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07月09日 15:24
幽灵工作:多数员工表示自己经常假装工作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本文探讨了职场中“幽灵工作”这一现象,即员工通过各种行为伪装成忙碌的样子,但实际上并未高效工作。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美国员工承认经常进行“幽灵工作”,一些员工甚至通过假电话、虚假会议等方式来营造忙碌的假象。文章分析了“幽灵工作”与“安静辞职”的区别,以及其产生的原因,包括对经济衰退的担忧、人工智能带来的不确定性以及对工作期望的模糊。文章指出,管理者对员工的信任、灵活性和对有意义工作的关注,而不是持续的可见性,对提高团队积极性和生产力至关重要。

🕵️‍♀️ “幽灵工作”指的是员工通过一系列行为,如假装接电话、制造键盘声等,来营造在办公室高效工作的假象,但实际上并未真正投入有意义的工作。

📉 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美国员工承认经常进行“幽灵工作”,这与员工对经济衰退的担忧、人工智能带来的不确定性以及对工作期望的模糊有关。

🗣️ “幽灵工作”与“安静辞职”有所不同,“安静辞职”是员工对工作失去兴趣,仅完成最低限度的工作;而“幽灵工作”则是一种表演,旨在营造忙碌的表象。

💻 许多员工在假装工作时,实际上是在寻找其他工作机会。调查显示,92%的员工在工作时间以某种方式寻找其他工作。

💡 管理者对员工的信任、灵活性和对有意义工作的关注,而不是持续的可见性,对提高团队积极性和生产力至关重要。

神译局是36氪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术、新观点、新风向。

编者按:上班假装很忙,实际没有产出,这是一个大趋势,而非个例。本文来自编译,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幽灵工作”(ghostworking)本身并不可怕,只是现在太普遍、太流行了。这个新造的词汇描述的是一系列旨在在办公室营造出高效工作假象的行为,比如拿着笔记本四处走动,或者随意敲打键盘产生噼里啪啦的声响。

当然,在办公室假装忙碌并非职场人士最近才发明的东西,但它似乎正在达到临界点。根据一项新调查,现在超过一半的美国员工承认自己经常进行“幽灵工作”。

该报告由顶级简历制作服务公司Resume Now发布,基于的是今年2月对1127名美国员工的调查。结果显示,58%的员工承认经常假装工作,另有34%称自己偶尔会这样做。然而,报告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员工用来伪装工作效率的一些复杂方法。15%的美国员工曾为讨好上级而假装接听电话,12%的员工曾安排虚假会议来充实日程表,而22%的员工则曾用电脑键盘当作钢琴,营造办公室的“声效氛围”。

这些员工在假装完成任务时,实际上在做什么?许多情况下是在寻找其他工作机会。调查显示,92%的员工在工作时间以某种方式寻找其他工作,其中55%的人承认自己经常这样做。事实上,员工在办公室走动时拨打的那些假电话,可能是在与招聘人员的通话,因为20%的受访者曾在工作时接听过此类电话。

尽管“幽灵工作”在某些方面与2023年出现的“安静辞职”(quiet quitting)趋势有重叠,但两者之间存在明显区别。关键在于对“表现”(perform)一词的定义。

“选择‘安静辞职’的人在心理上已对工作失去兴趣,仅完成最低限度的必要工作,” Resume Now 职业专家基思·斯宾塞(Keith Spencer)表示,“他们低调行事,避免引起任何注意。而‘幽灵工作’则是一种表演,是主动营造忙碌的表象,却并未真正投入有意义的工作。”

如果“安静辞职”是对疫情时期倦怠和和突然增加的返岗要求的一种反应,那么“幽灵工作”似乎是对自那以后发生的一切的反应。虽然失业率仍可控,但各地员工均对经济衰退感到担忧。

与此同时,大多数公司推动将人工智能融入工作流程,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明显的不确定性,不知道目前该如何完成工作,也不知道这些工作未来是否会存在。领英最近的一项劳动力信心调查发现,美国工人对自己的工作保障和找到新工作能力的信心已降至202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除了士气和敬业度的下降之外,人们近期对工作期望的清晰度也在下降。根据盖洛普1月份的一项调查,仅有46%的员工清楚地知道目前工作对他们的期望,较2020年3月56%的峰值下降了10个百分点。许多员工如今默认必须比以往更加努力工作以避免被裁员,但他们与管理层对工作内容的理解并未完全一致。正是在这种办公环境下,“幽灵工作”现象似乎愈发猖獗。

“当前,员工群体正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被迫表现出高效率,即使这种行为与实际生产力相悖,”斯宾塞表示,“这些行为揭示了人们对生产力的认知与实际产出之间存在深刻的脱节。在许多情况下,工作的表象已与工作本身同样重要。”

Resume Now的调查显示,69%的员工认为,当领导监控自己的屏幕时效率会更高。然而,这种方法注定会适得其反。分析公司Visier 2023年的报告发现,面临监控工具的员工“出现严重表演型行为的可能性是普通员工的两倍多(某些情况下甚至三倍),例如在不工作时保持笔记本电脑屏幕亮起,以及在汇报进展时夸大其词”。即便监控手段对“幽灵工作”有效,也只是治标不治本。

随着返岗潮的持续,许多员工感到自己仿佛置身于鱼缸中,而其他外部因素又使他们的工作更加困难和不稳定。一些数据显示,员工在家办公时的效率与在办公室时相当,而其他研究则发现员工在家办公时甚至更高效。

然而,对部分管理者而言,办公室里的热闹场景才是唯一重要的生产力指标。员工们更倾向于展示自己正在工作、而非实际完成任务,这表明管理者可能在奖励表面功夫。无论任何公司应对“幽灵工作”趋势的解决方案是什么,都可能需要管理者转变思维方式。

正如斯宾塞所指出的,“当管理者提供更多的信任、灵活性和空间来让员工从事有意义的工作,而不是专注于持续可见性的东西时,团队更可能保持积极性并真正产出成果。”

译者:Teresa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幽灵工作 职场 效率 员工行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