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07月09日 20:47
超导量子比特相干时间创1毫秒新纪录。芬兰阿尔托大学8日宣布,该校研究人员将超导量子比特的最长相干时间延长至1毫秒,创造了量子科学领域新纪录。据该校发布的...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芬兰阿尔托大学的研究人员成功将超导量子比特的最长相干时间延长至1毫秒,刷新了量子科学领域的纪录。这一突破性的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标志着量子计算技术的重要进展。研究团队通过精心设计的实验,显著提升了量子比特的稳定性。相干时间的延长意味着量子计算机能够执行更多操作,提高计算精度,并减少误差,为实现更强大的量子计算奠定了基础。

⏱️ 量子比特相干时间是衡量量子比特稳定性的关键指标,它决定了量子比特保持量子态的持续时间。

🔬 阿尔托大学的研究团队将超导量子比特的最长相干时间延长至1毫秒,打破了此前0.6毫秒的纪录。

💡 相干时间的延长有助于提升“有噪声”量子计算设备的性能,并减少量子纠错所需资源,为实现无噪声、容错型量子计算奠定了基础。

🤝 研究团队公开了实验方法,欢迎全球科研人员开展复现实验,共同推动量子科学的发展。

超导量子比特相干时间创1毫秒新纪录。

芬兰阿尔托大学8日宣布,该校研究人员将超导量子比特的最长相干时间延长至1毫秒,创造了量子科学领域新纪录。据该校发布的新闻公报介绍,此前已知的量子比特相干时间最长纪录接近0.6毫秒,而此次阿尔托大学团队测得的最长相干时间达1毫秒,中位数为0.5毫秒。研究成果已发表在英国《自然-通讯》杂志上。量子比特相干时间是衡量量子比特稳定性的重要指标,决定了量子比特能够保持其量子态的持续时间。研究人员指出,相干时间越长,量子计算机可执行的操作就越多,计算精度也更高、误差更小。

更长的相干时间还可提升当前“有噪声”量子计算设备的性能,并降低量子纠错所需资源,为实现无噪声、容错型量子计算迈出关键一步。该研究由阿尔托大学应用物理系量子计算与器件研究团队完成。实验所用的量子比特由团队利用芬兰国家技术研究中心提供的高质量超导薄膜在洁净实验室中制备而成。“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进一步巩固了芬兰在量子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推动了未来量子计算能力的发展。”研究团队负责人、量子技术教授米科·默特宁说。研究团队表示,相关实验方法已详细公开,欢迎全球科研人员开展复现实验,携手推进量子科学发展。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量子比特 相干时间 量子计算 阿尔托大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