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报 07月10日 01:53
[前 沿] 我科学家首次观测到电场布赖特—拉比效应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卢征天团队成功观测到原子能级在电场中的布赖特—拉比位移现象。这一现象由理论物理学家布赖特和拉比预言,但实验观测长期存在技术挑战。研究团队利用激光囚禁和冷却技术,在强电场下精确操控镱-171原子,验证了能级位移偏离常规斯塔克效应,证实了电场布赖特—拉比效应,为量子精密调控领域提供新突破。

🔬电场布赖特—拉比效应是量子力学基本效应,理论上早在1968年已被预言,但实验观测因技术难度长期未实现。

🧲研究团队通过激光囚禁和冷却技术,将镱-171原子置于强电场中,成功实现高精度光谱测量,观测到能级位移中与电场四次方、六次方成正比的高阶贡献。

🔍实验验证了原子能级变化偏离常规斯塔克效应,直接证实了电场布赖特—拉比效应,为量子精密调控领域提供新突破。

🌟该研究为理解原子超精细结构与电场相互作用提供了重要实验依据,推动量子技术发展。

🔧研究方法包括利用光偶极阱排除干扰同位素,精确操控原子,并通过激光冷却技术消除多普勒效应影响,技术难度高且关键。

    科技日报讯 (记者吴长锋)记者7月2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教授卢征天、研究员夏添团队在实验上首次成功观测到原子能级在电场中的布赖特—拉比位移现象。研究论文日前发表于国际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在原子物理学中,量子态能级通常在磁场中会发生与磁场强度成正比的塞曼位移。1931年,理论物理学家布赖特和拉比描述了一种非线性的能级位移现象,这一现象后被命名为布赖特—拉比效应。这是一种由原子的超精细结构与磁场共同作用产生的量子力学基本效应,已在众多实验中被观测到,并在量子精密调控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原子能级在电场作用下通常会发生与电场强度平方成正比的位移,即斯塔克位移。理论预测表明,具有超精细结构的原子在电场中,其能级变化会偏离这一简单的平方关系,这种现象被称为电场布赖特—拉比效应,与磁场中的布赖特—拉比效应具有相似性。尽管这一基本量子力学效应早在1968年已被理论预言,但实验观测一直存在技术挑战。

    在本研究中,研究团队首先将镱-171原子载入光偶极阱,利用激光囚禁的高选择性排除了可能带来干扰的其他同位素;随后,利用光偶极阱精确操控原子,将其置于间隔仅1毫米的一对万伏高压电极之间;同时,通过激光冷却技术将原子温度降至40微开尔文,有效消除了多普勒效应对谱线的加宽影响。通过实验,研究团队成功实现镱-171原子在强电场环境下的高精度光谱测量。

    实验结果显示,原子能级的变化显著偏离了常规的斯塔克效应。研究团队观测到能级位移中与电场四次方、六次方成正比的高阶贡献,直接验证了电场布赖特—拉比效应。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布赖特—拉比效应 量子精密调控 镱-171原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