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美航空時隔三個月重新發佈全年盈利指引,標誌着航空業需求正從特朗普關稅戰初期衝擊中回暖。
公司週四公佈,預計全年調整後每股收益爲5.25至6.25美元,指引區間中位數超過分析師平均預期的5.35美元。達美航空是首家報告季度業績的美國主要航空公司,爲行業後續表現注入信心。
達美航空同時還公佈了第二季度業績。調整後每股收益2.10美元,超過分析師平均預期的2.07美元。季度收入與去年同期持平。
達美航空CEO Ed Bastian表示,隨着特朗普減稅支出方案獲批以及關稅談判取得進展,美國旅行需求正在回升:
"人們開始清楚地了解事態發展方向,這讓他們能夠開始制定計劃,無論是旅行還是商業投資。"
受此消息推動,達美航空盤初大漲超9%,並帶動美國同業股價上揚。航空股今年以來表現疲弱,標普航空綜合指數年內下跌近16%,而同期標普500指數上漲約6.5%。
信心回歸,但低於年初水平
根據達美航空的新全年指引,其區間中點高於分析師平均預期的5.35美元,顯示出公司對下半年的經營信心。然而,這一預測仍低於今年1月時公司最初的展望,當時達美曾預計年度調整後每股收益將超過7.35美元。
三個月前,由於全球貿易和經濟的不確定性使得需求預測變得不可能,總部位於亞特蘭大的達美航空成爲首家撤回全年業績指引的美國航司,多數同行隨後也採取了類似行動。
如今,需求雖已企穩,但仍低於行業早前的預期水平。對於第三季度,達美預計調整後每股收益爲1.25至1.75美元,而分析師的平均預期爲1.33美元;營收預計將持平或增長4%。
高端業務成關鍵引擎,經濟艙需求疲軟
達美航空第二季度調整後每股收益爲2.10美元,高於分析師平均預期的2.07美元,而季度營收與去年同期持平。強勁的業績主要得益於高利潤業務板塊的卓越表現。
業績顯示,國際豪華艙位機票銷售、忠誠度計劃信用卡消費、美國運通的付款、貨運業務以及達美自有的維護和維修業務(MRO)是主要增長動力。這些高利潤業務合計貢獻了該季度總銷售額的59%。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美國國內和國際市場的經濟艙旅行需求均已停滯,迫使航空公司削減票價以填充座位,尤其是在非高峰時段,需求明顯下降。
行業面臨挑戰,運力增長或將放緩
今年年初,行業經歷了一系列事故的衝擊對行業造成打擊,其中包括1月份美國航空集團一架飛機與一架軍用直升機的碰撞事故,以及對經濟和貿易不確定性造成的國內旅行下滑。
面對需求疲軟,達美航空表示將與其他航空公司一道,在夏季旺季結束後放緩運力增長,希望藉此提高票價。Bastian表示:
「我們原本爲今年的增長制定了計劃。我們已經重置了計劃,現在非常專注於調整下半年的運力和增長。」
雖然達美率先恢復了全年指引,但目前尚不清楚其他航空公司是否會跟進。一些行業分析師已對夏季剩餘時間的表現提出了較爲悲觀的預測。
編輯/dan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