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隆汇快讯 2024年07月13日
复旦团队成功研发功能型光刻胶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魏大程团队成功设计了一种功能型光刻胶,并利用光刻技术在全画幅尺寸芯片上集成了2700万个有机晶体管,实现了互连,集成度达到特大规模集成度水平。这一突破性成果以《基于光伏纳米单元的高性能大规模集成有机光电晶体管》为题发表在《自然·纳米技术》上,为有机电子学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 **功能型光刻胶的设计与应用:** 魏大程团队设计了一种功能型光刻胶,利用光刻技术在全画幅尺寸芯片上成功集成了2700万个有机晶体管,并实现了互连。这种光刻胶的应用,为大规模集成有机晶体管的制造提供了高效、精准的解决方案,也为有机电子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 **特大规模集成度水平的实现:** 该团队在全画幅尺寸芯片上集成的有机晶体管数量达到2700万个,实现了特大规模集成度水平。这一成果标志着有机电子学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将推动柔性电子、可穿戴设备等领域的发展。

🤔 **《自然·纳米技术》发表的意义:** 该研究成果以《基于光伏纳米单元的高性能大规模集成有机光电晶体管》为题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纳米技术》上,这充分体现了该成果的学术价值和国际影响力。

🥳 **未来发展方向:** 这一成果为有机电子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将推动柔性电子、可穿戴设备等领域的发展。未来,该团队将继续研究开发更高效、更稳定、更低成本的有机电子材料和器件,为推动有机电子学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 **有机电子学的前景:** 有机电子学以其低成本、可柔性、可印刷等优势,在柔性电子、可穿戴设备、生物传感器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复旦大学团队的这一突破性成果,将加速有机电子学的发展进程,推动相关产业的进步。

格隆汇7月13日|日前,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聚合物分子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魏大程团队设计了一种功能型光刻胶,利用光刻技术在全画幅尺寸芯片上集成了2700万个有机晶体管并实现了互连,集成度达到特大规模集成度水平。该成果日前以《基于光伏纳米单元的高性能大规模集成有机光电晶体管》为题发表于《自然·纳米技术》。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有机晶体管 光刻技术 大规模集成 柔性电子 可穿戴设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