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07月10日 17:29
瑞幸大股东想买中国星巴克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本文揭示了瑞幸咖啡的大股东大钲资本参与竞购星巴克中国业务的内幕。文章指出,星巴克中国业务估值高达100亿美元,大钲资本作为瑞幸的大股东,其参与竞购引发关注。文章详细分析了瑞幸与星巴克之间的竞争关系,瑞幸通过价格战和快速扩张对星巴克构成压力。同时,星巴克面临中国市场营收下滑的困境,正在探索战略合作和调整经营策略。文章还探讨了星巴克出售中国业务的原因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星巴克中国业务估值高达100亿美元,大钲资本(瑞幸大股东)参与竞购,引发市场关注。大钲资本持有瑞幸超过30%的股份,并拥有53.6%的投票权。

💰瑞幸咖啡通过价格战和快速扩张,对星巴克构成竞争压力。瑞幸在中国的门店数量已超过星巴克,并开始进军美国市场,进一步加剧竞争。

📉星巴克中国市场营收下滑,管理层更迭后,公司于2025年5月启动了正式出售流程。星巴克计划扩大门店数量,恢复社区咖啡馆氛围,以应对市场挑战。

🤝星巴克对出售中国业务持灵活态度,希望保留有意义的股份。星巴克CEO表示,对合作持开放态度,希望与合作伙伴共同扩大门店规模。

一个意想不到的名字,出现在竞购星巴克中国业务的名单上。

7月9日,CNBC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星巴克中国业务已收到多份报价,业务估值高达100亿美元。

星巴克有可能保留30%的股份,其余股份将由一组买家分享,每组买家的持股比例均低于30%。大钲资本Centurium Capital、高瓴资本Hillhouse Capital、美国凯雷集团Carlyle Group、KKR都在争夺星巴克中国业务。

大钲资本第一次出现在“绯闻名单”上,它有极其特殊的身份——瑞幸大股东。4月底,大钲资本董事长兼CEO黎辉,刚刚出任瑞幸董事长。

截至2025年2月28日,大钲资本持有瑞幸17.4%A类股、100%B类股,合计持股为31.3%,并拥有53.6%的投票权。

中国是星巴克在美国以外最大的市场,截至2025年3月底,星巴克中国拥有超过7750家门店。尽管星巴克门店数在增长,但来自中国市场的收入从2021年37亿美元峰值,下降到2024年的约30亿美元。

星巴克有意出售中国业务一事,最早于2024年7月由管理层披露。过去一年全球管理层更迭后,公司于2025年5月启动了正式出售流程。消息称,近30家私募股权公司提交了不具约束力的报价,星巴克正在评估各家报价、交易结构方案和价值创造方案。

大钲与瑞幸

2017年,投资人黎辉创办了大钲资本,专注于医疗健康、硬科技、消费及企业服务领域的投资机会。瑞幸咖啡是大钲资本投资的首个项目,过去8年,大钲资本还投资了泰邦生物、LOHO眼镜、掌通家园、小鹏汽车等。

2018年,瑞幸A轮融资时,大钲资本、愉悦资本入场。瑞幸IPO时,它们分别位列第四、第五大股东,两家机构创始人黎辉、刘二海也都是瑞幸董事。

2020年4月,瑞幸财务造假后从纳斯达克退市、董事会大换血,陷入一系列诉讼索赔、监管处罚中。2021年4月,瑞幸引入大钲资本、愉悦资本共计2.5亿美元融资,其中大钲资本出资2.4亿美元,为瑞幸纾困、支付罚金等。

2022年1月,大钲资本牵头的财团完成了对瑞幸部分老股的收购,成为投票权超过50%的控股股东。当时收购的3.83亿股A类股,主要来自前董事长陆正耀、前CEO钱治亚质押股权爆仓被清算的持股。

瑞幸CEO郭谨一这样评价大股东的支持:“大征资本在瑞幸至暗时刻不离不弃,持续投入瑞幸,确保了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的稳定。这也是瑞幸能够彻底完成历史切割,实现触底反弹最重要的坚实基础。”

而事情的另一面是,在大征资本的支持下,瑞幸给星巴克极大的竞争压力,甚至从中国延续到美国。

追逐星巴克

星巴克创始人Schultz与现任CEO倪睿安

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末,瑞幸全球门店总数为24097家,覆盖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单季度商品交易总额(GMV)突破104亿元。

2025年一季度,瑞幸实现营收88.65亿元,同比增长41.2%;非美国通用会计口径下,营业利润为8.64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500万元大幅增长;同口径下实现净利润6.49亿元,而2024年同期亏损1307.5万元。

2025年6月30日,瑞幸把PICK UP快取店开到了美国,带着生椰拿铁、梦幻草莓、芒椰日出冲击星巴克大本营。1.99美元的现煮咖啡,低于星巴克3-5美元的定价——价格战从中国烧到了美国。

一年前价格战正酣时(2024年7月30日),时任星巴克首席执行官Laxman Narasimhan首次透露星巴克对中国业务有新打算:公司正处于探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早期阶段,以期增强竞争地位,在中国取得长期胜利。

同一天的早些时候,瑞幸宣布门店总数突破了2万家,其中自营门店1.3万家,是星巴克中国规模的近2倍;从全球来看,当时星巴克3.9万家的规模仍领先于瑞幸。

2024年秋,星巴克首席执行官倪睿安(Brian Niccol)上任时,面对着紧迫局面:当季,瑞幸自营店收入为75.014亿元,比2023年同期增长45.9%;星巴克中国收入7.837亿美元(55.80亿元),同比下滑7%。

如今,星巴克新管理层、新战略已经就位,但数据尚未有起色。截至2025年3月的第二季度,星巴克全球门店可比销售额下降1%,这是连续第五个季度下滑;美国星巴克交易量同比下滑4%、可比销售额下滑2%;另一个关键市场中国的增长为0%。

星巴克中国业务出售箭在弦上。5月中旬,彭博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公司已经聘请财务顾问向潜在投资者发送信件,征求他们对业务和潜在增长战略的看法。

6月,星巴克在中国启动了有史以来的首次降价,一些非咖啡饮品价格降低了5元。星巴克想要做回它的“第三空间”,计划在未来几年恢复社区咖啡馆氛围,确保门店是顾客想坐下来工作和见面的地方。

6月11日,CEO倪睿安向媒体更新出售进展:“好消息是,我们收获了很多人的兴趣——非常多。人们看到了星巴克品牌的价值。他们看到咖啡行业正在蓬勃发展。我认为他们很乐意与我们合作,共同探索如何将门店数量从8000家扩大到20000家。”

“我们对具体方案持灵活态度。我们希望持有有意义的股份。我们会让这个过程(交易)自然而然地进行。”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涌流商业”,作者:李伟,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星巴克 瑞幸咖啡 大钲资本 中国市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