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护手霜届的“爱马仕”,欧舒丹集团(以下简称:欧舒丹)在2024年先后遭遇接连换帅和私有化退市。(详见)时至2025年,在经历这些风波后,过得怎么样呢?
7月9日,欧舒丹发布了2025财年全年(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业绩简报。
从整体业绩表现来看,欧舒丹的净销售额达到了28亿欧元(人民币约235.76亿元),同比增长11.7%。
同时,其在财报中表示,在动荡的宏观经济环境和日益复杂的市场条件下,这是一个稳健的表现。
分析其近几年来整体的业绩表现来看,自2022财年起,欧舒丹已经连续四年保持净销售额同比增长。
不过,在2024年欧舒丹宣布私有化退市后,虽然整体业绩仍保持稳步增长,但是净销售额增幅收窄。这或许可从侧面说明了,欧舒丹的私有化转型是否有成效,还有待观望。
值得注意的是,欧舒丹在财报中透露:“随着高端美容行业发生变化,私有化是集团的自然演变。私有化后,集团完善了其治理结构,通过平衡集团监督和品牌自主权,旨在未来几年建立一个更强大、更灵活的组织。”
主力品牌营收114亿元
据官网显示,截至2025财年,欧舒丹共有八个高端美容品牌组合,其中包括L’Occitane enProvence、ELEMIS和之前收购而来的Sol de Janeiro等品牌。
△图源:欧舒丹集团官网
而L’Occitane en Provence仍是其主力品牌,净销售额为13.55亿欧元(人民币约114.05亿元),占比近50%。
第二大品牌为欧舒丹2021年收购而来的Sol de Janeiro,净销售额为8.85亿欧元(人民币约74.52亿元),占比31.6%。同时,它也是北美丝芙兰和美国亚马逊第一的品牌,在美国占据重要地位。
此外,欧舒丹在财报中透露,ERBORIAN是集团增长最快的品牌,并且在法国护肤品的Earned Media Value中排名第一。同时它还位列亚马逊法国站2025 年1月美妆护肤TOP10的榜单。
从欧舒丹各品牌的表现可看出,其正在摆脱“单一品牌依赖”的标签,努力形成多元品牌矩阵。
至此,欧舒丹集团在财报也表示:“成为一个拥有优质美妆品牌,以及多元化组合的全球性集团,才更好地能抵御品牌或地区带来的特定压力。并且在未来,才有能力推动企业健康和可持续的增长。”
线下门店三千家,业绩却靠批发?
分地区来看,欧舒丹集团主要有3大销售地区。分别为EMEA(欧洲、中东和非洲)、APAC(亚太地区)、Americas(美洲),其中,美洲地区销售额占比最高。
财报显示,美洲地区的净销售额为12.99亿欧元(人民币约109.35亿元),占比达到46.4%;亚太地区净销售额位居第二,为8.32亿欧元(人民币约70.03亿元);EMEA地区的净销售额为6.66亿欧元(人民币约56.06亿元)。
此外,欧舒丹集团在财报中还透露,其在全球90个国家和地区已进行布局,目前拥有3000家零售店,其中包括1300多家自营店。
其中,零售店数量在2023财年缩减至2774家后,又开始增加,在2024财年又恢复到3000+的水平。
零售门店数量的增加,或许是欧舒丹面对一二线城市市场饱和的压力下,采取的一系列下沉市场举措有关。
此前,在2024财年中期的业绩会上,时任欧舒丹CEO的André J. Hoffmann就表示,“集团将在中国三、四线城市开设10至15家全新门店。”
截至2024年,据欧舒丹官网数据显示,欧舒丹在中国大陆近300家门店里,已出现了江苏泰州、山东潍坊等三线及以下城市。
值得注意的是,其自营店数量开始减少。虽然尚未公布2025财年自营店的具体数量,但是据其以往的公开财报显示,2021财年的自营店数量高达1523家,此后便开始逐年减少。
自营门店数量虽然减少,但是欧舒丹集团的业绩仍呈上升趋势,这也表明门店数量并非是影响销售业绩的唯一关键因素。
欧舒丹集团可能通过优化门店布局、提升单店运营效率、拓展其他销售渠道(如线上渠道、批发及其他渠道)等方式,来维持并推动销售增长。
就如在渠道端的表现中,批发及其他渠道占比最大,为44.8%;在线渠道和零售渠道不相上下,分别占比29.2%、26.0%。这也说明了非门店渠道对整体业绩的贡献在增加。
△图源:欧舒丹集团财报
从欧舒丹在私有化后交出的首份财报来看,虽然其有28亿欧元(人民币约235.76亿元)的净收入,但是其未来之路仍充满变数。
多品牌策略见效、渠道结构变化,增幅收窄、自营店减少、治理结构转型等问题也是一大挑战。想要实现可持续的稳健增长,欧舒丹还需要进一步强化多品牌协同管理,在转型期间完善治理结构,助力其在未来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注:文中1欧元≈8.42元人民币
信息来源:欧舒丹集团官网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聚美丽”(ID:jumeili-cn),作者:tt,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