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07月10日 18:29
美国被预言要“完蛋”的经济指标,怎么看起来越来越健康?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探讨了在信息时代,数据与媒体叙事之间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对我们理解经济现实的影响。文章指出,当懂王实施关税政策时,专家们的预测与实际经济表现出现了偏差。作者认为,这反映了我们生活在由数据构成的真实世界和由叙事构成的媒体世界这两个平行宇宙中。文章引用了美国小企业联合会的调查数据,揭示了在不同政治背景下,人们对经济数据的解读差异。文章强调,在信息过载的时代,对“事实”的阐释权变得尤为重要,我们更倾向于相信符合自己价值观的故事。最后,作者呼吁读者在面对媒体叙事与数据现实的冲突时,要保持警惕,审视自己愿意相信什么样的故事。

🧐 当懂王实施全球关税政策时,专家们预测通胀会飙升、失业率会上升、股市会崩盘,但实际情况与预测大相径庭,美国的失业率、GDP和股市表现都相对健康。

📊 文章引用了美国小企业联合会的调查,揭示了“硬数据”与“软数据”在不同政治背景下的分化现象。在民主党总统执政期间,“软数据”往往偏离“硬数据”;而在共和党总统执政期间,两者则趋于一致。

🤔 在信息时代,对“事实”的阐释权变得尤为重要,媒体和专家们更多地是在“创造”经济叙事,而非客观报道经济。这导致了同样的经济数据在不同政治背景下被解读成完全不同的信号。

💡 作者认为,我们的认知机制本身存在问题,人类天生就不是理性的信息处理器,我们是故事的消费者。在面对媒体叙事和数据现实的冲突时,我们应该审视自己更愿意相信什么样的故事。

今天写点大家可能不爱听的。当懂王“解放日”宣布全球关税政策时,专家们的预测几乎是一边倒的:通胀会飙升,失业率会上升,股市会崩盘,小企业会倒闭。我当时也觉得这逻辑挺合理的——关税就是税,最终还是消费者买单。

但几个月过去了,美国失业率依然保持在4.1%的历史低位,GDP预期2.5%,股市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又创了新高。那些被预言要承受“毁灭性打击”的经济指标,看起来都还挺健康的。

这时候考验经济学家“成功预测过去五次衰退中的九次”技能的时候到了:且看大家会用何种姿势继续坚持自己逻辑。比如“莫急,真正的影响还没开始,等企业库存消化完,等关税真正传导到终端,你们就知道厉害了。”但这次可能还真的不太一样。

这次的问题不在于经济学家是不是有真功夫,而在于我们已经生活在两个平行宇宙里——一个是由数据构成的真实世界,另一个是由叙事构成的媒体世界。

最近看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图表,来自美国小企业联合会的调查。把调查问题分成两类:一类是“硬数据”,另一类是“软数据”。

您猜怎么着?每当有民主党总统在台上,这两条线就会分化:“软数据”偏离硬数据,开始头也不回地走低;而每当共和党总统上台,这两条线立马就合拢了,软硬数据知行合一——这该咋解读呢?

我们得承认一个现实:这是个“事实”稀缺的时代,事实比独角兽还稀缺。“事实”本身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对“事实”的阐释权。媒体和专家们不是在报道经济,而是在“创造”经济叙事。

这种叙事的力量有多强?强到能让同样的4.1%失业率,在不同政治背景下被解读成完全不同的经济信号。强到能让人相信,股市创新高是因为“投机泡沫”,而不是因为企业盈利能力确实很强。但事情的核心并不在于左派右派谁更诚实,而在于我们的认知机制本身就有问题,在AI时代这个缺陷会更明显。“人类天生就不是理性的信息处理器,我们只是故事的消费者”。当然啦,咱不能为懂王唱赞歌。关税政策确实有长期的负面影响,制造业的重新布局也确实需要时间。

我想说的是,当媒体叙事和数据现实产生分歧时,至少先问问自己:我到底愿意相信什么样的故事?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关税 数据 叙事 经济 媒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