的、抽象的。安徒生担忧,除非发生一场极其可怕的核交火,否则世界可能无法实现有意义的核裁军。然而,他也指出,这样的事件也可能导致各国更紧密地拥抱核武器。实现核裁军的关键在于首先创造一个和平的全球安全环境。


The End of Airport Shoe-Screening Is Populism Theater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7月10日, 16:33

核心论点: 美国国土安全部宣布结束长达二十多年的机场脱鞋安检规定,此举并非基于技术进步或安全威胁的重新评估,而是一种“民粹主义表演”。它迎合了公众的愿望,但其背后反映的不是系统的真正优化,而是一种在治理上的虚无主义和漠不关心。

关键信息:* 政策的起源与演变: 脱鞋安检规定始于2001年“鞋子炸弹客”理查德·里德(Richard Reid)未遂的恐袭事件后,并逐渐演变成一项普遍强制性要求。作者认为,这项政策与限制液体体积、取出笔记本电脑一样,更多是“安全表演”,旨在展示警惕性而非提供实质安全。* 特权与不公: 多年来,尽管科技日新月异,但能有效扫描鞋内爆炸物的技术并未实现。然而,通过付费服务如Clear和TSA PreCheck,富裕旅客可以免除脱鞋的麻烦,这使得“穿着鞋过安检”成为一种身份和特权的象征,制造了不平等。* 民粹主义的表演: 国土安全部长克里斯蒂·诺姆(Kristi Noem)在宣布政策改变时,给出的理由含糊其辞,并未提供令人信服的科学或技术依据。作者认为,废除这项规定并非因为它在安全上已无必要,而是因为“千禧年初因恐怖主义而强化的纪律,最终被虚无主义完全取代”。* 更广泛的背景: 文章将此举置于一个更广泛的背景下进行批判:在一个飞机本身可能不适航、航空管制系统因忽视而衰败、政府公然腐败的时代,允许旅客穿着鞋子登机,更像是一种无关紧要的安抚,而非真正的进步。这是一种姿态,掩盖了更深层次的系统性问题。


The Atlantic Hires Idrees Kahloon as Staff Writer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7月10日, 16:07

核心论点: 这是一份新闻稿,宣布《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聘请伊德里斯·卡隆(Idrees Kahloon)为其特约撰稿人,这是该杂志持续扩大其编辑团队的一部分。

关键信息:* 新成员介绍: 伊德里斯·卡隆目前是《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杂志的华盛顿分社社长,负责领导该杂志对美国国内政治的报道。他曾撰写过包括“如果乔·拜登决定不竞选连任会怎样?”在内的多篇深度报道,并曾为《纽约客》(The New Yorker)撰写书评。* 团队扩张: 卡隆的加入是《大西洋月刊》近期一系列重要人事任命的一部分。该杂志最近还宣布聘请了来自《华尔街日报》的维维安·萨拉马(Vivian Salama)负责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报道,以及来自《高等教育纪事报》的汤姆·巴特利特(Tom Bartlett)负责特朗普第二任期下的健康与科学报道。* 编辑部声明: 杂志主编杰弗里·戈德堡(Jeffrey Goldberg)等高层在员工备忘录中对卡隆的加入表示热烈欢迎,并赞扬了他在《经济学人》的出色工作。


What the Next Phase of Trump’s Presidency Will Look Like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7月10日, 15:55

核心论点: 在成功通过其核心国内议程“一份又大又美的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后,特朗普总统第二任期的下一阶段将聚焦于三大核心任务:向选民推销其经济政策、进行高风险的贸易战,以及持续强硬的移民镇压。其核心赌注在于,这些政策能否在明年中期选举前带来繁荣的经济。

关键信息:* 经济议程为核心: 特朗普政府的核心赌注是,包含大规模减税(主要惠及富人)和削减社会福利的法案将刺激经济快速增长。共和党希望借此赢得中期选举,而民主党则计划攻击该法案加剧了贫富差距且未能解决通胀问题。* 从立法转向推销: 白宫在中期选举前不会再寻求通过重大的新法案,而是将全部精力用于在全国范围内宣传和捍卫已通过的法案。* 贸易与移民: 特朗普已重启贸易战,威胁对十几个国家加征关税。同时,在其高级顾问斯蒂芬·米勒(Stephen Miller)的推动下,大规模驱逐移民的行动将继续并升级,白宫甚至对洛杉矶抗议驱逐行动时出现的“为电视而生”的镇压画面感到鼓舞。* 行政权力的运用: 特朗普还提出了一些争议性计划,如在2028年人口普查前进行一次新的普查以排除无证移民,从而重划国会选区,以及暗示可能由联邦政府接管华盛顿特区甚至纽约市。* 外交与意外事件: 尽管特朗普希望在外交上取得突破(如与中国达成贸易协议、在加沙促成和平以赢得诺贝尔奖),但他也面临着得州洪灾、与普京关系紧张等不可预见的挑战。* 中期选举的风险: 如果特朗普承诺的经济繁荣未能实现,民主党可能在明年秋天夺回国会至少一院的控制权,这将使他们能够制衡总统权力,并在其任期最后两年对其展开调查,甚至可能再次发起弹劾。


Photos: The Scale of China’s Solar Power Projects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7月10日, 13:57

核心论点: 这是一篇图片报道,通过一系列航拍照片,直观展示了中国太阳能发电项目的巨大规模。

关键信息:* 视觉对比: 报道将中国的景象与美国的政策形成鲜明对比。当特朗普政府通过其“又大又美的法案”取消了美国国内许多清洁能源激励措施时,中国正继续在风能和太阳能领域进行巨额投资。* 全球领先地位: 文章援引数据指出,目前全球在建的风能和太阳能项目中,据报道有74%位于中国,凸显了其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绝对领先地位。


Who’s Afraid of Being Middlebrow?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7月10日, 13:11

核心论点: 本文回顾了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在1932年发起的关于“高雅”(highbrow)、“低俗”(lowbrow)和“中庸”(middlebrow)的文化品味之战,探讨了这一争论在当代的延续性。文章认为,对品味的宣告本质上是一种身份的宣示,常常会引发激烈的文化冲突。

关键信息:* 历史背景: 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随着大众传媒(如BBC广播、读书俱乐部)的兴起和阶级差距的扩大,关于文化品味的争论变得异常激烈。* 伍尔夫的立场: 伍尔夫在一封她最终未寄出的信中,骄傲地宣称自己是“高雅”的,认为高雅人士是“骑着纯种的智慧之马,在乡间驰骋以追逐思想的人”。她认为“低俗”的大众需要“高雅”的创作者来向他们展示生活的面貌。* 对“中庸”的鄙视: 伍尔夫最鄙视的是“中庸”——那些没有自己独立见解、只追求时尚、既不追求艺术本身也不追求生活本身的人。她甚至宣称,如果有人敢称她为“中庸”,她会“用我的笔刺死他”。* 现代回响: 作者将伍尔夫的论战与当代的文化现象联系起来,例如作家乔纳森·弗兰岑(Jonathan Franzen)对自己的书被奥普拉读书俱乐部选中的不满。这表明,在消费主义时代,品味和消费行为已成为构建个人身份和社群的核心方式,取代了宗教等传统纽带。* 结论: 伍尔夫的信揭示了一个永恒的真理:品味的宣告就是一场战争的宣言,一旦做出,就必须准备好战斗。


How to Keep on the Sunny Side of Life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7月10日, 12:00

核心论点: 结合梭罗的诗意思考与现代社会科学研究,本文作者亚瑟·C·布鲁克斯(Arthur C. Brooks)指出,有节制地、有规律地接触阳光是提升幸福感的有效方法,并提供了具体的实践建议。

关键信息:* 科学依据: 研究证实,阳光照射对身心健康有积极影响。它能有效改善季节性情感障碍(SAD)等问题。其背后的科学原理可能包括:阳光通过影响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来调节情绪和生物钟,以及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后者具有抗抑郁和抗焦虑作用。* 适度原则: 每天9到15分钟的日晒通常足以合成所需的维生素D。过度的日晒,如长时间日光浴,不仅幸福效益不再增加,还会增加皮肤癌风险,是一种危险行为。* 实践指南: 1. 养成日常习惯: 建议在早晨进行5到10分钟的直接日晒,此时阳光较温和。 2. 夜晚避免光线: 睡前两小时调暗灯光,避免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以保护褪黑激素的正常分泌,保证睡眠质量。 3. 阴天善用人造光: 在没有阳光的日子里,可以使用人造光源(如荧光灯)进行光疗,同样可以提升活力、缓解抑郁症状。* 保持平衡: 作者最后强调,阳光虽然重要,但并非幸福的唯一或最重要来源。与亲密关系等其他因素相比,其重要性次之。人们不应为了追求阳光而牺牲生活中更有意义的部分。


What Your Favorite Grocery Store Says About You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7月10日, 11:57

核心论点: 杂货店已经从一个纯粹的功能性场所,演变成一个狂热崇拜的对象和个人身份的重要象征。这一现象反映了当代文化的一个核心转变:消费行为和品牌忠诚度已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宗教等传统归属感,成为人们构建自我认知和社群联系的主要方式。

关键信息:* 超市狂热现象: 文章列举了多个案例来证明这一趋势,如顾客为抢购Trader Joe's售价2.99美元的帆布袋而通宵排队,Wegmans超市开业引发的“Wegmaniacs”热潮,以及人们将Costco的自有品牌Kirkland Signature当作潮牌穿着。* 身份认同的载体: 在一个粉丝文化无处不在的时代,选择在哪家超市购物成为了一种“自我词典”和社交信号。例如,H-E-B代表了德州身份,Erewhon迎合了洛杉矶的健康和富裕阶层,而H Mart则服务于亚裔社群。这本质上是一种现代“部落主义”。* 神经科学的证据: 一项研究发现,与Whole Foods的顾客相比,Trader Joe's的忠实顾客在观看与品牌相关信息时,大脑活动表现出“高得多的同步性”,这与苹果忠实用户的特征相似,表明他们形成了一个紧密联系、自我强化的“部落”。* 价值观的体现: 超市是我们实践个人价值观的地方——关于营养、气候、家庭关怀以及金钱观念。在这里,人们能找到志同道合的社群。* 结论: 在当今社会,我们通过购买的商品来定义自己。因此,我们心甘情愿地成为喜爱品牌的“行走的广告牌”,为超市进行无偿的营销。


America Has Never Seen Corruption Like This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7月10日, 10:59

核心论点: 唐纳德·特朗普第二任期内的腐败行为,在规模、无耻程度和多样性上都达到了美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水平。通过系统性地瓦解反腐败的法律、机构和规范,特朗普为自己及其核心圈子创造了一个可以肆无忌惮地利用总统职位牟利的环境,为国内外的贪腐行为开创了危险的先例。

关键信息:* 史无前例的腐败: 文章认为,与美国历史上任何时期的腐败丑闻相比,特朗普第二任期的行为都显得尤为恶劣。例如,特朗普集团与沙特阿拉伯、阿曼等专制政权达成房地产项目协议,卡塔尔赠送价值4亿美元的飞机,这些都使得其第一任期的金融丑闻“相形见绌”。* 国内的敲诈与牟利: 特朗普政府利用诉讼向媒体机构施压,达成类似“敲诈”的和解协议;公然推销特朗普品牌的香水、运动鞋;并在加密货币领域进行可疑的权钱交易。* 系统性瓦解反腐机制: 特朗普通过任命顺从的司法部长、利用最高法院的豁免权裁决,并废除或冻结了打击白领犯罪、跨国洗钱和海外贿赂的关键法律和机构(如《反海外腐败法》),为自己创造了近乎完全的法律豁免。* 引发全球性“贿赂竞赛”: 外国政府看到,通过与特朗普家族进行商业交易是获得美国有利政策的最快途径。卡塔尔赠送飞机的行为,被视为树立了新的“出价标准”,可能会激励其他国家,如阿联酋和沙特,展开更激烈的“贿赂竞赛”以博取特朗普的青睐。* 危险的先例: 特朗普迫使检察官放弃对纽约市长埃里克·亚当斯(被指控从土耳其获取竞选资金)的调查,这为外国势力直接资助美国政客开创了先例。文章断言,在特朗普的美国,出价最高者从未有过如此大的获利空间。


An Inhospitable Land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7月10日, 10:54

核心论点: 近期得克萨斯州的毁灭性洪水是一场令人心碎的悲剧,它不仅揭示了自然的无情力量,也反映了人类活动(特别是气候变化)所带来的“非自然灾难”。文章超越了政治指责,强调这场灾难的核心是无辜生命的逝去,这种巨大的损失使得被洪水蹂躏的土地变得神圣。

关键信息:* 洪水的隐喻: 文章开篇将洪水比作圣经中的大洪水,一个“重塑创造”的末日事件,留下的只有毁灭和遗迹。* 得州的脆弱性: 得克萨斯州的气候一直以来都极端且不宜人居,充满了飓风、龙卷风和酷热。尽管现代科技在一定程度上使人类能够在此舒适生活,但气候变化正打破这种平衡。* 非自然的灾难: 温室气体排放导致了更频繁的强风暴和特大降雨。作者指出,这是由人类的政治和文化选择半“设计”出来的灾难,但它与神罚不同,完全缺乏道德逻辑,其后果是随机降临在所有人身上,无论公正与否。* 无辜者的牺牲: 文章强烈谴责了那些暗示受害者应得此报的言论,强调在洪水中丧生的,尤其是夏令营的儿童,是纯洁和无辜的。悲剧的根源在于人类的集体行为,而非个体的罪过。* 土地的神圣化: 作者认为,当洪水退去,那些被摧毁的地方会因其承载的巨大损失而变得与众不同,成为一片“神圣”的土地。文章最后以一种悲悯的笔触,表达了对得州人民(被视为得州真正的灵魂)能够坚韧地存续下去的希望。


How the Grateful Dead Nearly Solved the Problem With Live Music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7月10日, 09:30

核心论点: 20世纪70年代,传奇乐队Grateful Dead试图通过一项名为“音墙”(Wall of Sound)的革命性音响系统来解决现场音乐音质不稳定的难题。这项乌托邦式的创新虽然在技术上极为大胆,但其巨大的复杂性和维护成本几乎拖垮了乐队,最终凸显了追求技术完美与现实可持续性之间的巨大张力。

关键信息:* 现场音乐的难题: 在音乐会现场,观众听到的声音质量因其所在位置的不同而千差万别,尤其是在户外场地。* “音墙”的诞生: 由乐队音响工程师奥斯利·“熊”·斯坦利(Owsley “Bear” Stanley)构想,“音墙”是一个巨大的、由近600个扬声器组成的音响系统,它被放置在乐队身后,其目的是让观众听到的声音与乐队在舞台上听到的完全一致。这是一个平等主义的乌托邦式理念。* 宏伟构想与现实噩梦: “音墙”重达十几头成年大象,高度堪比一栋小型公寓楼,能让半英里外的乐迷清晰地听到音乐。然而,在实践中,它是一个后勤噩梦:搭建和拆卸耗时极长,设备频繁出现故障,维护成本高昂。* 乐队的分歧与终结: “音墙”在乐队内部也引发了分歧。贝斯手菲尔·莱什(Phil Lesh)称其为“上帝之声”,而吉他手鲍勃·威尔(Bob Weir)则认为它“几近疯狂”。最终,在1974年进行了几十场演出后,乐队因无法承受其经济和精力上的巨大压力而放弃了“音墙”,并进入了一段休整期。* 结论: 作者认为,“音墙”的故事表明,尽管追求完美的音效是崇高的,但技术上的完美并不总能带来最佳体验。有时,不完美反而能带来一种自由感。最终,是乐队的表演,而非设备,决定了音乐的好坏。


What a Nuclear Explosion Looks Like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7月10日, 09:00

核心论点: 本文介绍了摄影师迈克尔·莱特(Michael Light)于2003年出版的摄影集《100个太阳》(100 Suns),该书收录了美国政府在1945年至1962年间进行的核武器试验的解密照片。这些照片既是科学记录和国家力量的宣传,也意外地成为一种令人不安的、超现实的艺术形式。

关键信息:* 照片的来源与内容: 这些照片由一个驻扎在好莱坞的秘密军事摄影分队拍摄,记录了在美国沙漠或海洋中进行的核爆炸。每个核试验都被赋予了无害的代号,如“糖”、“西葫芦”或“橙子”。* 双重属性: 莱特认为,这些照片既是衡量美国技术进步和武库力量的科学研究与政治宣传,同时也呈现出一种五角大楼未曾预料到的艺术性——它们是荒芜景观中超现实的火球与灰烬,是地平线上升起的“人造恒星”。* 消失的视觉记录: 1963年《有限禁止核试验条约》签署后,核试验转入地下。文章引用莱特的话指出,由于地下试验几乎没有可供观察和拍摄的景象,公众失去了一个能够“本能地意识到政府在做什么”的视觉记录,这使得核威胁变得更加抽象和遥远。


Should You Be Having More Babies?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7月10日, 08:30

核心论点: 这是一篇对经济学家迪恩·斯皮尔斯(Dean Spears)的播客访谈。斯皮尔斯认为,世界正走向一场前所未有的人口下降,我们应就此展开一场审慎的、非政治化的讨论。他主张,一个稳定而非持续萎缩的人口对人类进步至关重要,并呼吁自由派人士参与这一讨论,将其视为促进性别平等和社会支持的契机,而非退回到传统主义。

关键信息:* 人口的“高峰”与下降: 人类历史上的人口“高峰”是近几百年死亡率下降的结果。但随着全球生育率持续走低(许多国家已低于2.1的更替水平),世界人口预计将在2080年代达到顶峰,然后开始不可逆转的持续下降。* 反驳环保主义的担忧: 斯皮尔斯认为,减少人口并非解决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历史经验表明,环境问题的解决依赖于政策改变和技术创新(如治理空气污染、修复臭氧层),而非人口减少。* 支持稳定人口的理由: 1. 创新与进步: 更多的人意味着更多的思想、发现和创新,从而推动科学、医疗和生活水平的持续进步。 2. 公共利益: 更多的人口能支撑起更完善的公共交通、专业医疗等基础设施和服务,让所有人受益。* 解决方案并非回归传统: 斯皮尔斯明确反对保守派提出的回归传统、不平等的性别角色的方案。他认为,性别不平等恰恰是导致生育率下降的原因之一,因为它将抚养下一代的重担完全压在了女性身上。* 长期文化变革的必要性: 即使是北欧等拥有慷慨家庭政策的国家也未能扭转生育率下降的趋势。斯皮尔斯认为,这并非短期政策能解决的问题,而需要数代人的努力,通过建立一个更公平、更能支持父母的社会,来逐步改变人们的生育观念和期望。


The Precarious Position of Iranian Jews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7月10日, 08:00

核心论点: 在与伊斯兰共和国政权经历了数十年不安的共存后,伊朗境内残存的古老犹太社区,因近期伊朗与以色列的直接军事冲突而面临一个充满新焦虑的时代,其处境变得前所未有的岌岌可危。

关键信息:* 历史上的脆弱平衡: 自1979年伊斯兰革命以来,伊朗的犹太社区(目前约9000人)一直生活在一种微妙的平衡中。最高领袖霍梅尼曾做出“将我们自己的犹太人与以色列无神的犹太复国主义者区分开”的承诺,这为他们提供了一定程度的保护。* 政权的宣传工具: 伊朗政权常利用其境内犹太社区的存在,作为反驳外界反犹主义指控的证据,向西方世界展示其“伊斯兰的宽容”。* 冲突打破现状: 近期以色列与伊朗的直接军事对抗,彻底动摇了这种脆弱的现状。冲突后,伊朗当局逮捕了数十名犹太人进行审问,官方媒体上甚至出现了呼吁“根除”犹太人(而非仅限犹太复国主义者)的言论。* 逃离之路受阻: 社区内的恐惧感重现,离开伊朗的紧迫性增加。然而,特朗普政府今年一月发布的行政命令,终止了几乎所有难民进入美国的途径,这使得包括700多名已在HIAS(希伯来移民援助协会)注册的伊朗犹太人在内的数千名受迫害少数群体的逃离之路被切断。* 美国的道义责任: 作者最后指出,美国作为与伊朗政权对抗的一方,对伊朗受迫害的公民负有道义责任。鉴于伊朗犹太人日益恶化的处境,特朗普政府应重新考虑其难民禁令。


Damn You All to Hell!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7月10日, 08:00

核心论点: 冷战时期的好莱坞电影,从科幻寓言到写实灾难片,为整整一代人提供了关于核战争的视觉词汇和深刻恐惧。随着这些电影淡出文化视野,年轻一代尽管仍生活在核威胁之下,却缺乏对这种末日灾难的直观感受和集体焦虑,这使得关于核武器的公共讨论变得愈发困难。

关键信息:* 电影塑造的核恐惧: * 50年代: 《地球停转之日》和《哥斯拉》等影片,将核能的恐惧具象化为外星人的警告或变异的怪物。 * 60年代: 古巴导弹危机后,《核战爆发录》(Fail Safe)和《奇爱博士》等影片探讨了意外核战争的噩梦。而《人猿星球》结尾处自由女神像废墟的标志性场景,则成为对人类自毁的终极控诉。 * 80年代: 随着冷战再度紧张,一系列影片将核恐惧推向高潮。电视电影《浩劫后》(The Day After)吸引了一亿观众,其对核战后小镇惨状的描绘甚至让里根总统感到“极度压抑”。而英国电影《线程》(Threads)则以其冷酷无情的写实风格,展现了更为 gruesome 的末日景象。* 文化记忆的消逝: 冷战结束后,电影的主题转向了恐怖主义、气候变化和人工智能等新的公共焦虑。尽管核威胁依然存在,但当代电影如《奥本海默》更多是历史传记片,而非能引发广泛公共辩论的警世恒言。* 呼吁新的警示: 作者认为,缺乏恐惧感会使关于核武器的讨论变得空洞。他希望未来的电影能够像冷战时期的前辈一样,再次“吓唬我们去谈论和记忆”,重新唤起公众对核危险的警惕。


The Backdoor Way That Pete Hegseth Could Keep Women Out of Combat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7月10日, 07:00

核心论点: 美国国防部长皮特·赫格赛斯(Pete Hegseth)正以“维持高标准”为名,推动对军队的体能和作战标准进行全面审查。尽管他在确认听证会上软化了立场,但批评者认为,此举是其实现最初目标的“后门”策略——即在没有证据表明标准被降低的情况下,通过提高标准来实际上将女性排除在地面作战部队之外。

关键信息:* 立场的前后变化: 在被提名前,赫格赛斯曾明确表示“女性不应担任战斗角色”。为了获得参议院的确认,他将措辞改为支持“在标准保持高水平的情况下”让女性进入战斗岗位。* 审查的真实意图: 赫格赛斯上任后,成立了一个评估小组,以“审查和恢复精英部队的训练标准”为目标,并计划对“女性参与战斗”进行新的研究。批评者认为,这是在为早已存在的解决方案寻找问题,意图证明女性无法胜任。* “标准降低”的迷思: 军方官员反复强调,针对作战岗位的职业标准是性别中立的,并且并未为了迁就女性而降低。赫格赛斯及其支持者无法提供标准被降低的具体证据,只能暗示存在“非正式”的放水。* 道德与文化议程: 赫格赛斯的反对不仅是操作层面的,也是道德和文化层面的。他在其著作中认为,女性参战会分散男性士兵的注意力,并颠覆传统的性别规范。* 潜在后果: 这种审查可能会不成比例地影响女性,并阻碍她们参军,而此时美军正面临征兵困难。此外,批评者指出,赫格赛斯对军队的理解似乎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的动作电影,忽视了现代战争对技术和智力等多样化能力的需求。


Trump Loves ICE. Its Workforce Has Never Been So Miserable.

原文发布时间: 2025年7月10日, 06:00

核心论点: 尽管特朗普总统公开赞扬美国移民和海关执法局(ICE),但该机构内部的士气却处于历史低点。许多职业官员和探员因执行特朗普政府“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式的大规模驱逐行动而感到筋疲力尽、士气低落,并面临道德冲突。他们认为,这项行动优先考虑的是政治驱动的逮捕数字,而非实质性的刑事调查和社区安全。

关键信息:*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在白宫顾问斯蒂芬·米勒(Stephen Miller)的主导下,ICE被要求实现每年驱逐100万人的不切实际目标,并设定了每日3000人的逮捕配额。这迫使官员们将精力从重大刑事案件转移到逮捕“低风险目标”(如园丁)上,以凑够数量。* 内部的普遍不满: * 国土安全调查处(HSI): 该部门的探员长期专注于打击贩毒集团、人口贩卖等重大犯罪,如今却被迫搁置这些案件,转而协助进行民事移民逮捕,这让他们感到“愤怒”。 * 职业官员的压力: 许多员工感到被特朗普政府轻视,认为新领导层暗示他们在拜登政府时期过于“被动”。他们描述了一种被上级不断施压以完成配额的“悲惨”工作氛围。 * 基础设施与士气: 拘留中心人满为患,基础设施不堪重负,而官员们则需应对无休止的凌晨突袭和周末加班。* 领导层的动荡: ICE高层经历了两次“清洗”,许多职业官员被排挤。新任副局长麦迪逊·希恩(Madison Sheahan)缺乏执法经验,被视为政治任命。* 形象的扭曲: 一些资深官员感到不安,认为ICE正在变成其批评者所描绘的“打手小队”的 caricature(讽刺画)。他们担心,该机构多年来努力维护的执法专业形象正在被破坏。尽管政府承诺提供巨额新资金和奖金,但许多员工对未来感到悲观。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政治 社会 文化 经济 科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