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延長關稅談判截止日期並對14個國家徵收新關稅加劇了全球貿易緊張局勢,可考慮採用多頭跨式或多頭單腿期權等期權策略,以對沖潛在的市場波動。
當地時間7月7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發信函給日韓及南非等14國威脅徵稅,隨後,他又簽署行政令,將原定7月9日截止的「對等關稅」暫緩期延長至8月1日,爲談判留出窗口期。
但此次延期附帶條件:若8月1日前未達成協議,將啓動更高稅率。若目標國採取報復性加稅,美國將追加同等幅度關稅;禁止通過第三國轉口規避,違者面臨懲罰性關稅。
值得關注的交易節點(8月1日前)
3個月來,美國就加徵所謂「對等關稅」與多個貿易對象進行談判,但進度顯著不及美方預期。目前僅與英國、越南達成貿易協議,但協議細節仍待敲定,與歐盟、日本、韓國、印度等談判進展艱難。
1. 與歐盟的談判進展:歐盟將美國和歐盟之間的貿易描述爲「世界上最重要的商業關係」。根據歐盟統計局的數據,2024 年,歐盟-美國商品和服務貿易額將達到1.7 萬億歐元(2 萬億美元),或平均每天46億歐元。
歐盟談判的目標是將稅率降至 10%,關鍵產品(飛機零件、酒精飲料)可免稅,雙方可能要到週三的最後期限之前才能達成框架協議。
特朗普宣稱與歐盟的貿易談判「進展良好」,但警告歐盟若不進一步讓步,將在數日內收到關稅函件。歐盟作爲美國最大的雙邊貿易伙伴,深知關稅戰的破壞力。據歐盟消息人士透露,布魯塞爾正考慮在飛機、醫療設備、烈酒等關鍵行業做出讓步,同時尋求保護在美國設有大型工廠的歐洲車企,如大衆、寶馬等。歐盟的目標是在8月1日前達成協議,以避免特朗普的關稅威脅成爲現實。
不過,歐洲議會國際貿易委員會主席貝恩德·朗格表示,歐盟主要出口藥品、汽車和機械設備,因此迫切需要儘快與美方達成一項協議,取得明確的最終結果和決定。但他同時表示,美方目前尚未承諾降低關稅,也沒有接受歐方提出的「凍結條款」,即在最終協議出臺前不實施新的貿易限制。據其介紹,歐盟方面已準備好反制措施,第一階段將於7月14日自動生效。
2. 14個國家的反制:受新關稅約束的14個國家採取的行動將至關重要。如果這些國家選擇報復,可能會加劇貿易緊張局勢並對全球市場產生負面影響。
從目前的各國的反應來看,多數表示「遺憾」或「不合理」。
日本:首相石破茂稱加稅「非常遺憾」,但強調「不會犧牲農業利益妥協」,談判堅持強硬立場。
韓國:新政府坦言談判「極其困難」,擔憂加劇市場不確定性,正尋求平衡國家利益的方案。
歐盟:力爭7月9日前達成原則性協議,要求豁免飛機零件、酒類等關鍵商品,否則將反制(如對美國液化天然氣加稅)。
南非:總統拉馬福薩直指30%關稅「不合理」,因77%美國產品免稅進入南非,貿易逆差解讀存爭議。
如果他們選擇談判或尋找替代解決方案,則可能有助於緩解市場擔憂。如果相反,例如若日本與韓國兩國聯合提高對美關稅,恐引發追加稅率,加劇行業洗牌(如汽車、芯片)。
如何提前期權佈局?
目前來看,現在$標普500指數 (.SPX.US)$引伸波幅IV是16.81%,較低的引伸波幅IV意味着當前期權的價格較爲便宜。
投資者可考慮採用馬鞍跨式期權策略(同時買入相同行權價和相同到期日的認購期權和認沽期權)或一個月到期的指數ETF $標普500指數ETF-SPDR (SPY.US)$ 多頭單腿等策略。
樂觀情況:
如果投資者預期與歐盟的談判順利進行,並且14個國家避免局勢升級,這對市場來說是一個積極的信號,標普500指數可能上漲。在這種情況下,投資者可以考慮買入認購期權以預期的市場走勢。
悲觀情況:
相反,如果談判陷入僵局,受影響國家進行報復,導致貿易緊張局勢加劇,且在到期日之前沒有得到解決,市場可能會做出負面反應。在這種情況下,投資者可以通過買入認沽期權來對沖手中的投資組合。
善用波幅分析,個股頁> 期權> 期權分析>往下滑動到波幅分析,判斷期權有冇買貴!
風險提示
期權是一種合約,賦予持有人在某一特定日期或該日之前的任何時間以固定價格購進或售出一種資產的權利,但不承擔義務。期權的價格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標的資產的當前價格、行使價、到期時間和引伸波幅。
引伸波幅反映了市場對期權未來一段時間內的波動預期,它是由期權BS定價模型反推出來的數據,一般將它視爲市場情緒的指標。當投資者預期更大的波動性時,他們可能更願意爲期權支付更高的價格以幫助對沖風險,從而導致更高的引伸波幅。
交易員和投資者使用引伸波幅來評估期權價格的吸引力,識別潛在的錯誤定價,並管理風險敞口。
免責聲明
本內容不構成任何證券、金融產品或工具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任何保證。買賣期權的虧蝕風險可以極大。在若干情況下,你所蒙受的虧蝕可能會超過最初存入的按金數額。即使你設定了備用指示,例如「止蝕」或「限價」等指示,亦未必能夠避免損失。市場情況可能使該等指示無法執行。你可能會在短時間內被要求存入額外的按金。假如未能在指定的時間內提供所需數額,你的未平倉合約可能會被平倉。然而,你仍然要對你的帳戶內任何因此而出現的短欠數額負責。因此,你在買賣前應研究及理解期權,以及根據本身的財政狀況及投資目標,仔細考慮這種買賣是否適合你。如果你買賣期權,便應熟悉行使期權及期權到期時的程式,以及你在行使期權及期權到期時的權利與責任。
編輯/Roc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