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07月09日 15:09
炒港美股要交20%个税?大量投资者已接到追缴电话,你中招了吗?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揭示了中国税务局对境外收入的追缴行动,特别是针对美股和港股投资者的税务申报。文章详细介绍了申报标准、补税流程、滞纳金计算以及港股通的特殊性,并强调了合规的重要性。通过案例分析和实用建议,帮助投资者了解如何应对税务问题,避免潜在的税务风险,强调了合规的重要性,为投资者提供了实用的操作指南。

💰 股息和利息:无论盈亏,股息和利息收入统一按20%的税率补缴。如果之前已在平台预扣10%,只需补缴剩余10%。

📈 盈利征税:仅对实际卖出股票并盈利的部分征税,亏损部分可用于抵扣。未卖出的“账面浮盈”不纳税,体现了中国“实现制”的原则。

⏳ 滞纳金:未及时申报将产生滞纳金,年化利率18%,从每年6月30日开始计算。及时申报可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 港股投资路径:通过港股通买入的股票,申报义务相对较少;而通过富途、老虎等平台买入的非港股通股票,则需特别注意申报义务。

✅ 申报方式:可通过“个人所得税APP”修改历史年度汇算,或直接前往税务局线下办理。线下办理可获得更稳妥的沟通和指导。

前不久,一位我们美股投资网的粉丝表示,说自己在富途炒了几年美股,突然就接到了一个来自北.京.税.务局的电话。让他震惊的是,税务局张口就报出他2022年的交易流水、股息和利息明细——合计超千万。

这位粉丝直呼:“前几个月听风声要交税,当时没当回事,以为又是一阵风,没想到这次是‘来真的’!”

更让他意外的是,虽然他现在人在杭州,税务汇算也归杭州管,但打电话的却是北京税务局。原来,当年开户时填的账单地址是北京。

一句话总结:你在哪开户,系统就在哪锁定你。

更别提,他2022年整体是亏的。但税务人员还是明确要求他完成申报流程,并提交亏损证明材料。“赔钱也得报”,成了现实版“哭着报税”。

中国全球征税一直有法律依据。不过,据据美股投资网多方了解,相比往年,今年相关的纳税及补税通知较往年更为密集、覆盖面更大,通知形式包括短信、电话等。

谁会被“选中”?

据美股投资网了解到,据说第一批被通知的是资金量在海外千万以上的;综合社区平台消息,这是一些“筛查标准”:

但根据我们实际接触到的案例,很多远未达标的投资者也陆续接到了税务局的电话。有投资者表示,自己金额没到600万港币,结果电话直接打到单位去了,让上报收入!

一位已经完成补税的投资者称自己“亏惨了”:老公炒港股好几年没赚到钱,这个月突然接到海淀税务所电话,要求补海外税款。俩人跑了三趟税务所,还是把税补上了,心疼到不能呼吸。

该怎么补税?关键点都在这了!

补税听起来麻烦,其实逻辑清晰,关键是别拖。根据投资者实操经验,我们帮你提炼出了最重要的7点:

1️⃣ 股息和利息:不管盈亏,统一按20%补税。

2022–2024 年的股息收入、利息收入,一律按20%税率补税。

如果之前平台已经代扣了10%,只要提供相关证明,就只补剩下的10%。

2️⃣ 盈利征税:只看你实际卖出赚的钱。

纳税逻辑很简单:

3️⃣ 晚了就要多交钱:滞纳金按18%年化计。

申报不及时怎么办?

从每年6月30日开始,就会开始计算滞纳金,年化利率18%,折算下来每天都在“吃掉”你的利润。别小看这个数字,很多理财产品都没这收益率。。

4️⃣ 港股投资路径有区别:港股通更合规

不是所有港股都“待遇相同”。

意见: 港股尽量长持,减少交易。

5️⃣ A股通的A股:暂时不用交

通过港股通渠道买入的A股,目前盈亏、股息都不在个税申报范围内。

6️⃣ 不能跨年抵扣

2022年的亏损不能抵2023年的盈利。各年度各算各的,不设“通融”。

7️⃣ 如何申报?有两种方式

用“个人所得税APP”修改历史年度汇算;

或者直接前往税务局线下办理,面对面沟通更稳妥。

早已开始追缴

很多人以为这波是临时起意,其实不是。

就在今年3月25日至26日,湖北、山东、上海、浙江等多个地方税务局密集发文,宣布正式启动对未申报境外收入的个人进行“风险应对”行动。这不是吓唬,而是真刀真枪地查、真金白银地补!

各地通知都强调,根据税法规定,中国居民个人从境外取得的收入,比如海外炒股盈利、股息、利息、房租等,必须在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之间主动申报纳税

浙江案例:

通过税务大数据分析,税务机关锁定了浙江居民陈某某,发现他有境外收入但没有申报。

官方启动了所谓的“五步工作法”——也就是先提醒、后调查、再辅导、再核查、最后整改。

结果:陈某某被查实有漏报,最终依法补缴税款与滞纳金共计12.72万元

湖北披露的案例中,纳税人依法补缴的税款、滞纳金达141.3万元。

北京税务局的“三板斧”:层层覆盖、重点盯人

6月30日,北京平谷区税务局也发布了操作细则:

建专班,主动联系当事人:不仅打本人电话,还会联系所在单位、甚至通过个税APP专属信息“站内信”提醒;

分批发送提醒短信:分门别类锁定重点人群,建立重点人员和企业“台账”,追踪到底;

聚焦“动态清零”:意思很清楚——你报了,我就“清零”;你没报,我就找你!

不过,在社交媒体上,面对投资港股、美股等境外收入申报纳税,尚未收到税务部门通知的网友仍存在“侥幸”心理。

有些选择观望等待,有些则表示将另择开户券商(比如美国券商)以避开CRS(共同申报准则)框架;还有部分网友想要配合税务部门要求对境外收入申报纳税,却对申报纳税的流程和细节存在疑惑,包括申报范围、境外预扣税款抵扣、港/美股投资收益纳税区别、盈亏抵扣规则、纳税币种选择、可追溯期限等。

税务局怎么知道你的信息?

有人会问:我的账户在海外,税务局怎么知道?其实,税务局不需要自己查——你开户的平台已经“主动报送”了。

中国自2014年加入CRS,2018年开始信息交换,如今已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只要你是中国税收居民,税务局掌握你的境外收入,几乎是系统自动化操作。

谁属于“中国税收居民”?

根据中国的《个人所得税法》,税收居民大致可以理解为——你主要生活在中国、或者经常在中国待着的人,就算你赚的钱是在国外,也要向中国税务局报税。

具体来说,中国税收居民主要有两类:

如果你连续6年每年都在中国待够183天,而且期间没有一年单次离开超过30天——那么从第7年开始,你的“全球收入”就都要报税了,哪怕这些钱是在国外赚的。

“豁免期”是怎么回事?

💡也就是说,如果你人在中国,但有海外股.票、海外房产出租、海外理财收益等收入,且属于税收居民,第7年就要开始申报这些收入了。

写在最后

税收不是绊脚石,而是你走远路的通行证。别怕交税,怕的是你不知道该怎么交。

美股投资网提醒每一位全球配置资产的投资者:合规第一,收益第二。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美股投资网”,作者:StockWe.com,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税务申报 美股 港股 境外收入 CRS
相关文章