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 07月10日 16:31
卡塔赫纳:马蹄声达达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本文以卡塔赫纳为背景,追溯了加西亚·马尔克斯与这座城市的不解之缘。文章介绍了卡塔赫纳的历史地位、建筑特色,以及马尔克斯在此创作《霍乱时期的爱情》的背景。通过参观马尔克斯纪念馆,展现了作家对这座城市的深厚情感,以及他在卡塔赫纳寻找创作灵感和生活平静的经历。文章还引用了马尔克斯的自传,表达了对记忆和讲述的深刻思考。

🏙️ 卡塔赫纳古城建于16世纪,是西班牙殖民时期的重要地盘,198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与马尔克斯的创作生涯息息相关。

✍️ 马尔克斯曾在卡塔赫纳大学学习,开始记者生涯,并创作了第一部小说《枯枝败叶》。

🏠 卡塔赫纳的民居色彩斑斓,外墙涂有鲜艳颜色,阳台和窗户上点缀着鲜花,与马尔克斯笔下的虚构世界马孔多形成对比。

🏛️ 马尔克斯的纪念馆规模不大,收藏室展示了他的物件,花园静谧,铜像矗立其中,一半骨灰安葬于此。

📖 马尔克斯在卡塔赫纳寻找创作灵感,他曾说:“在卡塔赫纳生活时,我在早上写作,到了下午就跑出去为我的两座城市——现实中的城市和小说中的城市,切实地找寻一些地点。”

2025-07-10 16:00:00

傍晚在纪念馆外(吉普赛/图)

加西亚·马尔克斯在自传里写,波哥大的女人想和海边的男人结婚,不为别的,就为了早晨醒来能看见海。马尔克斯对波哥大的描述一点都没错,海拔2600米,经常阴天,随时下雨,算不得好天气。加勒比海边就不同了,白天阳光烈得要吃人,傍晚天空蓝得透亮,晚上凉下来,看什么都顺眼。马尔克斯喜欢海,也喜欢卡塔赫纳。1948年,他从哥伦比亚国立大学转入卡塔赫纳大学,在里,他开始做记者,并利用下班时间写成了第一部小说《枯枝败叶》。

卡塔赫纳民居(吉普赛/图)

我从相邻的圣马尔塔坐面包车过去,经过一些城镇和村庄,最后停在了古城外。

卡塔赫纳古城建于16世纪,是西班牙殖民时期的重要地盘。1984年,城墙和堡垒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也正是这一年春夏,马尔克斯再次回到卡塔赫纳,写出了《霍乱时期的爱情》。

傍晚在海边散步的当地人(吉普赛/图)

城墙依海而建,一条繁忙的柏油马路隔开了大自然与人类的生活。跟那些远离大陆的岛屿相比,海的颜色算不上清透,不过古城色彩斑斓,几乎每一所民居的外墙都涂着鲜艳的颜色,阳台、窗户上到处是三角梅和一些不知名字的花。正值中午,古城很静,只有几个斜挎着泡沫箱卖冰水的小贩在街上蹓跶。我去旅馆放下行李,吃过饭,便往马尔克斯的纪念馆走去。

哥伦比亚女孩在拍写真(吉普赛/图)

2014年,马尔克斯在墨西哥城去世,骨灰一半留在了那里,另一半回到了他写作生涯的起点——卡塔赫纳。纪念馆没有路标指引,规模也不大,除了一个小收藏室展示着作家曾经用过的物件便再无其他,倒是外面那个四面合围的花园颇为静谧。绿树环绕,微风穿堂而过,马尔克斯的铜像矗立在中央。据说这是一位英国雕塑家的作品,回到哥伦比亚的那一半骨灰现在就珍藏于这个“智慧的大脑”里。

花园中的雕塑(吉普赛/图)

我在花园的长椅上坐了一会儿,便钻进了纪念馆的书店。虽然不懂西班牙语,但依稀能根据封面设计和为数不多认识的单词判断出书名。马孔多是虚构的,但卡塔赫纳是真实的。198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马尔克斯被声名包围。1984年,他回到这里寻找平静。

城墙是卡塔赫纳的栖息地(吉普赛/图)

“在卡塔赫纳生活时,我在早上写作,到了下午就跑出去为我的两座城市——现实中的城市和小说中的城市,切实地找寻一些地点。”

书店也有一些英文书,最后我挑了一本马尔克斯的自传《活着是为了讲述》。很多年前看过这本书的中文版本,扉页上这么写:“生活不是我们活过的日子,而是我们记住的日子,我们为了讲述而在记忆中重现的日子。”纪念馆外,传来了马车的声音,这是卡塔赫纳重要的旅游项目,我想起来纪念馆的路上,一个卖帽子的小贩曾拦住了我,他说,这是哥伦比亚之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加西亚·马尔克斯 卡塔赫纳 文学 纪念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