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介绍了位于广州花都区的塱头村,这是一个拥有700年历史的古村落,通过改造,将酒店式管理的民宿、建筑大师设计的博物馆等现代化设施融入其中,为游客提供了“微度假”的理想场所。文章详细描述了在塱头村可以体验的住宿、文化活动、餐饮以及乡村新青年在此工作生活的情况,展现了乡村振兴战略下,古村焕发的新生机。
🏘️ **入住体验:** 塱头村内的民宿“和春住”由百年历史民居改建而成,提供酒店式服务,房间配备高端洗浴用品,并保留了原屋“三间两廊”的传统格局,住客可以自由组合空间。此外,民宿还提供粤式定制菜单,食材多选用本地绿色农产品,带来独特的住宿体验。
🏛️ **文化中心:** 塱头村的艺术文化中心——春阳台,由建筑大师张永和设计,将展览、阅读、观演、研学等功能区域分散在不同建筑中,通过狭长的走廊连接。负一楼常设展览讲述塱头历史故事,并定期策划新展,例如剪纸艺术家陈粉丸的个展。
☕ **休闲娱乐:** 除了观展,品茶喝咖啡也是塱头村的特色。村内有连锁品牌查理宜世、CHALI茶里,也有可以“上房揭瓦”的朝彻美学生活馆,提供美妆体验。丰富的休闲选择,让游客在古村中享受现代生活方式。
🧑🌾 **乡村振兴:** 塱头村作为中国乡村振兴的代表,受邀参加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乡村活化带来了产业转型与青年回流,许多00后选择回到塱头村工作生活,感受乡村的快乐与悠闲。他们认为乡村生活简单、放松,能带来价值感和满足感。
2025-07-11 10:00:00









Hi,欢迎回到“城市散步家”,我是晗。
最近身边朋友都在叹气:过完端午,下一次放假就是10月了。在漫漫工作日中,有什么方法能让人在短时间内产生“微度假”之感?一线城市白领选择在市郊发掘配套完善的度假村,一宿两泊,在出世与避世之间丝滑切换。在离广州市中心车程一小时的地方,城画小分队就发现了一处堪称完美的文化度假胜地——塱头村。酒店式管理的古宅民宿、建筑大师设计的博物馆、完整的吃喝玩乐配套,让人在躲进僻静乡野的同时,还能享受现代生活的极致便利。今天和我们一起,走进这座耗资2亿改造、有着700年历史的古村,看看两天一夜能体验多少种不同的快乐。
下榻塱头
将“中式静奢”搬进乡野
在初夏的周末,我们驱车来到位于花都区炭步镇的塱头村。四四方方的艺术中心屹立在村口,一条宽阔的石板路向村子深处延伸去。


大约是自驾为主的缘故,虽然正逢出游的好时节,但塱头村人影稀疏,只有路边一处可爱的自助菜圃在欢迎我们。对于习惯拥挤的中国人来说,我们感到身上的每个细胞都长舒一口气。虽然游客少到可以“包场”,但塱头可不是什么无名之村。它是珠三角地区保存规模最大的广府古村落之一,现存超过300座明清年代的青砖建筑,包含祠堂、书室、门楼等等,其中大部分仍在使用中,堪称一座沉浸式岭南风情博物馆。

我们本次预定的民宿“和春住”便坐落在古建筑群之中,由上百年历史的民居改建而成。虽然冠以民宿之名,但和春住几乎是以酒店的标准在运营的。从入口处精心维护的园艺造景,到蒂普提克、戴森的房间用品,和春住带来的入住体验,远超同等价位的千元度假酒店。很多人说“工作以后,再也不住想民宿了”,但当看到浴缸前不仅有泡澡袋,甚至还有入浴球时,我们很难不被这份贴心打动。在这里,你无需任何准备,就可以一秒滑入舒爽的假期。




当然,和春住留人多住一晚的魅力绝非如此简单,它的重头戏要数“带客人住进历史里”。整个住宿区由21座各不相同的院落组成,每一户都保留了原屋“三间两廊”的传统格局,包含天井、卧室、客厅、茶室等七个功能区域,合上木门是独立空间,推开门又融会贯通为一个“回”字。住客可以像拼积木一样组装各个空间,充满趣味。同时,客房保留了大量历史痕迹,客厅里不仅有打光陈列的文物展品,还有保存完好的雕花屏风,躺在床上可以望见屋顶的木质房梁,走进院子又能欣赏屋头栩栩如生的彩色壁雕。


除此以外,和春住还配备了独立的粤式厨房,可以根据住客喜好提供个性化菜单,食材多选用本地绿色农产品,比如我们品尝了炭步镇特产的香甜芋头,让旅程多了一份鲜活回忆。当地方文化都与现代度假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和春住正在创造一种很新的“中式静奢”。
塱头生活
量身定制的中产疗愈之旅
看展、咖啡、文化体验,是当代城市居民最喜欢的休假三件套。塱头村不走“种田捞鱼”的传统乡村文旅模式,而选择用“乡”的内核重塑人们熟悉的日常。塱头村不大,却拥有一座8602平方米的艺术文化中心——春阳台。春阳台由建筑大师张永和设计,以素混凝土为主体,嵌入代表本地历史的红瓦、青砖。下沉一层,上升两层,楼顶还原了建筑原址的荷塘,与村落浑然一体。张永和认为,塱头村不需要一个标新立异的建筑,春阳台作为地标,应该像古村孕育出的那般自然。


张永和:建筑不是说越精细越好,如果你没有一个巧妙的结构系统和空间组织,你做得再漂亮也没用。参考了塱头村的古建筑特点,张永和将展览、阅读、观演、研学等多个功能区域分散在十座单体建筑之中,又通过狭长的走廊将它们相连。穿梭在不同展厅之间,会产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神奇观感。“游客大多很愿意探索这栋建筑,不过有些人会迷路。”春阳台负责人笑着说道。春阳台的负一楼,是讲述塱头历史故事的常设展览《与道大适:中国读书人的安身与立命》。据了解,塱头自古便是尊师重道的文化名村,曾走出数十位科举进士。


“读书是一个很枯燥的主题嘛,所以我们花心思做了很多有趣的互动装置。”用手触摸能打开光影竹简,毛笔沾水能写出笔墨效果,写着‘文摘’的孔明灯徐徐升起,读书有力量便在此刻具象化。“展品来自唯品会自己的收藏体系,无法估量,而且还在不断更新。”




春阳台还会定期策划年轻人感兴趣的新展,今年5月至9月登场的是剪纸艺术家陈粉丸的“有冇”个展。梦幻的剪纸装置与古朴典雅的村子碰撞,艺术家回到外婆的故乡,寻找人生的起源。除了观展,品茶喝咖啡也是塱头生活不可错过的篇章。除了连锁品牌查理宜世、CHALI茶里,村子内还有不少有格调的小店。小分队最喜欢的莫过于可以“上房揭瓦”的朝彻美学生活馆。点一杯冰美式爬上楼顶,就能将整个夏日塱头一览无遗。


店内还有精美的妆造体验,质量超过了国内绝大多数景区,而价格竟然比广州市区还要便宜!只花了一个小时,小分队就变身“清汉大小姐与留洋闺蜜”原图直出、狠狠出片了。塱头村的country walk远不止此,积墨楼、荷塘市集……还等着你亲自去探索。
00后运营
古村新生,红及威尼斯
上个月,“国际展示当代艺术的最高展会”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隆重拉开帷幕,塱头乡村振兴项目受邀登上最受关注的主题馆——威尼斯军械库Corderie展厅。这是威尼斯双年展自1895年举办以来中国第一个以“乡建+实践”整体入选主题馆的项目。

图源:新塱潮 中国是全球农村人口最多的国家,自2017年我国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乡村环境和农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塱头村作为中国65万个村落的代表登场,标志着我国乡村振兴实践走向了世界,向人类社会揭示了乡村以“政府+企业+村集体+专业力量”多元合作模式发展的巨大潜力。乡村活化的重要表现,便是产业转型与青年回流,而塱头村显然做到了。在塱头度过的周末,我们遇到了栏目开启以来最多的“乡村新青年”,其中很大一部分为00后。

在朝彻美学生活馆做咖啡师的阿豪是花都人,2024年大学毕业、在广州市区做了一年饮品师后,他选择回到家乡,每天开车20分钟来村里上班。
“现在乡村生活与城市的差距已经很小了,但村子里的这份快乐和悠闲,在城市几乎不存在。”阿豪的梦想是开一家自己的咖啡店,当一个慢慢生活的守店人,“感觉农村很有发展潜力,我不想错过这个机会。”

在展馆里当讲解员的香香则来自湖南,她因为喜欢历史和古建筑爱上了塱头村。“我第一次来这里有一种穿越的感觉,明明离镇上很近,但跟外面的世界完全不一样。”在向游客介绍古村时,她第一次感受到了工作的意义,“城市套路多,我要回农村。乡村工作让我很有价值感、很满足。”她觉得农村生活简单、放松,让人更能关注当下。无论是出生在这块土地,还是远道而来的年轻人,都深爱着这座焕发新生的古村。就像他们说的那样,塱头村有千种魅力,每个人都能在这里遇到理想的生活。-塱头村火了,但中国还有千千万万个新乡村值得被看见。乡村是文化开启的地方,越接近乡土,我们越能看清自己是谁。未来,城画小分队还想和你一起,去更多乡村散步。贵州有山寨,浙江有水乡,我们下次继续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