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7月9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發佈了致文萊、阿爾及利亞、摩爾多瓦、伊拉克、菲律賓、利比亞、斯里蘭卡和巴西等八個國家的徵稅函。其中,美國將對所有巴西產品徵收高達50%的關稅。
與此同時,關稅擾動聯儲局減息前景。北京時間10日凌晨,聯儲局公佈的最新6月會議紀要顯示,關稅政策對通脹潛在影響的時間、規模和持續性仍存在「相當大的不確定性」,但官員們對通脹預期、利率前景的分歧正在加大。
有分析認爲,在通脹前景不明朗,以及在白宮向聯儲局施壓的背景下,聯儲局官員們在是否以及何時恢復減息的問題上有分歧,大多數聯儲局官員預計今年晚些時候將恢復減息。
特朗普宣佈
當地時間7月9日,特朗普公佈了新一輪關稅通知函,覆蓋八個國家,其中對巴西將徵收的關稅爲公佈新「對等關稅」以來最高水平。
特朗普首先發佈了致文萊、阿爾及利亞、摩爾多瓦、伊拉克、菲律賓和利比亞的信件。
特朗普表示,美國將自2025年8月1日起對文萊和摩爾多瓦的產品徵收25%的關稅,對阿爾及利亞、伊拉克及利比亞的產品徵收30%關稅,對菲律賓的產品徵收20%關稅。
隨後,特朗普在社交媒體公佈發給斯里蘭卡的徵稅函,稱將8月1日起對斯里蘭卡的產品徵收30%的關稅。
美股盤後,特朗普發佈了致巴西有關加徵關稅的信函,表示美國將自2025年8月1日起對所有巴西產品徵收50%的關稅。受此影響,巴西雷亞爾兌美元跌幅一度擴大至近3%。
特朗普稱,50%的新關稅部分源於巴西起訴其前總統博索納羅,他呼籲巴西政府撤銷對博索納羅企圖政變的指控,稱對他的「審判不應該進行。這是一場政治迫害,應該立即結束」。
特朗普還提到,高關稅源於美國與巴西「非常不公平的貿易關係」,他稱這種貿易關係「遠遠不對等」,巴西的貿易政策導致了「對美國不可持續的貿易逆差」。
聯儲局最新發佈
北京時間7月10日凌晨2點,聯儲局發佈了今年6月的會議紀要,其中顯示,聯儲局官員一致同意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維持在4.25%至4.5%之間。參會官員們一致認爲,儘管淨出口波動影響了數據,但近期指標表明美國經濟活動繼續穩步擴張。失業率保持在低位,勞動力市場狀況依然穩健,通脹率仍然略高。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有所減弱但仍然居高不下。
會議紀要顯示,關稅政策對通脹潛在影響的時間、規模和持續性仍存在「相當大的不確定性」。由於關稅政策在經濟中的傳導路徑及貿易談判的不同結果,聯儲局官員們對其通脹影響持不同觀點。
部分參會官員認爲,關稅政策將導致物價一次性上漲,不會影響長期通脹預期,但大多數官員認爲,關稅政策可能對通脹產生更持久的影響。
這意味着,聯儲局內部對通脹預期、利率前景的分歧日益顯現。
會議紀要強調,快速變化的經濟政策環境使得聯儲局的政策判斷變得更加複雜。特朗普擴大了對美國貿易伙伴徵收關稅的範圍,同時在稅收、移民和監管等方面推進政策變動,這些都加劇了經濟不確定性。
紀要寫道:「聯儲局官員認爲,在貿易政策、其他政府政策和地緣政治風險變化的背景下,前景面臨諸多不確定性,但較上次會議已經略有明朗。」
但參會官員們一致認爲,在調整貨幣政策時仍應採取審慎態度。
聯儲局主席鮑威爾此前表示,如果沒有關稅影響,聯儲局今年本可能會進一步減息。但目前經濟數據尚未顯示關稅帶來的廣泛影響,官員們對關稅對通脹的影響程度、時間等展開辯論。
參會官員們認爲,在考慮進一步調整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的幅度和時機時,委員會將仔細評估後續數據、不斷變化的前景以及風險平衡。
下一個重要數據是美國6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將於7月15日公佈。
此外,聯儲局內部還在繼續討論聯儲局政策框架的定期評估,包括指導其貨幣政策執行的戰略文件。會議紀要顯示,官員們初步討論瞭如何加強溝通工具,包括可能調整季度經濟預測摘要(SEP),以及「更廣泛地使用替代情境分析」的可能性。
內部分歧加劇
號稱「聯儲局傳聲筒」的Nick Timiraos第一時間撰文稱,在上個月的會議上,通脹前景不明朗,以及在白宮向鮑威爾施壓的背景下,聯儲局內部出現分歧,官員們在是否以及何時恢復減息的問題上有分歧,大多數聯儲局官員預計今年晚些時候將恢復減息。
另有經濟學家指出,聯儲局內部分化明顯,一派主張今年不減息,另一派則支持減息兩到三次。
與此同時,部分官員開始爲減息造勢。會議紀要中透露聯儲局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和聯儲局副主席米歇爾·鮑曼可能支持7月份減息。在6月議息會議召開幾天後,這兩位官員便公開表示他們可能支持減息。
沃勒和鮑曼是特朗普任命的兩位現任聯儲局官員,他們表示,預計關稅將導致價格出現一次性的小幅上漲,但不會在明年之後引發更高的通脹。
根據CME聯儲局觀察工具的數據,市場認爲聯儲局於7月減息的可能性不到5%。
華爾街分析師們認爲,隨着圍繞關稅的不確定性揮之不去,聯儲局目前可能仍將保持「觀望」模式。特朗普政府與主要合作伙伴達成貿易協議的道路「過於漫長」,增加了關稅對通脹的最終影響將被推遲的可能性,同時給聯儲局的決策者帶來了更多的不確定性。
還想了解更多市場解讀?牛牛AI上線!精準解答,全方位洞察,掌握關鍵機會!
編輯/r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